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文化旅游项目“绣球城”建设研究
2017-03-28陈贻琳零小兰
陈贻琳 零小兰
靖西市文化旅游项目“绣球城”建设研究
陈贻琳 零小兰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靖西市是著名的“绣球之乡”,拥有上千年的绣球制作历史,绣球文化丰富多彩。靖西绣球城是靖西市重点文化旅游建设项目。经考察调研,绣球城项目建设存在建设进度落后于建设规划、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表层化、对传承保护绣球文化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要推动绣球城项目建设完成和完善,必须做好几方面工作:一是政府层面要加大支持力度,开发建设方要合理规划建设进度,有条不紊地实施后续工程;二是要通过扶持绣球生产产业,真正做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相结合;三是加大力度,支持绣球文化研究,培养绣球文化产业人才。
靖西绣球城;绣球文化;旅游;文化产业
[作 者]陈贻琳,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师;
零小兰,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广西是民族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立足本土,开发利用好当地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建成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又起到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目的,是一个新的同时又是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本研究以靖西为考察目标对象,尝试在这方面做一点思考和探索。
一、广西靖西县具有丰富而悠久的绣球文化传统
靖西,原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下属的一个县,2015年8月撤县设立县级靖西市。靖西地处中越边界,市域面积3322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1个乡。据2012年人口普查,靖西总人口65万,其中壮族人口占99.4%,是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地。[1]
作为典型的壮族地区,靖西拥有丰富多彩的壮民族文化,其中,绣球文化最具特色,且历史悠久。有人说,“靖西绣球自明末清初出现以来,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但其实靖西绣球的历史应该还要早——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记录了岭南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其中就有这样的描述:“上巳日(即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位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砣’。男女自成,则女受砣而男婚已定。”[3]说的就是他在广西旧州(宋代靖西县治所在地,即现在的靖西县老县城)时看到壮族人抛“飞陀”的风俗。另一个宋代诗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也有类似的记载:“土俗岁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4]而周氏、朱氏文中的飞砣,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绣球,又称“绣笼”。由此可见,靖西绣球,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飞砣(绣球),据有些学者考证,原本是用于军事以及狩猎[5],后来则逐步运用到各种活动中,形成各种风俗,于是绣球也具有了多方面的文化功能。
其一是“求偶定情”。壮族青年男女唱山歌谈恋爱,如果情投意合,那么就用抛绣球的形式,把这种关系确定下来。绣球就是双方定情联姻的信物,就像《刘三姐》电影中刘三姐和阿牛哥在阳朔大榕树下所做的那样。在普通人们的印象里,壮族的绣球就是爱情信物。这种观念的形成,既是绣球文化发展史的一个客观事实,也经由《刘三姐》电影的广泛传播及其影响力,被定型下来。有学者考证,在《靖西县志》有这样的记述提到,清代靖西县龙邦镇一带乡村男女青年,在山野间对歌、谈情说爱时,随手摘下山间花草,用藤扎成花球,抛给意中人。而后演变成用绣有莲花、鸳鸯等爱情吉祥物的绸布包上重物连上丝绳而成。[6]后来,就逐渐形成了借绣球为媒介传递爱情的习俗。“绣球是壮族姑娘情感最直接、最简洁的表征形态,她们往往在缝制、刺绣时将感情融和在其中。无论是绣球物本身还是抛绣球的活动都成为壮族青年最易领会、最为真挚的爱情宣言。在此,绣球成为壮族青年男女情感的载体。”[7]总之,定情信物,是壮族绣球最重要的文化内涵。
其二,作为“祈福纳祥”的吉祥物。这是与壮族作为一个稻作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相关的。生产劳动获得丰收,是普通劳动人民最朴素的愿望,用某种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在传统时代壮族人民选择了绣球这一独具的形式。除了期盼,也包含欢愉。当农闲时期,或者一年的劳作终于结束,庄稼丰收了,他们都会尽情庆祝,尽情欢乐,这当中都离不开绣球的身影。
