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7-03-29张俊强
张俊强
摘 要:乘法分配律涉及交换律和结合律知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应当利用生活教学法,创设情境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规律;组织拓展训练内容,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新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有效教学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也是教学重难点内容。在组织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活动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知识掌握得不是很好,加之本章节知识涉及加法运算、乘法运算等内容,因此,很多学生难以很好理解乘法分配律知识。如何在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实施有效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抽象概括能力,是本文接下来需要重点探究的问题。
一、教学片段
教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分配律知识,请大家看课件上题目,自己动手算一算。
多媒体出示题目:
(1)(3+2)×4
(2)2×(11+9)
(3)25×5+35×5
初步预计这三道题给学生3分钟时间,但很多学生要花将近10分钟的时间。
教师:大家算得怎么样呢,老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将自己的计算结果写在黑板上,大家看一看他的答案与自己的是否一样。
学生自由举手,教师点两位学生上黑板写出自己的答案,学生的答案都正确。
教师:这两位同学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但是老师想问一下,第三道题有没有更简便一些的算法呢?
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沉默当中……
二、对组织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有效教学的意见
1.联系实际,情境导入
小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有限,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较弱,他们的学习活动表现出明显的形象性特征。乘法分配律本章节知识涉及字母,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些抽象,所以学生很难理解概括性的规律内容。在组织本次课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小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课堂导入,在熟悉的生活问题解决过程中感知情境激发学生探究乘法分配律知识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校校际运动会需要购买统一队服,已知每件上衣25元,每条裤子35元,买这样5套队服,一共需要多少元钱?分别用两种方法计算,想一想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课堂导入对于最终教学效果的呈现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借助生活问题进行情境创设,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有助于良好学习行为的发生,为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2.观察比较,概括规律
数学新课程改革计划纲要指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求,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思考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亲历数学模型构建的过程。在实施有效课堂导入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对比研究,在比较分析中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规律。
学生通过计算(25+35)×5与25×5+35×5两个算式的结果,可以发现(25+35)×5=25×5+35×5。教师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提示:等号左边的算式有什么特点?等号右边的算式是怎么计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学生在观察分析之后,可以发现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将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将这两个算式当中的25、35、5分别用字母a、b、c代替,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等式,即(a+b)×c=a×c+b×c,这就是乘法的分配律。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一步步利用设问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动机,促使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思考活动,逐渐在脑海当中建构起数学模型。教师应扮演好引路人角色,为学生的思考活动指明方向,万不可占据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打击学生参与思考活动的积极性。
3.拓展训练,巩固新知
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本堂课所学习新知识的印象,教师还需要利用拓展练习,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乘法分配律知识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乘法分配律逆运算知识的习题,或者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应用题。例如,判断正误题:
(1)2×(6+5)=2×6+5( )
(2)(25+7)×4=25×4×7×4( )
(3)35×9+35=35×(9+1)=350( )
乘法分配律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难点内容,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进一步提升探索规律教学质量是众位数学教师一直在探索的课题。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相配合,无论是实施何种教学模式,教师都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教学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