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017-03-29王蕾
王蕾
摘 要:音乐欣赏是对音乐作品的鉴赏,或者是认真地体味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音乐欣赏课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但是,在新课改下的小学音乐欣赏课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音乐欣赏课没有达到教学目的。通过对一些资料的查阅,将为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音乐欣赏课;问题;策略
小学音乐欣赏课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音乐鉴赏课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听觉系统的敏感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審美水平和音乐鉴赏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然而,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小学音乐鉴赏课教学还不够完善,存在诸多问题。在此,我提出几点解决策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音乐鉴赏课的认识不足
音乐的魅力,无穷无尽,它是物体有规律震动所产生的美妙音符。它伴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它是人类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在音乐中感受情绪、抒发情感。而音乐鉴赏是人类个体对音乐作品的主观感知与理解,对于相同的音乐,不同的听者会有不同的感触。而在小学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忽略了音乐鉴赏的意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而是把对一个音乐作品的理解标准化,然后强加给学生,让学生也去理解,从而失去了音乐鉴赏课的意义。
2.音乐鉴赏课单调无趣,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新课改背景下,尽管音乐鉴赏课也进行了改革,但是很多教师由于习惯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情况,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接着让学生听音乐作品,然后教师让学生谈感受,最后教师讲解“标准的答案”。这样的音乐鉴赏课不仅无聊,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3.音乐鉴赏课没有因材施教
音乐鉴赏是人类个体的主观感受,教师有时候没有关注学生个体的思想,而进行标准化的教学。其实,每个学生的鉴赏能力和音乐喜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喜欢动感的流行音乐,有的学生喜欢传统的古典音乐。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1.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的认识又有了新的要求,一名好的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电子琴等基本的乐器,还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如,教师要听记音乐作品节奏、旋律,听辩作品的片段进行欣赏,还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教材、分析教材,然后进行教学设计,这体现了新课改标准的教学思路。例如,在教授小学生音乐鉴赏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让学生欣赏一些动画片的音乐曲目,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等音乐作品,而不是那些世界名曲。只有这样的音乐作品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也会被学生所接受。
2.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多样化的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中提高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等多方面的途径展示课堂内容。例如,在让小学生欣赏《龟兔赛跑》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通过声音的方式,给学生讲一下龟兔赛跑的故事,在讲完故事后,教师让学生想象一下这个故事的场景,随后教师再让学生观看龟兔赛跑这个故事的小视频,通过视频,学生就更加能感受这个故事的画面感。然后再结合视频,把《龟兔赛跑》的音乐放给学生听,通过歌曲的感知和对歌词的理解,使小学生通过声、像和语言的感知欣赏这个音乐作品,并且在这首作品中懂得做人应该要有志气,不要骄傲的人生道理。
3.对不同学生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单独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个性,同时也有着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有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才艺,孩子可能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古筝、钢琴、笛子等乐器,所以音乐素养比较高;有的家长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孩子音乐艺术的培养,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停留在较为低级的阶段。对于音乐整体素质较高的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要让学生讲出音乐作品的体裁、风格特点和音乐的特点,最后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而对于那些音乐素质修养较低的学生,教师仅仅需要让学生知道作品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并谈谈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即可。例如,在欣赏《天鹅湖》这首音乐作品时,就可以让音乐素养高的学生谈一谈作品的风格,并分辨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然后谈谈自己的感想。
小学音乐欣赏课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正确的途径,让学生懂得欣赏音乐,提高其音乐鉴赏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邹义辉.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5(1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