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农村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017-03-29王萍
王萍
[摘 要]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传承传统优秀教学经验的需要,是语文学科自身特性的需要,更是落实新课改目标,促进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开发和利用现有的诸多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全面素质,优化了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师教育科研水平,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关键词]资源利用;课程特点;资源优势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从课堂教学到社会生活、文知识、自然之物都可以成语文课程资源发挥应有的教育功能。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把教材视为唯的课程资源。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把教材上罗列的知识点让学生不断重复的进行枯燥、繁琐、机械的训练。严重扼杀了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阻碍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甚至导致产生厌学情绪。如何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 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摒弃教师对教材的专制是关键。
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其活动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农村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利用身边资源 加强听说训练
新课标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学生语文质素的形成与发展”,“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也就是说,教师要有开发资源的意识,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应用。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舌头语是口头语言,作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結合说就叫语文。”笔者认为农村语文教学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方面,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加强学生的听说训练,给学生创造浓郁的学氛围。
这些对教师来说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却给学生能够创造浓郁的语文听说训练的学习氛围。无形之中语文知识在学生的学习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周而复始,学生就能积累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和内容,并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把握课程特点 倡导广泛阅读 培养良好习惯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空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的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把一切智慧和美好、愚昧与丑陋一起传递给你,使你驰骋与古经天地之中。”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令。”的美读习惯。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凋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在农村地区图书严重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要想方设法尽可能组织学生广泛阅读,使学生在广泛阅读文本过程中从字里行间提取信息,并将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体验内化为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过程。广泛阅读可以使学生从中认识历史和人生,提高观察判断理解生活的能力。
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根据需要每周组织一次读书会。图书资料缺乏,我们可以动员学生从家里拿来各自的藏书,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指导学生多角度阅读,培养阅读和欣赏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倡学生在读中质疑。从而激发学生看书阅读质疑的兴趣,通过讨论把他们的视角从文本引向社会。
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会、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多读书。在活动小学生可以运用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可以对共性的看法,结合自己的质疑,得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达到丰富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
三、发挥资源优势 鼓励自主探究 进行综合学习
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把阅读和口语交际定位于提高、充实、丰富学生整体语文知识之上,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语文实践能力。
广大教师还可以利用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点,是他们的语文学习打上时代烙印。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是为生硬的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知识。
广大农村地区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教材是魔杖,而不是缰绳;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利用我们自身这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去演绎百家争鸣、万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农村地区中学语文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怎样教 沈阳出版社.
[2]语文教学谈艺录 上海教育出版社.
[3]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