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整合谈
2017-03-29童强
童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选修课程在高中阶段越来越受重视。时代要求语文教学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必须做到高效。如何高效地进行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呢?笔者的办法是采用整合的形式进行。
一、将作者与作品主人公结合起来
在选修课里进行高效学习指导,首先要求教师将文化背景告诉学生。鉴于选修课程特殊的性质,教师在教授时采用的教学重点和方式应该是与必修课不一样的。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教授《孟子》的文章时,教师首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孟子的学说,其次才能是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和比喻说理的特色等。笔者在选修课教学时,重点把孟子的经历、战国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告诉学生,从利于学生理解方面抓高效。
笔者在正式讲授“《孟子》选读”单元前,除了给学生详细地介绍了文化背景知识之外,还把学过的课文拿来印证。如跟学生说,孟子学说当时没有被诸候采用是因为在纷争天下的时代,单凭施行仁政是不能解决国家生存的问题的。当时的君王们都想效仿春秋五霸称霸天下,各诸侯国中,凡听从法家、兵家、纵横家之说的君王,就会使自己国家的实力日益增强。笔者这时又指出,学生在必修教材里学过《过秦论》,里面讲秦孝公“立法度”、务耕织,其后几代国君“因遗策”,至始皇“振长策”而统一天下,就证明在战国时,法家行通了,而儒家行不通;后来“仁义不施”又导致秦朝速灭,这才有汉代的“独尊儒术”,使儒学在汉代渐渐兴盛起来。故有法家是“打天下”之理,儒家乃“坐天下”之论。这就是说,治国之策要因“攻守之势异”而异。笔者这样讲,学生既复习了《过秦论》的要旨,又为学生理解孟子辗转各国,苦心游说而不成的历史事实做了铺垫。
二、将选修课文与必修课文联系起来
高年级学生在思想、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等诸方面相对低年级有了提升。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在高一时接受的老师的教学方式,更不满足于对单独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在不断地接触同一作者或同一类体式的文章后,学生也产生了将选修课上学习的文章和以前学过的必修课的文章对照理解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指导他们如何将选修课文与必修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行比较。教师将所学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学生了解文化,又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正在学习的和以前学过的课文的理解。
拿选修课本《先秦诸子选读》里的“《孟子》选读”单元来说,这一单元以多篇文章将孟子的思想成体系地展现给学生。而学生在高二已经学习过《寡人之于国也》,对背景知识,即孟子其人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该课文中讲了有关于孟子的仁政主张,包括实施王道的途径,如“保民而王”;实行王道的措施,即“制民之产”;实现王道的表现,如“衣帛”“食肉”“孝悌”“尊老”“与民同乐”等,正好可以为选修课文全面了解孟子思想提供佐证。印证不是重复教学,而是为了帮助学生由对个别理解发展到对整体理解,更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选修课的教学重点。如果教师只是对单篇课文进行解句评章,将不容易使学生全面把握孟子的思想及其文章体系。
三、将不同学段的文章整合起来
有些相互有关系的文章,因编写体式的要求,散编在必修和选修课本里。这些课文,往往拥有共同的人物,教师据此可以将它们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教师可将选修课文与相关必修课文连成一个体系,让学生有总体认识。
比如,人教版初中课本里有《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高中必修课本里有《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里重现了《寡人之于国也》章节,其后又出现《孟子见梁襄王》《孟子见齐宣王》《庄暴见孟子》等章节,这些篇目的内容,和前述初中课文和高中必修课文其实是有联系的。
笔者告诉学生,孟子先后两次到过齐国,第一次见到的是《邹忌讽齐于纳谏》中所说的齐威王;第二次见到的就是选修课文《孟子对齐宣王》中所说的齐宣王。那么,两次旅齐中间,孟子到哪里去了呢?他到魏国去了。孟子在魏国守候了两代国君,第—位是《寡人之于国也》里的梁惠王,另一位是《孟子见梁襄王》中“不似人君”的梁襄王。孟子是因為齐威王一心要争霸主之位而离开了齐国,又因为粱襄王没有仁君威仪和仁君的“不忍”之心而离开了魏国,回到了已经是新君即位的齐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会重复于《寡人之于国也》和《齐桓晋文之事》里,这正说明孟子游说诸王的苦心。这样指导,学生便能将已经学过的知识串连起来,形成统一的概念。
在教授选修课本时进行高效的整合教学,要求教师钻研全部教材,包括作者经历、所述人物的经历、学术界对课文的评论等在内的知识。教师在教授课文时需要运用整合思维将一些课文连成有机的整体,并将课文纳入到历史文化背景中去。高效的整合教学,还要求教师教给学生整合的思维观念,引导学生自觉地整合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24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