其三,作为工艺品,用于装饰。“在壮族民众的造物活动中,除了实用功利的创造心态,无利害的审美创造心态实际是同时存在的。如绣球从包裹种子的布囊包演变成具有十二瓣花瓣的造型,这就是壮族民众在合乎信仰等实用功能的造型以外,对形式美感产生兴趣,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有意识地保留审美创造。绣球周围的串珠以及底部的流苏,不但有利于抛接的时候定向,而且这种形式的美感本身就令人称羡,更不用说绣球花瓣上绣制精美的图案造型了。并且,有的男青年收到心上人赠送的手工精致、图案精美的绣球后,径直将绣球挂在腰间作为装饰物,展示自己对象的才艺。这样就令实用与审美因素逐渐融合起来,使绣球在发挥实用功能的同时获得富有美感的形式。”[7]
绣球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或文化功能,绣球文化又有悠久的历史,这两方面的结合,就有了靖西老县城旧州制作绣球的漫长历史和习俗,以至于旧州长久以来有“绣球之乡”的美誉(同时“抛绣球”活动也演化成了壮民族极具代表性的活态文化)。旧州农民制作的绣球也从原来只用于壮族的爱情信物、祈福工具和装饰品,逐步为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变成了旅游纪念品、馈赠亲朋好友的礼品,以及开展民族体育活动的器材。因此,制作绣球也成为改革开放之后旧州农民的致富之路。“不断向商品化迈进,业已呈现出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今天的旧州村,家家户户都是刺绣作坊,以制作绣球为主,兼及鞋子、提包、挂饰等刺绣工艺……上至八十岁的老太太,下至六七岁的小女孩都加入刺绣者的行列……在商品化的过程中,绣球也日益发展成为广西最富特色的壮族文化元素之一,有着重要的文化符号功能。”[8]由于制作精良,外观漂亮,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广泛的用途,旧州绣球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以至于有很多届民族运动会都把旧州绣球当作馈赠中外贵宾的礼品。1994年的亚太地区产品博览会上,靖西绣球还荣获了金奖。
绣球,已成为靖西的靓丽名片,同时与壮锦、铜鼓一样,是壮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绣球之乡”的文化身份,也得到了广大靖西人的高度认同,并为此而产生巨大的自豪感。于是,靖西人民政府在思考如何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新靖西的问题时,很自然地把眼光聚焦到绣球文化上,靖西文化旅游项目——“靖西绣球城”建设应运而生,很快进入实施阶段,现如今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而接下去的后续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推进,要避免什么问题,要从已完成的建设情况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也就成为我们需要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二、绣球城建设进展及后续建设面临的问题
靖西绣球城建设项目,其业主是广西和信联合集团。该项目位于靖西县城西南中山路西线两侧,总规划面积1500亩,总投资30亿元。按当初的设想,这个项目是立足于绣球发源地,开发利用旧州的绣球文化资源,建设一个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民俗体验、观光游览、购物游乐、交流合作、度假地产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大型旅游目的地。通过梳理旧州的绣球文化脉络,围绕绣球文化,打造出一个“世界绣球文化乐园”;同时也结合当地与绣球有关的婚恋文化,以及东盟文化,打造世界绣球文化、婚恋文化、东盟风情乐园。实现开发利用和传承保护的有机结合,使靖西成为又一个承载和传播壮族文化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成为“中国壮乡边城首席会客厅”。[9]建成后的绣球城要达到游客年接待量500万以上的水平。
按规划,绣球城建设具体包括如下建设工程:绣球广场、绣球酒店、绣球剧院、天幕城、瓦氏阵法益智中心、水秀剧场、绣球博物馆、亲水客栈、酒吧街、绣球街区、壮族特色手工街区、特色美食街、壮乡土特产街、壮乡合院、土司府、风情住宅以及道路山体公园、水系等基础配套工程。[10]分为五个建设周期。第一个建设周期以“美食娱乐购物”为主题,主要建设美食街、旅游购物公园、越南风情街、品牌酒店、别墅区以及养生保健店、便利店、咖啡店等休闲商业等其他配套业态;第二个建设周期以“民俗节庆文化”为主题,主要建设民俗文化广场、民俗文化街,以及包括铜鼓聚天下广场、历史文化长廊、胡志明纪念馆、东盟纪念馆、东盟风情街、旅居小镇等在内的东盟国际交流区;第三期以“休闲综合”为主题,主要建设涵盖KTV、影院、特色美食街、购物场所在内的靖西“万象城”;第四期以“民俗婚恋旅游景区”为主题,以原有的骆驼山景区、情人谷景区、鼻山景区、千佛壁景区等为基础,打造主题婚庆区、婚庆文化主题街区、壮乡风情体验区、壮族广场入口区、山间民俗游乐区、西入口桃花岛形象区,并能获得国家“5A文化旅游景区”的资质;第五期以“养生”为主题,建设包括旧州府邸、鹅泉水寨、古龙山庄、渠洋湖畔在内的景观住宅区。
绣球城建设规划建设周期是2013年至2017年。进入2017年,绣球城的建设进展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我们进行追踪了解,并对进展情况里存在的问题做一些归纳分析。
根据调查,项目于2013年12月28日正式奠基开工,展开了工程建设。那么建设周期过去了一大半之后,情况如何呢?我们来看2016年7月的一则新闻:“截至7月底,绣球城第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土司府、夜市街、美食街、酒吧街等初见端倪。夜市街、美食街和酒吧街已经开街,100%招商业主已入驻营业。”[11]新闻中的“第一期工程已基本竣工”,“土司府、夜市街……初见端倪”,这些文字就提示了绣球城项目建设存在很多问题。
