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微视频教学品质的提升策略刍议
2017-03-28吴晓红韩剑尘
吴晓红,韩剑尘
一、高校微视频教学内涵
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再到如今的网络时代,互联网不断在孕育,在发展。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购物、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微博、微信、微课、微视频等新名词不断向人们展示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优酷总裁古永铿认为:所谓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短片。微视频的内容涉及面广泛,视频形态多样,通常涵盖微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短片、广告片段等。微视频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1]。‘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2]。
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学习并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社会的需要。微视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知识与知识的传播,最大限度的推动知识的传递与教育理念的交流”[3],教师结合可以结合相关的学习动机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理论基础,通过教学设计原理,精心设计符合一定教学规律的通过录屏软件来实现的学习资源,可以弥补传统课堂甚至是网络课堂、精品课堂中视频教学资源中诸如“教学形式单一枯燥、教学内容无创新、画面不清晰”等等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微视频辅助教学,可以辅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有效了解教学内容,“具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理论教学的说服力和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独特优势。”[4]显而易见,微视频的独特优势对教学是一种巨大的推进剂。 微视频教学走向高校教学领域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于“高校微视频”的内涵,有人根据视频的内容将其视作“教学过程”[5],有人从使用对象的角度将其视为“学习资源”[6]。本文把微视频视为一种教学过程、教学资源。
二、高校微视频教学质量的不足
与传统的课堂面授法相比,微视频教学有着很多的优点。微视频教学可以涵盖各种学科,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通过高效率、有吸引力的微视频学习方式,对课内外学习进行补充,客观、科学地实现了对学生跨地区、全方位的微视频辅导,让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请到优秀老师免费教学。
然而,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仍存在各种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材选择无目的性、教材重点内容难以体现、教学教案与教学质量难以考评等。本文着重探讨微视频教学的质量考核评价。
微视频教学质量考评宏观上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二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我们在此探讨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一般来说,教师的教学质量考评由学生评教、教师评教以及常规教学工作考评三部分组成。其中的学生评教与教师评教都涉及兴趣、情感等主观因素,故在考评中难以量化处理,无法具体到考评指标与内容。而常规教学工作考评包括教学计划、进度与内容、教案、教材、作业布置与批改、听课、实验实习、考试考核、教学考勤、教学建设与改革等方面。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微视频教学有可能给常规教学考评带来的一些问题。
(一)微视频教学可能打乱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本就应该由教师主导,学生积极响应,从而产生良好的互动,使思想在激烈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但由微视频教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使教师难以控制教学过程,该有的不该有的一一呈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学生像看微电影一样欣赏到了大师的风采,轻轻松松地享受了精彩的一课。然而,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自然对微视频理解的重点也不一样,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目的便无法体现,合理的教学计划也便失去了合理性。
(二)教师将教材弃于一旁,也没有科学详尽的教案
有的教师为了避免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而采用大量的微视频材料教学。这样一来不仅给日后的考核带来不便,更重要的是忽视了学生的情绪。学生需要明确的引导,需要老师的帮助才能建构起某一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微视频教学无疑对传统面授法中教师的主导性提出了挑战。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方面的问题
由于微视频教学比较多元,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庞杂,这便给作业布置与批改带来不便。很多老师会采用写观后感的作业形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观后感是一种文学体裁,这对于文字处理能力较弱但思想比较活跃的学生而言必定是有欠公平的。单一的观后感作业方式还会使学生厌倦,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学生评教的积极性、科学性。不少学生反映,繁重的论文之类的作业总会陷入两个困境:一是随便抄,网络下载、东拼西凑,迅速完成任务;二是认真撰写,以龟速构思起草,最后还可能被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再修改。出于上述原因,这方面的考核很难操作起来,而且即使是操作了,也体现不了其意义所在。
