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外对话”看环境新闻报道的特点

2017-03-28韦艳莎

传播与版权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环境

曾 玲 韦艳莎

从“中外对话”看环境新闻报道的特点

曾 玲 韦艳莎

“中外对话”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中英双语环境新闻报道网站(环保NGO),将“走出去”与环保问题相结合,利于我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国际形象塑造,是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网络推动受众环保意识普及以及施行环境监督的有效尝试。网站通过发布关于“环境”主题的中外原创文章、评论、访谈对话来推进受众对于当前世界环境问题的了解,促进各国、各领域人群共同寻求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方法。以“中外对话”部分环境新闻报道和“最佳环境报道奖”获奖文章为例,阐述环境新闻报道的选题特点和写作特点,旨在为环境新闻报道者和环境新闻研究者提供参考。

中外对话;环保NGO;环境新闻;选题特点;写作特点

[作 者]曾玲、韦艳莎,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提升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日益得到关注。随着政府环境意识的增强、公民参与环保的热情高涨以及互联网环境下带来的跨地域、跨群体交流平台的搭建,环境问题早已不是某一个国家、地区面临的挑战,而是各国能彼此通力、达成共识、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

一、我国“环境新闻”的研究现状

关于“环境新闻”的内涵,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界定,而综观环境新闻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环境新闻定义与环境新闻学的理论研究、中外环境新闻历史和发展历程研究、环境新闻采访、写作等业务研究、环境教育以及以国内外大众媒介、网络媒体的环境新闻为样本的内容分析等。①廖重斌:《环境报道问题分析及对策》,《新闻采编》,2000年第6期。关于环境新闻的业务研究较多,主要包括环境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报道缺点、人文关怀以及对环境新闻记者的人才培养等。

从发展时段划分来看,我国的环境新闻主要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21世纪之后。在对国外环境新闻报道的介绍和研究中,以王积龙的研究贡献最为突出,涉及内容包含西方环境新闻的概念界定、发展历程、研究价值、新闻采写等方面。

二、国内环保NGO和环境新闻报道

(一)国内环保NGO概况

1.环保NGO的含义。NGO,全称“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即非政府组织,指有别于政府和企业积极提供公益性和互益性社会服务的民间组织。②崔建霞:《公民环境教育新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对于NGO的认定标准,国际上最为认可的是美国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的“五特征法”,将兼具以下五个特性的组织界定为NGO:组织性、非营利性、私有性、自愿性、自治性。其中,非营利性和私有性是NGO的两个基本特性。除了具备上述五特性外,同时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非政府组织就是环保NGO,这也是环保NGO与其他类型NGO的基本区别。③[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贾西津,魏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随着环保宣传力度的增强,部分具有环保志愿精神和反对一切有损于生态平衡的行为的民众,利用本身的自主意识和专业知识,成了相应的组织,并组织各形式、各平台为环境保护尽绵薄之力。本文所例的“中外对话”,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中英双语环境新闻报道网站,具备以上五个特征,属于环保NGO的范畴。

2.国内环保NGO产生背景及原因。环保NGO最早兴起于欧美国家,20世纪70年代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受国际诸多环保NGO的影响,我国第一家环保NGO成立于1978年,而后在1991年辽宁省成立黑嘴鸥保护协会,1999年北京地球村和政府合作推进绿色社区活动。截止到2012年,我国环保NGO数量超8000家。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国际环保NGO的推动。早在1992年,美国的非政府环保组织已有10000多个,日本的全国环保NGO数量也在15000个左右,平均每0.8万人就有一个环保NGO。④林家彬:《环境NGO在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日本环境NGO的案例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2期。这些组织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环保NGO的成立和良性运转提供了经验和启发。我国也因为国际环保NGO的参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境问题的改善。

(2)国内环境状况的改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转向市场经济,而在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高速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让环境成为代价,不少企业受利益的驱使,即便国家出台多项环保相关的政策也无法阻止他们进行对环境有害的生产经营活动。除此以外,工业的发展也加剧了环境的负担。

(3)国家对环保NGO政策的放宽。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国家需要解决的问题,更是事关每位公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对于环境的关注,除了国家相关部门的人才出谋划策之外,开放门槛,让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关注环境变化势在必行。

(4)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全球经济、技术、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环境破坏和生态问题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关于环境的重视能增进和他国的交流,良好的解决策略也具有一定普适性和参考价值。