其一,建设进度远远落后于建设周期规划。整个建设周期是4年,分为5个小的周期。现在已经过去了3年,第一期才“基本竣工”,说明实际建设步伐远远滞后于计划。实际上,对照项目建设规划中第一期的具体项目工程,其中有些项目也还没有得到落实。当然,原本属于后面周期的工程,比如土司府,却是提前了。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很多,包括资金不到位、征地拆迁任务重等。但是,这些问题其实应该是事先就已经该考虑进去的。主要的问题在于,绣球城项目实际上并不是建一个城——一个建筑群的集合体,而是把整个靖西的所有旅游景区涵括在内。那么,这样一个实际上是整个靖西市的旅游资源大整合大调整,涉及面广、波及范围(面积)庞大的建设项目,想仅仅4年就完成,显然是考虑不足、仓促上阵的。
其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仅停留在表层。“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的六大功能,大型的旅游景区都要以满足这些需要为目标来进行建设。靖西“绣球城”也概莫能外。但也和大多数的文化旅游建设项目一样,就是造了很多房子,点缀了很多装饰物——这些当然必须是符合当地的风俗、具有民族特色的,还搞一些演艺,如唱唱山歌、跳跳土风舞,然后商铺里摆满了本地民族手工艺品。开发利用很表面化、形式化。
绣球城里,房子上、广场上、墙壁上、店铺里,到处都有绣球形象,让游客知道这里与绣球有关,有很多绣球,是绣球的故乡。但是,为什么这里会出现绣球,绣球的制作,它的用料、它的技艺有什么讲究或蕴含了什么道理,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气质,这些方面是外在的建筑或实物不能告诉人们的。因此,就像很多其他的文化旅游项目一样,绣球城也主要重在展示,告诉游客这有什么、是什么,但为什么有、为什么这样则没有去考虑和设计。是在“用”文化资源搞经济,就是让游客来看了、住了、吃了、买了,当地挣到钱了,就达到了目的。而如何让人们理解这种文化,能让这种文化去感染人、“化”人(使人更有文化),似乎考虑较少。
其三,体现不出对绣球文化的传承保护的重要作用,这是与第二点密切相关的。客观上说,绣球城的建成改变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增加了就业岗位,吸引了大批游客,活跃了当地经济,提高了居民的经济收入,积极正面的效果是巨大的。同时,收益的大头在开发商,这也应当理解和接受。但是,正如有调查者所指出,在靖西,原本作为绣球产业化生产主力军的中青年女性还是外出打工为多,使得绣球产业在不断衰落。现在,仍在坚守着绣球制作的,只剩下少数的老年妇女。而这些老年妇女之所以还在做绣球,主要也只是因为年纪老了,干不了重活,或者也不懂其他生计方式,所以只能坚守制作绣球:一来打发时间;二来可以补贴一点家用。“旧州昔日整个村落一家老小挤在屋檐下埋头赶做绣球的热闹情景已然消逝远去”[12],这种情况,没有因为绣球城的建成而有所改变。
三、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进和完善绣球城的后续建设
在一些当事人的设想里,建成后的绣球城是要让全世界的人到了广西就一定要看看的地方,就像桂林一样,要让这个地方成为真正的世界级旅游度假养生集散中心。理想是好的。我们认为,不管实际能不能达到这样高的预期,只要这个项目能顺利实施和最终完成,都有助于广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做大桂西北地区旅游。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解决前面提到的问题,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支持力度,合理规划建设进度,有条不紊地实施后续工程
毫无疑问,绣球城项目建设是得到了靖西县委县政府以及百色市的大力支持的。在项目奠基仪式上,百色市政法委书记及旅游局长,靖西县四大班子领导包括县委书记、县长,以及靖西县各企事业单位、银行、大型企业代表等都有出席[13],其受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项目建设能推进到现在的程度,没有政府层面的支持帮助也是不可能的。但现在来看,实际建设进程远远落后于建设规划,说明一定还有需要加大力度和速度去克服的问题,比如征地、拆迁、道路、桥梁的规划建设等。这些问题仅凭业主的力量是不能独立解决的,必须在政府层面才能统筹处理。而这些方面的工作迟缓,就会造成工程进度停滞。在绣球城的后续建设中,政府层面必须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力度,支持绣球城建设直至最终完成。每一届的政府领导班子都不能把项目视为上一届领导的政绩工程,而应当从整个地区的未来发展的格局来看待,来引导和推动项目的后续建设。
就建设方来说,则应当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助。要避免贪多求大求快的想法,调整建设规划,科学安排后续建设进度和周期,一步一个脚印,每完成一期或一个工程就打造出一个精品。只有这样,以绣球城为核心的靖西文化旅游整体建设工程和格局才能最终完成和形成。
(二)要通过扶持绣球生产产业,真正做到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相结合
绣球城建设固然是一个商业行为,但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工程。也就是说,这不单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行为。因此仅仅以绣球为招牌或噱头,搞项目挣钱,搞短期效应,杀鸡取卵式的投机行为,最终是要碰壁失败的。这种失败不仅不利于文化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更会使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受到不好的影响,遭受挫折。
