APP下载

阅读,一种自由舒畅的心灵旅行

2017-03-29陈士江

新课程·中旬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效阅读语文

陈士江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从阅读的前提、阅读的时间和形式、阅读的感受以及阅读的挖掘等方面试图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做出新的探索。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但目前的处境却比较尴尬,教师畏教,学生畏学,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肢解得支离破碎。阅读教学到底要教什么,学什么,教师糊涂,学生盲目,随意性较大,往往是一番“折腾”之后,翻篇了事。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一、阅读教学要重在阅读

现在我们为数不少的语文课堂教学往往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堂课恨不得解决所有问题,譬如,了解作者及其作品,解决字词,了解内容,学习写作方法,重点语句品析等等,老师“全面突击”,学生被动应付,一堂课看似满满当当,实质是稀里糊涂。閱读教学应重在阅读。不是说其他的就不重要不要教,而应该分开进行。比如说,字词教学,我们的老祖宗就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如“千字文”“百家姓”“幼学琼林”等等,就是对儿童进行字词的教学,针对性强,目标单一,效果自然好。在初中,仍然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字词教学和积累,不少学生字词积累不够丰厚,阅读时“磕磕绊绊”,这样的阅读兴味索然,哪儿还有“心得”可言?阅读中没有生字和生词也不可能,但实在不宜太多,我们在选择篇目时应该注意“恰如其分”,以保证阅读的顺畅性,这样的阅读才不会仅仅是文字的移动,更是思想和精神上的感受和碰撞。只有熟悉的文字才是有温度的。

二、阅读教学要保证阅读

一位校长说,他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语文课,老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他也连忙带着问题与学生一道来读,还未读到一半,老师就说:“同学们,下面就来探讨这些问题。”这位校长感慨道:“我自认自己的阅读速度不算慢,我还没有读完,学生就读完了?囫囵吞枣地就来探讨问题,怎么探讨?这不胡闹吗?”阅读教学要保证阅读就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感受文本,理解文意,这样的探讨才有背景,才有依据,不宜操之过急,否则,课堂只会是一潭死水,老师只能自说自话,这样的教学自然是无效的。阅读教学要保证阅读还要让学生真阅读。有的老师喜欢“伪创新”,让学生不拘形式自由阅读,可站可坐,可阅可读,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是乱糟糟的,片面地理解新课堂,创设“新课堂”。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阅读应该是安静的。阅读的课堂也应该是安静的课堂,要让学生完全静下来,通过文字静静地抚摸作者思想的脉络,感受作者情感的跳动。语文课堂当然不反对“声音”,但那必定是学生有了自己感受以后一种“释放”和“唱响”,抑或是一种“震荡”和“主张”。

三、阅读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

一位语文教研员曾直言不讳地说,语文教师大多不会做阅读,是最离不开答案的。这话讲得看似偏激,但未尝不是事实。这其实就是阅读感受的问题,鲁迅说过,一千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到了语文阅读教学上,答案就变成唯一了。语文教师往往会把参考书的解读设置成一个个问题,又把这些解读当成唯一的答案,在教学时往往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引导到这些答案上来,不敢越雷池半步,忽视或者无视学生阅读时的独特感受。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总是尝试着如何找到“标准”答案,思考中带着猜测,把与“标准”答案吻合看成是最后的胜利,学习被动,创新思维被压制。而阅读教学恰恰应该重视学生阅读时的独特感受,这才是真正阅读,才能唤醒学生阅读的自主和自觉,才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探索能力。现在的阅读教学往往以问题来牵引阅读,这当然有着考试的背景和现实的需要,尽管如此,教师还是应该把学生的感受当成第一要务,应该就阅读来谈感受和收获,或启发和疑问。有了这样的前提或者准备,教师再提出问题,就会给学生以启示,给学生以独特的视角,进而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兴趣,这样的问题解答和探究才有意义,也才会有深度。进行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也要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而不仅仅满足于对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解读和适应,然后做参考书的传声筒。教师要大胆肯定学生中的“真知灼见”,甚至是“离经叛道”,保护哪怕是微弱的思想火花,学生的思维就可能被激活,这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阅读教学的挖掘要“身临其境”

我们有不少老师喜欢讲“技法”,阅读也不例外,写山水的就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写人物的就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或者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等等,不一而足,一再拓展,一再延伸,一再拔高。阅读教学的挖掘要“身临其境”,要针对语境实事求是的解读,外延不宜太大,内涵不宜太深,适可而止。写山水的不一定都是表现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或许只是用来表现此时此刻的心境;陆游的诗词不都是表现爱国主义的,或许只是表现爱情的忠贞。一切都要“身临其境”,因地制宜,不能无中生有,无端拔高。

阅读是一种自由舒畅的心灵旅行,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帮助或者引导学生去真切体会旅行的美好,细细数点并珍藏旅行中收获的颗颗珍珠,不仅让他们收获满满,更应该让他们信心满满,有勇气和力量独自走向更广阔的阅读乃至生活中去。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实效阅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