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典籍翻译实践视域下罗希文独译行为研究
2017-03-28李易安
李易安
(沈阳药科大学 社科与文体学院,辽宁 沈阳110016)
中医药典籍翻译实践视域下罗希文独译行为研究
李易安
(沈阳药科大学 社科与文体学院,辽宁 沈阳110016)
罗希文先生从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从事中医药典籍翻译工作,是参与中医药典籍翻译实践的国内翻译家之一。他最主要的翻译成果有东汉末年张仲景撰写的《伤寒论》英译本,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编纂的《本草纲目》全书英译本,以及《黄帝内经》英译本等。从国内中医药典籍翻译实践视域下探究罗希文的独立翻译行为,发现:其翻译态度深入、务实,译文具备选择性、时代性与前瞻性。进一步论证其翻译成果在国内典籍翻译实践中享有的重要地位。
罗希文;中医药典籍翻译;独译行为
1 中医药典籍翻译实践概述
中医药古籍是指1911年以前的中国古代医学图书,这些医学典籍不仅见证了中国古代灿烂的医学文化,也为人类的医学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西方许多传教士与汉学家开始着手翻译《中华帝国全志》《本草纲目》等中医药典籍[1],由于翻译理论与方法的欠缺,译本中常出现自相矛盾的语句,给读者造成了阅读障碍。1949年建国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医的基本理论、临床价值又进一步体现出其科学性、哲学性与文化性,译者也从国外转到了国内,国内译者注重挖掘古文字背后的中医理论与内涵,并结合其临床价值,实现了“翻译过程中结合研究”。
2 罗希文研究的独立价值
罗希文翻译的中医药典籍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的第一部译著《伤寒论》全英译本由外文局系统出版。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初,外文出版社提出海外读者更愿意看见在科研方面更有优势的《本草纲目》译本,于是,罗希文放下手头的工作,转向《本草纲目》的翻译工作,23年后,《本草纲目》英译本正式问世。第三阶段为21世纪初,罗希文完成了《黄帝内经》的翻译,其译本语言隽永、流畅易懂,多使用意译的翻译方式,还有大量对中国医药文化的注解[2]。由此可见,罗希文的翻译行为顺应了中国各时期的社会发展趋势与宏观政策。
3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托的《伤寒论》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出现并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此理论以目的论为导向,提倡翻译过程中无论采取何种翻译方式,主要由翻译目的决定。在翻译方法上从功能角度运用文献型翻译方法和工具型翻译方法,认为译者具有更大的责任与权力,不必附属于原文作者[3]。汉代张仲景所编著的《伤寒论》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医学经典著作,罗希文《伤寒论》全译本着眼于目标读者。例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原文为:“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又如:“太阳与阳明合并,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此段形容的是人体阳气重时伤寒的病症并提出治疗方法。
译文为:
“Initial Yang Syndrome: Decoction of HerbaEphdrae suits the syndrome with the following symptom and signs:headache and fever,lumbago,arthralgia and general aching,asthma,and a fear of wind without perspiration.”
“Combination of syndromes of Initial Yang and Greater Yang:Decoction of HerbaEphedrae,but not a purgative,should be adopted to treat the patient suffering from asthma and a full chest.”[4]
由译文不难看出,在词汇的选择上,罗希文分别使用了“fever”“perspiration”“purgative”等常见医学名词,表示“发热”“出汗”“便溺”等;在句式的选择上,译者打乱了原有的四字对仗句式,将句子重新整合,使用复合句、被动语态等符合西方读者阅读习惯的句式,使译文更加符合科技英语文献简要、明了的特点。
4 《本草纲目》英译本带来的中药名称翻译规范
20世纪90年代,刚刚完成《伤寒论》全译本的罗希文正准备着手《黄帝内经》的翻译,外文出版社却通知他中西方读者更愿意看到科学价值更大的《本草纲目》全译本,罗希文开始了漫长的《本草纲目》全译本的翻译之路。罗希文为了这部翻译巨作准备了二十多年。本书卷帙浩繁,译者曾用半年的时间才编制出适合现代科学的索引,每一句深奥的文字问题都要阅读古籍,作大量的考证。在《本草纲目》全译本问世之前,中药名称在国内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一些文献中,有些中药被直接冠以拉丁文名称,有些译者喜欢自己给药材起名字,牡丹译为Chinese Mudan(正确译文应为Peony),红参翻译成Red Ginseng(正确译文应为Propcessed Radix Ginseng),罗希文采取了“汉语拼音—拉丁文—英文”对照的方式,为中药名称的普及采用了“三重保险”。为了便于英文读者研究,译者还在英译版的书后梳理出了八个索引,对中药名称、引用书目、方剂、引用地名、古代官职等进行索引,索引全部采用汉语拼音、英文、拉丁文同时标注。形式如下:
石膏:Shigao(Gypsum Fibrosum;Gypsum)
生地黄:Shengdihuang(Radix RehmanniaeRecens,Unprocessed Rehmannia Root)
龙骨:Longgu (OsDraconis,Bone Fossil of Big mammals)
苍术:Cangzhu(RhizomaAtractylodis,Atractylodes Rhizome)[5]
这种“三重保险”的中药名称翻译方式由罗希文首次提出,在国家规定拉丁文译法的基础上,更方便中外读者,至今仍被译界认同。
5 基于文化翻译理论的《黄帝内经》英译本
1990年,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nett)提出了文化翻译理论[6]。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科普图书之一,《黄帝内经》集科学性、哲学性、历史性和文化性为一体。翻译理论的提出影响了许多翻译中国医药典籍的译者,有些译者将文化翻译理论理解为采用异化手段翻译古文,采取字对字直译的翻译方式,认为只有这样,才会将中医文化忠实求真地呈现给读者。这种方式固然可取,但晦涩难懂的用词与句式会给国外读者造成许多阅读障碍,使跨文化交流难上加难。