(二)国内环境新闻报道

1.“环境新闻”的内涵。国内对“环境新闻”的界定虽然尚未统一,但西方麦可·佛罗梅(Michael Frome)曾指出:环境新闻是一种有目的,是为广大公众而作写的,通过严谨、准确的数据反映环境问题的新闻。①邓国胜:《中国环保NGO的两种发展模式》,《学会》,2005年第3期。国内许正隆认为,“环境新闻”是通过使用新闻手段传播公众所关心的各类环境信息,是变动着的环境事实与新闻表达、传播方式的完美结合。②许正隆:《追寻时代把握特色——谈谈环境新闻的采写》,《新闻战线》,1999年第5期,第40-41页。广西电视台记者陆红坚则表示环境新闻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对公众进行环境警示、教育,促动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公众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应是环境报道的最终目标。③陆红坚:《环保传播的发展与展望》,《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年第10期,第4-6页。

综上,笔者认为,环境新闻是新闻的一种,但又具有一定特殊性,环境新闻不单单以环境作为新闻写作的内容,更多的是通过内容剖析环境问题的内核,揭示对社会和公众带来的影响,以此增进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理念和科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2.“环境新闻”的特点。鉴于学者们对环境新闻的各角度定义,环境新闻除了兼具新闻本身的真实性、贴近性、趣味性等因素以外,笔者认为还应具备以下特点:

(1)共同性。环境新闻报道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新闻报道或者一些政治新闻报道,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自身关系的贴切性选择内容。环境新闻报道是立足于所有的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群,所关注的内容是我们头顶的同一片天空,脚踩的同一片土地,不存在一般新闻的地域、文化、种族、贫富、文化程度等鲜明的影响因素。

(2)专业性。造成环境变化的因素错综复杂,其形成原因有人文因素也有自然因素,而其中又牵涉自然、地理、科技、政治、经济等诸多影响因素,环境新闻报道工作者,不仅仅要拥有全局的视野,也要求对相关领域的知识具有一定了解,其专业性要求相关新闻工作者在报道过程中要有较强的专业素养,不以偏概全,不造成知识性错误。

(3)深度性。相比一般类的新闻报道稿件,环境新闻报道不仅要求报道描述表面可见的现状,更多的则要求揭示造成环境问题的深层原因,并且提出相关建议,完成环境新闻报道稿件,除了进行调查之外,也需要报道者进行资料的充分收集、挖掘。

(4)矛盾性。环境新闻报道揭示的问题主要是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矛盾,而在报道过程中,又会涉及社会和个人、企业与个人,甚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性和冲突关系。基于这些矛盾关系的报道,让报道涵盖的内容不再只是留于表象的事件陈述。除此以外,环境新闻报道过程中,特别是揭示矛盾的过程,为了保证新闻本身不失实,维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各方观点的平衡,在采写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统筹兼顾,这和以“人”作为报道者本身的情感倾向也存在一定矛盾。

三、“中外对话”中的环境新闻报道

(一)“中外对话”的基本情况

“中外对话”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中英双语环境新闻报道网站。④孟斯:《“中外对话”双语环境网站》,《世界环境》,2010年第5期。创立于2006年,创始人为伊莎贝尔·希尔顿,她曾担任BBC主持人,多次在《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权威报刊发表文章,后由于与央视的青年媒体工作者易水因经历阅历相同,加上因环保相识,便产生了建立联结中外环境信息平台的想法。

“中外对话”网站是该机构业务内容的主要呈现方式,目前,该网站以报道、评论中国环境问题为主要工作,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环境问题、现状的重要窗口。网站创立之初便及时报道了世界各国关于气候变化、问题和宣传的相关交流信息,随后又得到多个新闻传播领域工作者的支持,获得诸多文稿,其来稿作者包括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等。

为推进新闻工作者对于环境的关注和报道,“中外对话”联合《卫报》举办了第一届中国最佳环境报道奖,借此嘉奖优秀的环境新闻报道记者,同时鼓励更多的新闻记者关注环境报道,推动环保意识在公众心中的认知。

最佳环境报道奖自设立以来,主要征稿对象为各省级主流媒体、报刊以及环保工作爱好者,经过持续半年的征稿,加上设立的诸多奖项(年度记者奖每人20000元,其他大奖每人10000元),俨然诞生出一大批优秀的环境新闻报道。例如2011年,记者冯洁通过《渤海溢油系列报道》等一系列报道披露相关政府部门瞒报事故调查结果的事实,并最终推动国家海洋局公布真实的溢油原因。该篇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在具有独家性和同时,也展现了媒体工作者的监督责任,由此成为第一位获得“年度最佳记者奖”的环境记者。