(四)听课考评的困境
由于微视频教学是教师将选用的微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听课考评中,所“听”内容就是微视频的内容,如此一来,教师的教学质量无从考察。一堂微视频课如果效果比较好,我们只能说是微视频中的大师讲得好,而这与听课考评的对象——任课老师关系不大。我们充其量只能说“这个老师选的微视频不错”,而非“这个老师课讲得不错”。
(五)视频教学的考核与传统的教学考核存在很大的差异
将二者混为一谈必定会走入死胡同。我们应该积极对其加以改造,并创造出更多合理的考核指标,使微视频教学质量考评日趋完善,既跟上时代需求,又能更好地为教师所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知识,架构知识体系。
三、高校微视频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
大学生对学校的最主要的要求是学校能提供好的教学质量。他们有目标,有追求,有渴望。而这些需要一个好的引导者。大学在大学生进入社会前好比一只蛹在茧中一样,是进入社会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生面对的是如何来积聚力量。而在这个过程中要知道如何适应,适应大学中的现实,适应如何成长,积聚能量,寻觅光芒,汲取思想;要知道如何去突破,突破学生的稚嫩,突破天真的幻想,突破依赖的力量。而这些都需要高校、教师、学生来做,尤其是教师要告诉大学生怎样去更好的完成。所以一个好的教学,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尊重,是对每个学生的支持。其实,大学生离成功不远,远的是成功路上的那几步,大学生要走好,教师要带对。
提升高校微视频教学质量,需要制定一套与之相关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评制度,用来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规范,发挥其积极意义。这一考评可以从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学反馈四个方面进行,那么提升高校微视频教学质量的提升路径也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一)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是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有教学大纲、教学日历以及教学教案与讲稿。具体来说:教学大纲的内容要科学、规范,能根据现代科技、学科发展适时调整,更新,符合培养计划定位的目标要求,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一体化。教学日历要认真、细致、规范,安排科学合理,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案的教学目的要明确,教学思路与过程安排科学清晰,起到教学组织和管理作用;讲稿要认真,系统性、科学性强,信息量足,有更新内容。紧密结合教学内容,选取与授课内容相一致的视频材料,或者“在难以找到适切视频资源的当下,独立制作‘微视频’”[7],将其纳入教案的编写中,形成一个新的体系。微视频教学最大的优点便是丰富生动,而与之对应的最大弱点便是缺乏核心,过于随便。因此,为了便于考评,应将微视频材料合理结合于教案,从而可以通过对教案的考评实现对微视频教学质量的考评。这样就从课前准备上要求教师备课不能太省事,要根据要求进行具体操作。
(二)教学过程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对上课进行考评是对教学进行评价的最主要部分,这涉及到教学的手段、方式以及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的手段,要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做到直观、生动、信息量大,充分体现基础性、系统性、科学性、先进性和综合性的结合。适当运用微视频材料穿插于课堂教学中能够比较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加深印象、有助记忆。而且,这样也不会妨碍教师自己的教学计划的实施,能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上要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组织要做到思路清晰,新旧知识的衔接、各教学环节的转化和安排、课堂小结的处理等恰到好处,重视调动课堂的积极氛围。在教学手段上,要积极发挥微视频辅助教学的作用,让微视频教学成为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思考,促进教学实施的重要手段。同时杜绝以教学为借口的单纯放视频的现象,保障教学过程的高质量。教学过程是需要师生互动和交流的,让讲台成为知识交汇的地方,而不要把它作为学生的禁地而禁锢起来,课堂需要学生的参与,需要有一个教学相长的教学环境。
(三)教学效果
传统的考评方式强调教学效果,而教学效果的主要内容又集中体现在考试成绩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教学的功利性,对结果的重视往往导致对过程忽视。笔者认为,教学效果是对教学过程的综合分析以及与课程考试成绩的结合,其中成绩占少部分。教学效果要与教学过程有效的结合,虽然在通常情况下,教师教学结果的优劣与其教学过程的好坏是一致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教师的工作结果并不是其工作过程的真实反映。在评价教学过程时,要将教学过程的评价结果与教学效果挂钩,将教学效果的评价重新整合。同时对考试成绩的评价也要重视起来,虽然常说考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可在当前的教育机制与考核机制下要正确对待,做到结果与效果的统一。就是说,将考试所占的那部分在其合理范围内规范、统一,奖惩一致,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至少目前来看,考试还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标准。
(四)教学反馈
考试结束了并不意味着教学也结束了,要做好教学反馈工作。这包括学生调研与教师总结两部分。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过程的受益者。教学的好坏,学生最有发言权。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对教学的一些看法。我们在讨论有些情况下用微视频代替教学的过程中,提到学生是乐意的,可这并不代表学生就认为这是对的。要关注学生的意见以及对教师教学的看法,并进行系统整理,并将意见反馈给教师。教师要对自己的工作做好总结,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在考评过程中,将教师自评作为考评的一部分,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保证教学考评的公平合理。