如第22篇《藏气法时论》论述了五脏虚实的症候及具体治法。原文为“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充分体现了古汉语中“其文简,其理奥,其意深”的特点,寥寥数字,却涉及到五脏对应五季(中医将季节分为春、夏、长夏、秋、冬等五季)及五味、穴位名称、天干、地支日期排列法等古中国文化。在翻译的过程中,罗希文仍采取分段、运用复合句等意译的方式将译文呈现如下:
“The Liver Vital Energy flourishes in spring.The corresponding Channels for treatment are the Liver Channel of Foot Jueyin and the Gall Bladder Channel of Foot Shaoyang.Their corresponding dates are Jia and Yi.When restlessness and irrita-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Liver Disharmony result,drugs of sweet taste should be urgently served to harmonize the case.”
在翻译“肝主春”时,译者在“Liver”后加上了“Vital Energy”表示“肝气”,“主”翻译成“flourish”,中文含义为“肝气在春天活跃”,原句三字文言文立时变成了活灵活现的白话文。意译的翻译手法用得很巧妙。在翻译“厥阴”“少阳”等穴位时,特地指出其穴位分别对应“肝经(Liver Channel)”“胆经(Gall Bladder Channel)”,使本就繁琐难记的穴位有规律可循。在翻译“甲乙”等日期排列词时,译者采用了音译加注解的翻译方式。在段尾,译者特意在注解中列表解释“Heavenly Stems(天干)”与“Earthly Branches(地支)”这种古代中国日历排列方式,将中医理论、穴位归类、日期排列等中国古文化解释得淋漓尽致,使译文具有浓厚的跨文化色彩。
6 结语
在改革开放初期,罗希文在国内外读者迫切了解中医的社会趋势下,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托,翻译了符合古典医学精神、具有科技感的《伤寒论》等书,具有很大的学习价值。20世纪90年代,罗希文又顺应了国家政策与读者的要求,耗费二十多年,深入研究,规范了中草药名称的翻译范式,将《本草纲目》全译本呈献给世人,其科研精神值得敬佩。而后,罗希文的翻译日趋成熟,《黄帝内经》全译本集采用多种灵活的翻译方式于一体,着重强调中医在岁月沉淀下突显的文化性与哲学性,是中医药典籍翻译中的佳作。由此可见,罗希文的独译行为具有深入、务实等特点,顺应了翻译理论的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变换的时代趋势。
[1]李经纬.中外医学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
[2]薄洁萍.精勤不倦三十载,矢志不渝铸鸿篇——记《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首席专家罗希文[N].光明日报,2011-01-21(8).
[3]文军,高晓鹰.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48-52.
[4]罗希文译.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伤寒论[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2,91.
[5]罗希文译.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Medica(BencaoGangmu)英文版[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2.
[6]Bassnett,Susan.Constructing Culture—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责任编辑刘志明
Independent-translation Studies of LUO Xiw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lassic English Versions
LI Yian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016,China)
Luo Xiwen is one of the famous translators of our country,majoring in trans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He started his cause from 70s of last century.His work includes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 Caused by Cold written by Zhang Zhongjing in Donghan Period,Compendium of MateriaMedica written by LI Shizhen in Ming period,and Introductory of HuangdiNeijing.In this article,the research on his independent-translation proves his deep and down-toearth attitude towards the translation,the selective,up-to-date and transcend style of his work,and his pivotal role in the are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lassic.
Luo Xiwen;TCM Classic;Independent-translation
H315.9
A
1674-5787(2017)02-0115-03
10.13887/j.cnki.jccee.2017(2).30
2017-02-19
本文系2017年度辽宁省社科联课题立项“中国古籍药典翻译史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2017lslwtkt-005)、2016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以内容为依托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研究”(项目编号:JG16DB4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易安(1983—),女,辽宁沈阳人,沈阳药科大学社科与文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