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事件新闻中的“城市”叙事
——以安徽省四家都市报高温报道为例
2017-03-28唐元
唐 元
在中国,气候危机议题因其影响面广且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屡屡成为舆论风暴的焦点。2017年7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饱受热浪之苦,其中很多地区局部气温高达39—40度,其中,安徽合肥以41.1℃打破了合肥市区气象史上的极值。合肥的持续极端高温天气属于突发变动性新闻事件,成为合肥本地媒体持续关注的焦点,文章通过分析合肥地区发行量最大的四家都市报《合肥晚报》《江淮晨报》《新安晚报》《安徽商报》的高温报道,探讨都市报作为报道城市生活的大众报纸,是如何建构、叙述和想象城市的。
一、诉求:城市公民意识的建构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哲学家齐美尔最早针对城市的精神生活写下了一篇有社会学意义的散文《大都会与精神生活》,全文着力于解构“都市环境”与“个人性格”之间的因果联系,即前者对后者有重大的影响。齐美尔认为,都市之所以助长了人与人之间的麻木、冷漠,交往的短暂和贫乏,是因为现代文化的发展是以凌驾于精神文化之上的物质文化的主导性地位为基础的[1],可见,城市的精神文化、文明经验的建构对个体人格的塑造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城市的凝聚力关乎于城市中的个体是否有共同的文明理念和精神价值。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我们对于民族的认同,往往超越了地域与领土,是在各种形式的建构与强化下形成的“想象的共同体”[2]139。都市报建构下的城市也是一个“共同体”,每个阅读报纸的市民不一定有地理上的接触,却通过将自己与媒介建构的城市相联系从而建立一种身份的认同。都市报的功能“不仅为市民提供消遣、娱乐的功能,而且还通过文字、图片和新闻有意识地建构城市‘公共性’,培养市民的城市公共意识”[3],同时塑造市民对城市家园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
高温天气下,炎热的自然环境已经为城市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城市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便显得弥足珍贵。2017年7月20日,《合肥晚报》和《新安晚报》同时捕捉到了合肥酷暑中一个温暖的瞬间。“城市就像个蒸笼,街上行人寥寥。然而在合肥南一环合工大北门附近,包河区环卫工人汪世才在烈日下等待近一个小时,希望将捡到的手包交给失主”,《新安晚报》的这则新闻从城市的环境描写入手,刻画出了在“烈日”中“等待近一个小时”的环卫工人的形象。环卫工人是城市空间中的弱势群体,社会地位低、工资收入低、劳动环境安全系数低,是党报及都市报的新闻叙事中经常出现的“主题”。很显然,都市报在高温报道中通过树立“环卫工人”这一典型人物形象的高尚行为,将这种公共道德看作城市公民的范本,有助于全社会道德意识的提高。
《新安晚报》大皖客户端和官方微博,根据文字报道进行二次整合,制作、发布的了一篇新闻《安徽高温“烤验”反扒民警:每天平均要走2万步》。“黝黑的皮肤,一件衬衫、一条中裤,一个斜跨包,若不是老冯自报家门,你认不出这是一名资深的反扒民警。今年 55 岁的老冯,从事反扒工作近 20 年。”这则新闻的文字占比很少,而是用一组“老冯”的特写、仰拍、跟拍的照片,放大了老冯喝水、流汗的细节,展现了民警在恶劣天气中的工作图景。朴实无华的新闻照片在向读者诉说,正是因为城市中有这样的角色,才保障了我们的城市生活安全无虞。
除了弘扬个体的道德意识,集体意识的建构也是城市精神文化的重要有组成部分,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包括其市民对公益事业的参与程度。“受高温影响街头献血人数下降,A型O型血库存告急;血站呼吁市民积极献血。”《新安晚报》7月21日的AI03版发表了时讯新闻《大热天更需要献“热血”》。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无偿献血显然不能依靠生硬的社会动员,都市报以城市呼吁者的立场,用新闻标题中的“热天”与“热血”遥相呼应,通过翔实的数据和相关负责人的采访陈述了城市血库告急的事实,期待市民能够克服高温困难,为城市“共同体”的“血荒危机”尽一份绵薄之力。
二、主题:回归城市日常生活场景
都市报呈现社会的切入点是市民的日常生活与客观世界的联系[4],它不仅呈现并嵌入都市人的生活,它也在塑造和引导都市人的生活方式[5]。“生活方式”虽然是城市“日常”琐事,正是在“日常”之中体现了人生观、价值取向和自我意识。都市报对生活方式的基本态度也体现着一份都市报的受众定位和办报旨趣。在极端高温的天气下,市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纵观合肥地区都市报的高温相关报道,主要选取了城市的日常出行、精神生活和家庭生活等几个截面描绘了城市的生活场景。