(二)报道题材和倾向性

笔者通过浏览七届环境报道奖名单以及获奖报道题材,发现报道题材多为大气污染、土壤、能源问题、矿业问题,例如杨传敏的《悬在三峡“头顶”的化工巨头们》、冯尉《5000吨剧毒铬渣来了》、汪韬《霾尽问江南》。其次为垃圾污染、资源开发、野生物环境保护,例如《“失乐园”:中国虎的最后100年》。

在获奖的100多篇作品中,负面报道较多,只有一篇正面人物报道作品,大多作品在表达中都包含警示、揭露、批评的内容,主要以曝光、突出为主。

这些报道普遍具有的是充分的实地调查和严谨的语言表达,重在揭示原因,不过分强调“好故事”。对此,冯永锋解释说:为什么鲜少给好的、动人的故事颁奖?这当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好的故事已经写了太多,还有一个原因是当前社会环境危机太严重,大量东西还没有揭露出来、没有人去写。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些东西写出来所需要的协作过程、创作难度肯定要大于写一个好的东西。无论是当前社会形态、需求,还是从写稿的难度上讲,揭露性的报道难度都要大得多。①冯永锋:《未来十年 中国记者将面临什么环境灾难?》,http://news.qq.com/a/20100517/002264_4.htm。

(三)报道的选题特征

1.揭丑性。通过分析获奖报道的题材和倾向性可以看出,“中外对话”在颁发环境报道奖项时更倾向于敢于说出事实真相、揭丑的新闻报道。纵观历年获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其环境新闻顺应时代,及时担负权力监督和保证公民知情权的一面。

首先,2009年垃圾焚烧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其中又牵涉出维权、环境污染甚至高校和企业因利益而互相包庇、推卸责任的新闻事件,因此在当年的获奖作品中很多作品以“垃圾”为主题,抽丝剥茧地展现了垃圾焚烧行业和行业专家之间彼此利益输送的乱象。

其次,2010年,一名专业记者的《石头造纸,喧嚣的环保神话?》一文也引起了新闻行业的波澜,原因在于此前的全国“两会”期间亮相的“石头纸”,以其无污染等优势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似乎看到了新一轮资源优化、环保进步的成品,但这篇文章中,记者通过深度调查对“石头纸”的功能、材料进行了挖掘,提出了种种质疑,字字珠玑,向公众揭示了这一环保骗局。

接着,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大家心心念念的热点话题,而在广大新闻工作者着眼于揭示黑作坊、食品添加剂的时候,报道《“低调”种菜》又向公众展示了部分官员享有特供食品的“特权现象”:食品来源于专门开发的农场,其农场环境优良,产品优质,条条符合质检中心的标准,而官员们享用着这些食物的同时,无形中放宽了对百姓饮食健康的把关。

除获奖作品以外,“中外对话”官网发布的文章也有意识地揭示行业乱象,为公众肃清障碍。在2017年3月的文章《腐肉丑闻凸显巴西工业化畜牧危机》一文中,不仅披露了巴西肉食厂商被爆通过贿赂食品安检人员得到腐肉的许可证,还指出了这一丑闻曝光后我国对外牛肉产品的进口策略,并由此让更多的人了解此次腐肉事件背后巴西畜牧业环境面临的担忧,提出农业产品生产弊端迭出不穷但却无人关心的事实。

2.针对性。环境问题涉及范围广阔,产生原因复杂,好的环境新闻报道需要一个好的切入点,涉及社会、人文诸多因素的时候,既要保证报道的针砭时弊,同时又需要提出一定建议和展望。

在《悬在三峡“头顶”的化工巨头们》一文中,作者杨传敏以三峡附近工业园为切入点,将该工业园的发展放置在经济发展的全局之下,客观分析了问题所在,并且指出三峡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化工厂,为其他地区的建设提出了可供参考的想法、建议。

在《如果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一文中,“中外对话”邀请了多位国际专家,多视角、多元化的就这一主题进行了采访,客观记录了专家的谈话内容,在保证内容客观性的同时,也将环境问题和时政热点结合,为读者答疑。

