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西安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2017-03-29张绚蕾
张绚蕾
[摘 要]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剪影,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抽象归纳。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将陕西省西安市与国内15个城市文化软实力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竞争力;因子分析法;西安市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1-36-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ultural Industry in Xi'an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Zhang Xuanlei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Xi'an Shaanxi 710000)
Abstract: Culture is a silhouette of the soul fora city, and it is also an abstract summary of the city'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paper,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Xi'an inShaanxi Province and fifteen other cities in China, an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ultural competitiveness;factor analysis;Xi'an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世界各个角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国家是否强盛的判定标准不仅仅是其经济能力的高低,越来越多的国家发现硬实力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软实力的提升。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缩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转变经济结构的重要发力点,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迈向新台阶的重要动力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文化产业竞争力是指文化企业通过销售和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占有国内外文化市场和获取利润的能力[1]。在后工业时代,硬实力工业竞争水平的高低已经无法全面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强弱,软实力的高低越来越被发达国家重视,作为朝阳产业的文化产业占软实力的比重不容小觑。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全新的竞争环境,我国各地文化产业突飞猛进,在国家软实力构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 文化竞争力相关文献综述
1.1 文化竞争力
有关文化产业竞争力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点不尽相同。国外学者对其核心竞争能力、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产业价值链及其掌握先进技术与运用以及对行业状态、竞争优势的互置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相对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国内学者则多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产业效益、产业结构、产业相关度、产业发展等[2]。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定义有差别,但都认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是一种系统组合的功能性力量,是一个由各种要素组合起来的系统结构。文化产业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这个系统整体的各个内在因素在时间和空间维度组合下的形态[3]。
1.2 文化竞争力相关理论研究
欧美学者主要从宗教文化、知识创新、组织建设和国际政治等视角进行文化竞争力理论研究。宗教文化研究视角的代表是马克斯·韦伯。韦伯认为造成东西方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是宗教文化的不同,并指出经济效率、社会发展等现象与宗教文化的影响力之间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知识创新视角研究的主要代表威廉·大内,大内的“Z理论”从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中总结出日本别具一格的企业文化来源于其独特的本国文化。巴恩尼为代表的组织建设视角认为企业文化可以转化为企业的持续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文化竞争力的理论模型由伟大的经济学家巴雷特、高菲与琼斯提出。亚历山大·温特通过国际政治的视角认识到文化通过创建共有观念塑造国家的身份归属。
目前,对于文化竞争力的研究国外学者多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研究的方法,国内学者多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少数学者尝试建立了文化競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探索尝试构建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用定量研究的角度分析陕西省西安市文化产业竞争力。
2 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评价指标选择
通过研究大量现有学者对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成果,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可行性等原则,以包括西安市在内的国内15个城市为样本体系,选取统计指标共计21个,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KMO检验值为0.689,说明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并根据计算相关系数矩阵,充分证明统计指标体系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
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个主因子中,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具有较大载荷,鉴于上述资源都属于文化本生资源,因此将其归结为文化资源竞争力;第二个主因子中,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等有较大载荷,将其总结为公共文化建设力;第三个主因子中,文化产业增加值和人均文化事业费等具有较大载荷,称为文化吸引力;第四个主因子中,拥有国家级品牌数城市形象广告投放额等载荷较大,称为形象传播力;第五个主因子中,高等院校数、年入境游客数等有较大载荷,称为文化创新力。最终确定了5个二级、21个三级指标,构成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 西安市文化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3.1 比较对象的选择及其因子分析
我国长久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公有制经济占绝大部分,优先发展工业的思想比较普及。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兴国战略的实施,文化产业占我国GDP的比重越来越大,我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着力开始培养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竞争力主要强调的是每个城市在文化基础上和文化产业规模上的差异。
本文主要选取11个省会城市以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共15个城市作为比较对象,应用表1建立的城市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西安市与之进行比较。数据采用2016年统计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地市统计年鉴和公报。根据因子载荷矩阵,计算出15个样本城市的主因子得分。将主因子得分进行标准化,为了便于比较,把所有数值都限制在0~l0。再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各个城市的综合得分,并同样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各城市主因子及综合排序(见表2)。
3.2 西安市文化竞争力评价及差距
从表2可以看到,西安市文化资源竞争力在15个城市中处于第4位,文化资源条件排在北京、重庆和上海3个直辖市之后。西安市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许多国家级自然保护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公共建设方面,西安市排第10位,不仅远远落后于许多一级城市,而且落后于许多二线城市。2015年西安市在文化公共服务力方面投入十分有限,公共图书馆及影剧院的再建仅占财政支出的1.3%,这和许多一线城市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投出比重有很大差距。
文化吸引力方面,西安市处于第7位。单项指标来看,尽管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位居第6,但仅是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的22%、19.3%和46.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小,仅为5.97%。文化辐射方面,西安市处于第14位,排名仅在大连市之前。文化创新力方面,西安市排名13。综上所述,西安市城市文化竞争力排在在15个城市中的第7位。但从城市文化竞争力的各项主因子来看,西安市仅仅依托于历史资源,在形象传播力及创新力方面远远比不上一线城市,甚至还落后于某些二线城市,与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存在一定差距。
4 提高西安市文化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4.1 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和挖掘西安市文化资源形成产业规模化
继续巩固和推进文化产业板七大块为抓手,以推进板块为依托带动行业发展。曲江新区要进一步发展产业集群、西安城墙景区、陕北红色旅游带建设,力争到2016年文化产业年产值达250亿元,以建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和著名旅游文化景区为目标。
4.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文化产业链
积极响应我国经济转型的号召,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着重发展有创意、有市场的产业类型。调整行业结构,优化产业业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带动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产业管理模式,力争在2020年建成完整的文化产业管理系统,使西安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比2015年翻一番。
4.3 培养十字型复合人才
充足的专业人才是文化竞争力的保证。我国高等院校在21世纪初才开始专门培养文化产业的人才,人才的匮乏不仅是西安市文化产业面临的严峻问题,更是全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培養大量高质量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是提高西安市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充足的人才储备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奠基石。由政府牵头出面培养十字型全面发展的文化产业人才,增开高校文化产业硕博点,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增强西安市文化竞争力的强有力保障。
5 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市,应当抓住这次机遇,在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链,培养出高素质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为我国经济转型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高乐新.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与路径研究—以西安市“十一五”时期为例[J].人文杂志,2012(1):108-113.
[2] 赵德兴,陈友华,李慧芬,等.城市文化竞争力指标体系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6):20-25.
[3] 张月花,薛平智,储有捷.创新型城市建设视角下西安文化软实力实证评价与分析[J].科技进步与决策,2013(14):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