高温天气为市民的日常出行带来诸多烦恼,公交车是很多市民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城市中主要的公共空间,都市新闻中关于公交车的叙事主要聚焦于“让座”“偷窃”等关乎社会公德的事件,而对于市民在公共空间中的体验感关注较少。7月23日,《安徽商报》记者全程跟随合肥市一辆非空调公交车采访,写出题为《56℃!我在非空调车里“蒸桑拿”》体验式报道。“室外骄阳似火,166路公交车内一片闷热,电子显示屏上显示,此时车厢内温度为44℃。”在没有空调的公交车这一“特殊”的城市公共空间中,记者以第一人称的亲历者角度观察和体会了司机和乘客的感受:司机一路开车,浑身汗透,每天要喝五六升水的辛劳;乘客上车发现没空调“掉头就走”。同时,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善也是很多市民和公交车司机关心的问题——关于合肥公交车何时能全部实现空调化,记者也了解到,有关部门“将逐步对这600辆非空调公交车进行替换,最终将实现全城的公交车空调全覆盖。”在这样的报道中,记者一改过去以第三人称视角全景式地陈述客观世界,而是以微观的叙事角度带领读者一同经历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城市“共同体”的一员体验“公共空间”的环境氛围。
城市的书店作为城市中富有文化涵义的公共空间,是一所城市“精神绿地”。然而,随着“网络阅读”的风靡,读“纸质书”这种无数国人的民族文化习惯已经消失在很多人的生活之中。如此一来,在高温天气下的城市实体书店还是否有人问津?《新安晚报》7月24日A03版的一则新闻 《“共享书店”比天气还要“热”》用一连串“大数据”客观地记录了高温天气中市民不减的读书热情,“7月22日,我们的客流量接近一万人次,读者共借阅了1000本图书,还书量在500本左右。借阅量最大的是少儿类图书,其次是文学、社科类。”稿件一方面向读者介绍了“共享书店”这种城市中新型的盈利模式及阅读空间的诞生,另一方面通过理性的数据展示了在合肥这所城市中,传统阅读仍然有非常大的精神需求和实际需求。同时,采访中家长的观点也说明城市中很多家长已然认识到了让孩子离开数字化的世界,回到纸质文化空间的重要性。“我们平时对手机太依赖了,不是很爱看书,现在想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
实体书店是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文明程度的一个符号。城市能否建立一种气质,气质是否能够沉淀下来,得以传承,这一切相关于城市的书店经营。它是一个城市不可替代的都市气质[6]。都市报对于实体书店引领纸质阅读的推崇,也是一种对城市大众生活方式的培育。都市报一方面记录着市民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培养和建构着他们的文化习惯。
在都市报所关注的城市生活场景中,除了城市外部空间,家庭空间也是城市生活的主要场景。在《江淮晨报》推出的一组“高温下,跟着爸妈去上班”特别策划中,记者跟随子女体验父母在高温下工作的不易。在《高温下爸爸悉心“照顾”飞机 女儿快熬不住了》《“别人雪中送炭,我是热中送凉”——女孩体验父亲空调安装工职业》《以后在家做家务 为爸爸减轻负担》等稿件中,孩子们来到了坚守在高温下的父母的工作岗位,孩子们从“宝宝不高兴”、站在阴凉地里的旁观,到主动参与父母的工作,双手为父亲捧着30斤重的工具箱,为父母拭去汗水,手中的冰水舍不得喝留给父母……一个个洋溢着亲情的细节,让高温下的城市充满了温馨与感动。江淮晨报的这组策划在当下这个时代对儿童这个群体来说有着特殊的涵义,随着现今城市孩子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数字化”,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往往被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所替代,这组策划通过组织孩子体验父母对于社会的默默奉献,希望唤起孩子对父母辛劳的理解,感知责任的意义,并期待家庭成员之间能够回归到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倡导一种以人性化代替数字化的城市生活方式。
三、个体:为“他者”发声
对于建构城市的媒介来说,它所能照亮的区域决定了市民的可见范围,影响着市民对于城市结构与形式的感知。在媒介未触及的地方,某些人面目不清、或远离人们的视线,于是城市的景观残缺不全[2]138。在都市报所呈现的版图中,哪些“群体”被照亮,哪些群体被排除在外,是我们应当给予关注的问题。在西方文化中,主流意识形态习惯将自己与一个处于不同地域、空间、种族、阶层的“他者”相区分,在被“他者化”的过程中,一种不平等的关系被建立起来。因此,城市人群某种程度上依靠对“他者”的否定来定义自身的行为。“在城市景观”的构建过程中,总有一些群体作为他者,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或者误读[2]138。
