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2017-03-29林仕文
林仕文
摘 要:随着中考物理命题由市统一命考改为省统一命统考,命题朝着灵活化、综合化、素质化发展,课堂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紧跟中考“指挥棒”变化去教学。为此,结合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境;生活化;策略
当前,很多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的讲解,缺少实验的操作;只关心考试成绩,缺乏思维的培养过程;课堂教学注重理论化,缺少实验化、生活化,没有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如何才能在新形势下扭转这种局面,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一、提高物理教师课堂教学魅力
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以感性为主。物理学科有比较多抽象的理论和定律,这些理论和定律使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我们物理教师首先要与学生拉近关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喜欢你,这样他们才能接受你的教育。因此,如何让学生爱上你的课是每一位教师必须研究的问题。首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多与学生聊天谈心,了解学生平时的起居生活,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和学生交朋友,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其次,教师在上课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尊严,不要在课堂上摆出师道尊严不容挑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多低下头与学生交谈,多用探讨的语言,少用命令的语气。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多研究教学手段、课堂语言组织和专业知识水平。教师若在课堂上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知识渊博,学生就会对教师产生崇敬的心理,然后产生信任感,从而对学习物理知识产生强大的信心。做到以上几点,师生之间彼此产生信任感,课堂的学习效率也就会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需要对其教学语言不断修炼,对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对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这样才能保证对学生的感官不断刺激,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加持久,注意力更加集中,最终才能确保物理课堂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如果老师没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缺乏思想交流与碰撞,以命令式的教学方式去上课,这样的课堂注定是被动乏味、枯燥痛苦的,行之不会久远,更无法播下兴趣的种子。一个班级,最应该是学习兴趣普遍发生的场所,物理教师应该搭建平台、营造氛围、开展探究活动等,才能打好中学阶段的物理人生的“地基”,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而情境创设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情境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觉进入物理学习中;能够把枯燥无味的知识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展示出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情绪,增强学习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情境教学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条条框框,使学生学习物理的思路更加开阔。
三、创建生活化课堂,增强学以致用的能力
物理作为一种对生活的总结和提炼的自然科学,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来源于生活,又反作用于生活。由此看来,中学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物理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以致用。那么怎样才能让物理知识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呢?这就需要每个物理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提出更加生活化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让信息“飞”起来》时,我这样把物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打开收音机,听见了声音,打开电视机,传来了声音和图像,这些都是靠电磁波来完成的。移动电话也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那电磁波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如何传播的呢?电磁波有哪些用途?为什么飞机上不能使用移动电话呢?这样把生活问题带入课堂,让课堂走向生活,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率的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四、开展探究性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体验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开阔思维。促进学生的物理探究学习,建立“情景引入、发现问题、小组分工、自主探究、小组汇总、汇报成果”为流程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探究能力。从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选择用类似的探究方式去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在学生探究中,无论学生遇到什么困难,是否探究到事物的本質,对学生的成长都是有价值的。例如,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有些学生利用鸡蛋、土豆等分别放在水中和盐水中进行对比试验,以此探究浮力与密度的关系;有的利用塑料瓶装上细沙放到水里来探究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所以,教学中给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比教师滔滔不绝讲要高效很多。
总之,物理教学只有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务实戒虚地努力去完成每一个环节,教学过程只有堆聚粒粒砂石,才会有巍峨山岳。唯有如此,物理教学才能获得质的飞跃,教育事业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张寿光.初中物理课堂探究的艺术[M].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
[2]郭彩银.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J].试题与研究,2012(12):2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