除了分析报道内容中的事件、环境问题之外,“中外对话”选取、发布的报道内容多是为读者解惑、向行业提出预警或是有名企业家、从业者对当下环境的观点、看法,报道内容主题明确、针对性强,着眼于当下,看重内容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实际影响。

3.深而广的影响力。优秀的环境新闻报道不仅仅能将真相铺展在公众面前,也能促进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为相关行业的改善起到重要影响。

在“中外对话”的最佳环境报道评选中,无一例外的,获奖的多是具有广泛影响力,在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

2016年石毅荣获年度记者大奖,他将目光锁定在了新疆,《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因开矿6次瘦身,曾被喻为“观兽天堂”》等一系列报道揭开了新疆某地区为发展矿业,竟然多次缩小卡拉麦里的野生动物保护区面积,令众多珍稀的野生动物面临生存危机这一事实。②王曦:《普利策新闻奖中的深度报道研究》,《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7期。最后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重视,习主席做出了批示,中央办公厅派出调查组、中央巡视组进行明察暗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书记张春贤奔赴卡拉麦里考察情况。另外,石毅为调查非法象牙买卖,伪装成购买者直接与非法野生生物制品的销售者进行接触,文章《来自纳米比亚的象牙:黑市卖一公斤240元,出国暴利40倍》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当地警方直接查抄其中一个非法交易点,加强了国际社会对大象盗猎现象的打击。

(四)报道的写作特征

1.标题:观点明确,简洁了然。环境新闻报道从某一事件或现象进行切入,主题明确,在浏览大奖作品及“中外对话”网站内容以后,可以发现报道标题一目了然,短小精悍,观点明确,这样的标题更易让读者了解报道的内容,及时找到自己关注的内容进行阅读。

例如:2010年《“路上三峡”之问:酒泉1200亿风电投资调查》,表明调查对象为酒泉的风电投资,并且是一篇深度调查文;2011年的《石头造纸,喧嚣的环保神话》作者观点跃然纸上,标题直接质疑石头纸;2012年《我为祖国测空气》,旨在说明大气污染,雾霾;2014年《地下水砷污染危及2000万国人》、2016年《垃圾发电灰幕调查》《电力十三五:别只盯着装机容量》《上海:拥抱工业的低碳转型》《在乌拉圭建渔港,中资企业需注意什么?》等标题都是主题明确,指向明确的标题。

2.内容:长篇居多,视角多元。因为涉及调查性报道,所以为求深度剖析,新闻报道的篇幅较长,但好的报道能在标题和前几段内容吸引受众目光,获奖的环境新闻报道多用描述性语言,通过对人物、环境的刻画像读者展现当时的环境,环境新闻报道往往涉及人文情怀,作者本身的情感因素也会在写作过程中对报道内容产生影响,因此,适当的语言表述即遵循新闻报道者的素养要求,同时也为读者营造相对客观的新闻事实。

相比起得奖的作品,网站上的许多报道则更多地倾向于向受众提供资讯服务,强调信息的实用性。同时,为保证内容的科学性,除了邀请权威专家进行对话以外,还邀请多位嘉宾同时对一个问题提出看法,再依次呈现给受众,让读者自行取舍。例如“如果美国退出《巴黎气候协定》”一文中,请了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亚洲总监芭芭拉·费楠茉以及全球领先其后智库能源、环境与水资源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阿鲁纳布什·高希等就此主题发表各自看法。

3.版面:图文搭配,简约大气。互联网时代下,网站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中外对话”作为一个环境网站,不同于人民网、腾讯网等信息相对冗杂的门户网站,其所有主题都和环境相关,类别明确。

为了顺应新媒体语境下受众的“读图习惯”,网站中的新闻稿件大多有配图,界面背景主色调为暗黄色,大标题和小标题均为黑色,正文为灰色,便于查找重点信息、便于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中间会穿插一篇推荐文章,也以图文方式呈现,推荐的文章为网站关于环境的其他文章,用灰色边框线勾边,给出摘要,下面配上对应的图片。读者感兴趣可以直接点击进入对应文章浏览,类似微信公众号的排版方式和信息链接。

四、结语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环保产业的日趋热议,在这个“受众一体化”的新媒体时代,环境新闻的报道和写作,不仅仅是媒体、相关部门的责任,让更多的普通大众参与到环保当中,成为更多的环境媒体人,有利于我们更理智、更从容地去面对环境问题。相信越来越多的环境新闻报道的推出和越来越多环境媒体人的加入,能推动我国环境问题的进一步解决。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