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教学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03-29贺宗芳
贺宗芳
摘 要:新课标明确规定,数学教学需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既有知识为基础,在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交流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高年级;探究能力;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倡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自愿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需要数学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自主学习教学方法的定义
自主学习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引下,实现新知的主动探索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对新知学习进行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索的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积极参与、主动实践、互相交流合作、独自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会学习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合理运用
(一)巧设问题,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习当中各个环节之间连接的主线,同时也是问题的发现、分析和处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所需的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情感及性格的培养。不管是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还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都离不开问题的提出。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独到的见解及看法给予鼓励和肯定,认可同一问题拥有多种解决方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培养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的能力,并能够对问题进行独立分析,直至解决,不仅会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吸收不断加深,同时还可以培养其自主探索、思考新知的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例如,在学习分数部分应用题时,教师可以设计此类问题“共买24只母鸡和6只公鸡”,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提出问题。学生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母鸡和公鸡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公鸡和母鸡相差多少?公鸡占母鸡的比例是多少?等等相关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不用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可以实现学生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并且还掌握了新的知识,其教学效果远远超出传统的单纯讲述教学方式。
(二)理论联系实际,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新课改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多数内容需要辅助实际操作。因此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素质教育为主题,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及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实践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相关知识时,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的基础知识,大概了解圆柱的基本形态及特征,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准备相关资料,自己动手制作圆柱体,通过自己亲手制作,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有关圆柱体的知识,比如圆柱的上下面面积相等、侧面是由正方体或者长方体组成、侧面长方体或者正方体的长或者宽同底面圆形的周长一样的情况下,才能组成圆柱。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并且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重视课前预习,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课前预习是对新知识进行浅层分析的过程,在传授新的知识前,让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进行预习,即将学习的目标进行大致了解。同时通过预习,学生巩固复习既有知识,初步掌握知识的基本构成,实现新旧知识的相互转化,实现知识由简单向复杂的逐步递进。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既有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并且合理利用,有助于对新知识的学习掌握,从而使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增强。
比如在学习物体观察的相关知识时,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够依照物體摆放位置,分别画出不同角度所得到的图形形状,或者通过图形观察得知物体观察的方位。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相关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按照问题要求对几何图形进行摆放。艺术性数学教学不仅体现在知识及技术上,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知能力的培养。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意识,在预习当中,体会到探索成功的乐趣。
实践证明,新课改环境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在确保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习惯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提高,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真正体现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切实实现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提高,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世江.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法的应用[J].教育界,2014(17):52.
[2]周光鑫.互动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运用[J].快乐阅读,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