微视频教学提升路径,除了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和教学反馈四个方面意外,还应该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长效教学监督机制,对这四个过程进行认真、细致的监督与反馈。
四、高校微视频教学品质提升:理论与实践
(一)教学相长原则
教与学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过程除了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知识的交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微视频促进教学是可取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是否起到促进师生交流,相互学习的目的,而不能将其作为一种“减负”的手段。考评过程中要关注教与学的综合效果,不要单纯的关注教师的教,也要将教与学有机的融合到一起进行考评。
(二)实效性原则
教学质量考评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在考评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对整个教学阶段进行把握。要做好不固定,持续性的进行监控,防止固定检查造成的时松时紧,忙于应付等不好现象。同时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保证实施。
(三)发展性原则
要明确教学质量考评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因此把评估作为学校发展的需求和动力,坚持目标参照,注重对教学质量发展的纵向比较,鼓励教师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和提高,以重视教师的劳动为出发点,注重教师的能力发展。微视频教学质量考评更要突出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绝对不可以让与微视频,微视频应作为一种辅助工具仍由教师支配。教师要格外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
(四)科学性原则
由于微视频教学质量考评不仅包含一般教学考核的指标,还有其自身所特有的一些标准,体系确实较为庞杂。因此只有采用先进的科学分析方法才能使考评结果更加客观、科学。这就要求评价时要保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一是公平公正。离开了公平和公正,任何考评都可能会向相反的结果发展。公平,是指要不偏不袒,对教学的情况作如实的反应。公正是指对评价的结果要公正,有问题要认真解决,没问题别没事找事。要在保证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前提下做到这两点,防止因处理不当造成的负面效应。二是实事求是。教学过程要做到从实际出发,对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视频的情况要做好调研,看其是否在用其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对教学效果要做到实事求是的看待,这不仅要求管理者实事求是的了解,也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评价,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考评是一项具体的内容,考评者的行为也是保证考评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内容。
另外,还要把握全面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是对教师教学工作各个方面给予考评,考评结果力求反映出教师教学工作的总体状态。微视频教学质量的考评应该只是教师教学质量考评的一部分,在具体操作中要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不能以偏概全。目标性原则是提高教学质量,微视频教学的考评也不例外。一切考评工作均应服从并服务于这一目标。导向性原则是评价指标和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应力求体现不同时期的教学工作的重点。微视频教学的质量考评在具体指标和方法方面要结合发展成熟的面授法的教学考评指标与方法,同时还要突出自身特点,使其更加完备科学。
微视频教学方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接受知识的传播。这是我们信息化时代的骄傲,是我们对科技发展成果的共享。但是,无论网络发展到何种程度,也不能将传统面授法弃于一旁,正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无法将报纸从历史上抹去一般。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微视频教学只能作为面授法的一种辅助工具,只存在辅助程度的高低,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不能放弃主导权而大量依赖于微视频。微视频材料确实比较丰富精彩,但播放过多显然不太现实,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课下根据个人喜好涉猎。总之,微视频教学运用于课堂教学须谨慎,但是微视频教学适度应用于课堂必然利大于弊,是时代发展趋势在教学方式上的体现。
[1] 杨纯.古永铿:微视频市场机会激动人心[J].中国电子商务,2006(11):112-113.
[2] 百度百科.微视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66540.htm.
[3] 佚名.微视频应用与运营模式论坛观点碰撞[J].中国新通讯,2012(5):21-26.
[4] 李红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2008,29(5):129-130.
[5] 张一春.微课是什么?我给出的定义[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ouw0.html
[6] 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7] 周洋.微视频教学短片:价值、特征及创作流程[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8):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