没有当地民众特别是绣球生产从业者的支持和参与,绣球城只是徒有其名,是个空壳。而开发方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通常是个难点。[12]因此,必须协调好与当地老百姓的关系,处理好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往家庭作坊式或小集体的绣球生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所以,在取得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可以在绣球城中成立一定规模的绣球生产基地(企业或公司),招募当地民众,进行批量化生产。这样不仅扩大了当地人的就业,让他们对绣球城的建设更认同、更支持,也有利于传统编织刺绣技艺的发掘和新工艺的创造,有利于推出更多样更精美的产品,有利于绣球产业的发展和绣球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创新。
(三)加大力度,支持绣球文化研究,培养绣球文化产业人才
如何把绣球城和靖西其他旅游景区连成一个整体,还是要在绣球或绣球文化上下功夫。但这样的工作单独靠项目建设者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有学术界、文化界的参与。创办绣球文化展示中心,设立绣球文化研究课题,举办绣球文化学术研讨会,以及创立相关研究中心,或许都是可以考虑的策略或途径。绣球与婚恋相关,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时代的婚恋风俗在很多今天的人们看来,是“野性”的、“粗俗”的,很多游客也是以猎奇或戏谑的心态来看绣球文化的。然而在表面的粗野之下,其实却可能蕴含着一个民族了不起的东西,是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彰显着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这些需要我们去探索、去阐发,进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由此而促进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进程。
要在培养熟悉绣球文化、壮民族文化的人才方面给予人力物力支持。绣球城不只是个商业城,也是旅游城,还是文化城。绣球城里需要商人,而且是有文化的商人,要有熟悉、理解和喜爱壮文化绣球文化的市场经营者和组织管理者。只有这样,绣球城才能走出大多数文化旅游景区或基地的老路子——新鲜热闹几年,然后就车少人稀,无人光顾,最后各方都作鸟兽散,而是越来越有文化,越来越有品位,越来越有积淀,真正成为民族文化开发利用和创新发展的标杆。不仅收获长期的经济回报,而且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还能获得更广泛的社会认同,获得一种超越经济层次的文化身份,自身成为当代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四、结语
以某个具体项目为考察研究对象,目的不仅是指出一个具体文化产业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这个项目的完善提出建议和意见,而是要通过诊断具体对象,从中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由此而为一个地方乃至更广地域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路径选择。靖西绣球城项目建设的考察研究目的也是如此。希望能为广西绣球文化产业开发利用有所帮助。
[1]中共靖西市委员会靖西市人民政府.靖西县总体概况[EB/OL].http://www.jingxi.gov.cn/index.php?m=content&c=in dex&a=lists&catid=14.
[2]“探秘靖西”博客.靖西文化:你知道绣球是怎样做成的吗?[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12e2f82aa0102xd2j.html.
[3]周去非.岭外代答[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117.
[4]中国清明网.三月三抛绣球习俗[DB/OL].http://www.tsingming.com/mjxs/show/886059511554/.
[5]莫再美.古代抛绣球体育演进的文化探究[J].体育科技,2014(2):17.
[6]靖西县志编撰委员会.新编靖西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249.
[7]吕屏,彭家威.壮族绣球的社会功能与审美表述[J].装饰,2009(7):116.
[8]熊晓庆.绣球:广西壮族文化符号的表征[J].柳州师专学报,2010(12):24-25.
[9]蒋何平.中国靖西绣球城项目开工建设 总投资30亿元[N].百色新闻网,2013-12-30.
[10]中共靖西市委员会靖西市人民政府.靖西国际绣球城项目简介[EB/OL].http://www.jingxi.gov.cn/index.php?m=con tent&c=index&a=show&catid=239&id=2293&page=2.
[11]岑红常,何艳玲.“绣球城”将成靖西旅游业“夜文化名片”[N].百色新闻网,2016-07-29.
[12]陆大吉,李国鸿,叶黎明.民族文化旅游中的权力与利益——基于广西靖西旧州绣球的田野考察[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12):37-41.
[13]李华琼.和信联合集团投资30亿 建1500亩中国靖西绣球城[N].新浪地产网:http://news.dichan.sina.com.cn/2013/12/28/99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