都市报“以城市居民为消费群体,报道内容涉及休闲、娱乐、消费等服务信息。[7]”在城市居民中,有很大一部分的劳动人群,他们并不是工作条件优越的办公室“白领”,他们大多从事重复性的户外体力劳动,他们也许是某些人眼中的“他者”,但却是城市的基础建设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他们在恶劣户外环境中的工作状态,是城市众多景观中值得关注的一种。有学者曾经对1995年-2011年的三家报纸中的工人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党报对工人的正面报道是高高在上的“救星”式关怀和爱护叙事,市场化报纸则是负面揭露和受难叙事[8]。因而,都市报对特殊群体所使用的新闻报道框架,代表了都市报对这个群体所赋予的态度。
从7月19日开始,《合肥晚报》在报纸上开设“高温下的坚守”专栏,对供电、供水、地铁建设、机场环卫工人、城管队员、消防人员、园林绿化、外卖小哥等众多仍坚守在高温一线的劳动者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报道。“一架刚刚飞抵合肥的东航A320飞机一降落,机务维修员迅速向飞机靠拢,摆轮挡、放锥筒。机身之下,热浪滚滚,视线模糊……287℃,这是用专用温度计对准发动机后显示的数字。机务维修员们笑称,这里有一群‘太阳的后裔’。”《合肥晚报》7月22日A09版的《艳阳下,停机坪上的坚守》是一篇生动鲜活、细节丰富的报道,机务维修员在烈日下与高温发动机为伴,不仅无怨无悔还能够自我调侃,反映了城市中这一群户外劳作者的积极、乐观、进取的可贵品质。
炎热天气下,订购送餐外卖成为很多城市年轻人的生活习惯。40度高温下,城市中的外卖小哥送餐有多辛苦?7月21日,《合肥晚报》记者跟随一位外卖骑手程保满体验了一番送餐旅程,写下了名为《烈日下外卖员狂奔2小时不敢喝水——记者全程体验送外卖》的报道。“程保满也希望更多的人能给外卖小哥们更多的理解,我们对每一单外卖都希望尽快送到,但是有些情况造成的超时我们也无法避免。”在报道中,都市报对这类群体的态度既非“上帝”视角,也非受难叙事,而是把他们看作城市“共同体”中非常重要的一员,和他们并肩倾谈,为他们发声,体会他们的辛劳,给予尊重和赞赏。
《新安晚报》于7月26日发表了《小伙硕士毕业当建筑工,为高温下的工友画像》的报道,“到工地20天,他几乎每天一幅画。钢筋班组的工人正在搭骨架、搬砖工人‘卸货’后用脖子上毛巾擦拭汗水、一名瓦工用刀剖开公司为防暑降温发的西瓜……每幅画后面都有一个故事,真实记录着建筑工人工作、生活的场景。”名牌大学的硕士生和农民工兄弟本是城市中毫无交集的两个个体,但是这篇报道却描绘了少年融入农民工的工作环境,用画笔为城市建设者记录下他们的劳动场景,对劳动的尊重和对城市的热爱促成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融,城市温情中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
都市报作为城市空间塑造的媒介,手中握有议程设置的权力,在社会认同的制造过程屮,大众传媒应当充当社会公器的作用关注城市日常生活,促进城市公共意识的发展,呈现城中“他者”的真实形象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维护公平正义,大众传媒如何表征城市“将深深作用于社会和谐稳定大局的维护和共同价值观的塑造[9]”。
[1] [德]齐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C]//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 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40.
[2] 方玲玲. 媒介空间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1:139.
[3] 曾一果. 城市公共空间的建构与再造传统——社会转型与大众报纸的“城市叙事”[J]. 国际新闻界, 2011(8):55-62.
[4] 孙玮. 都市报与市民自我意识的构建[J]. 新闻大学, 2003(1):22-26.
[5] 姜红. “仪式”、“共同体”与“生活方式”的建构——另一种观念框架中的民生新闻[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3):68-76.
[6] 于丹.在2013年“实体书店发展座谈会”上的发言[EB/OL].http://xian.qq.com/a/20130228/000148.htm
[7] 孙玮. 论都市报的公共性——以上海的都市报为例[J]. 新闻大学, 2001(4):15-20.
[8] 苏林森. 被再现的他者:中国工人群体的媒介形象[J]. 国际新闻界, 2013, 35(8):37-45.
[9] 李萃翠. 多维观照: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建构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 2014:125.
The"City"NarrationinMetropolitanNewsEv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