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金《家》电影改编中电影性与文学性的表达

2017-03-28王嘉慧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鸣凤巴金原著

王嘉慧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巴金《家》电影改编中电影性与文学性的表达

王嘉慧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巴金的小说《家》被多次改编成话剧或电影,文章主要分析从巴金的小说《家》到1956年版电影《家》电影改编中如何处理文学性和电影性的问题。在特定时代背景下探讨1956年版《家》在电影性表达中的叙事转换,文学性包括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表达方面的得与失,在具体的分析中体会经典作品改编的启示及正确看待不同时期电影改编的意义。

巴金;《家》;电影改编;电影性;文学性

巴金的长篇小说《家》自创作出版之后,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并被多次改编成话剧或电影等,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作品中所蕴含的深邃思想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然而,195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黑白故事片《家》,当时公映后,很多观众表达了对影片的失望,巴金本人在题为《谈影片的〈家〉》中提到对此片的不喜欢,还指出影片中的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虽然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拥有优秀原著的支撑,但也因为盛名之下变得难上加难。名著电影改编要求在理解原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必要的改动,给予原著电影化的处理。文学性和电影性成为关键问题,改编的问题实质上部分地转变为如何处理电影性和文学性的问题①。本文拟结合时代背景,从处理电影性和文学性表达的角度切入,以一个客观的态度评价《家》电影改编的价值及意义。

一、影片改编中的电影性表达

文学与电影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一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注重内容的表现。观众在欣赏电影时,也是更关注影片的内容情节,电影本身的元素和剪接技巧容易忽略。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尤其是经典名著的改编,如果观众先读文学作品再看影片的话,大都会对影片内容浅薄等方面表示不满。所以在探讨文学作品改编电影时,针对影片的电影性处理和表达应是不可缺少的部分,1956年版的电影《家》在电影性表达中也留下了改编电影的得与失。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改编为电影,是因为两者具有相通的艺术元素。运用一定的方法把文学的要素转移到电影中,就是改编。文学和电影都是叙事的艺术,由文学到电影,改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叙事的转换②。

(一)叙事视角

小说立足觉慧这一五四青年的叙述视角,以觉慧对周围的人与事的态度以及这些人与事和他的关系,散文式地记述大家庭的日常生活及其变革,大篇幅地运用富有感情化和色彩化的语言,表达对封建制度为代表的家的控诉。小说中融入很多饱满的主观热情,在作家笔下,在人物情感中,读完不免使人激情澎湃,像之前的名字《激流》一样,激流涌动。而电影改编采用的是第三人称的客观叙事手法,让人物直接出场,在一件件具体的事中表现其家庭生活的遭遇,这种叙事视角持有一种客观立场,在情感表达上是理性客观的,让观众客观感受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这种客观叙事视角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中人物的主观感情,使得一些观众认为影片缺乏一种澎湃人心的力量,只留下不断袭来的悲伤。

(二)叙事语言

在叙事转换中,小说主观化的叙事视角,给电影改编中的表达带来一定困难。小说的叙事大部分是建立在心理结构上的,善于抓住觉新、觉慧等人复杂变化的心境来写。电影为了达到心理探索,透过细节提示人物心理的复杂性,大量使用特写镜头来凸显演员的“微相”变化。电影开头觉新毕业后由家里抓阄决定了他的亲事,面对家里的安排,他不敢反抗,十分痛苦;他在婚礼上如木偶般的麻木可悲,婚后遇到梅之后追悔与怜爱等复杂的内心活动,都集中使用近景或特写。在情节发展的高潮段落,几乎都是以面部特写镜头终结,并且配之强烈的音乐起伏,以期从外在形象进入人物的心灵世界。影片中觉慧的愤怒、鸣凤的悲苦、梅表姐的哀伤、瑞珏的矛盾等都是以这样的镜头转换来表现的。运用大量特写镜头,把人物心理活动通过语言和表情生动地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小说中的艺术效果,由于电影艺术形式的限制,总体的情绪表达难以进入心灵深处,难以有效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新中国电影服务于中国的政治,从艺术角度说,这会让人感到遗憾,但从中可以看出那个时代艺术表现中留下的真诚和激情,也是具有一定意义和价值的。

(三)叙事方式

1.场景调度之空间环境的营造

电影改编,简单地说就是要把小说的细节真实转换成场景真实。整体空间环境的营造,在影片创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既是故事情节展开的特定背景,也是人物性格孕育发展的载体,更重要的是,空间环境的特点是形成影片风格的重要因素③。影片中开始就运用空镜头推进,从家的外部全景到内部厅堂陈设的展示,其中将厅堂上方挂着写有“家传友孝”的牌匾用特写镜头赫然呈现,随着音乐的强烈衬托,加上黑白影片的视觉效果,开篇即奠定了“家”这一封建大家庭的阴郁令人窒息的气氛,为之后在这个家中上演的一幕幕悲剧营造出背景环境。如觉慧所言,这个家一进门来,死气沉沉,就像一座坟墓。觉新婚礼在小说中描述不多,在电影中把觉新婚礼中的热闹喧嚣场景重点渲染,突出觉新在这一环境中任人摆布,极其痛苦却又麻木的心理,在对比烘托中让观众去感知这一封建制度造成的悲剧。

空间环境营造除人文环境之外还包括自然环境,电影《家》中几次出现关于梅林的环境片段,一是觉新在得知要与李家姑娘结婚后痛苦不堪,想起以前与所爱之人梅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时,镜头就回到觉新与梅在一大片梅花盛开的树林里说说笑笑的温馨场景。一是觉慧帮鸣凤在梅林里摘梅花然后在美景中倾诉衷肠的美好画面,还有鸣凤投湖之前回忆她与觉慧在一起的时光。梅花盛开的树林出现几次都是愉快的场景,美好的回忆,这一动人美丽的场景,承载了青年人在大家庭中曾经自由恋爱。两情相悦的美妙情感,当他们的悲剧命运随之展现时,观众能从情感的烘托中体会封建制度的罪恶,引起对封建家庭的憎恶之情,并产生共鸣。此外,梅花在影片中也是重要的意象并作为线索,从瑞珏知道觉新喜欢梅花到恍然大悟为什么觉新喜欢梅花,这一意象的设置将觉新、梅、瑞珏三人的情感交织叙述得明白且逻辑清晰。

2.蒙太奇的使用

叶明导演在影片中加强了场景的处理和蒙太奇的使用,通过蒙太奇的镜头把场景及人物呈现出来。如在婚礼上,觉新无奈地任人摆弄,场景越是热闹,觉新越是麻木。随之镜头切换到觉新与瑞珏一家三口的合照上,利用这一特殊的镜头切换,运用隐喻蒙太奇将叙事时间一下子转到几年之后觉新已经进入婚后生活。电影镜头剪辑通过内容和场景的设计,把人物一个一个带出来,比如四房叔婶的争吵然后通过五叔眼神表示不要让外面人听到,此时随着五叔的眼神由窗口镜头推进,切到另一个窗户内的镜头中鸣凤伺候觉慧生活的场景,通过觉慧与鸣凤的交谈呈现觉慧的思想和活动,也借此看出觉慧对鸣凤不一般的情感。

影片剪辑将镜头按照内在关联通过远景、中景及近景镜头转换来表达,这种叙事方式人物事件交代得还算清楚,不过由于内容丰富,线索复杂,这样的叙事节奏稍显过快。巴金说:“作为影片的观众,我有这样的一个印象:影片抓住了不少的东西,样样都不肯放手,但样样都是一瞬即逝,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好像影片只是在对我们讲故事,并不让我们看清楚人物的面貌和内心。”④影片《家》的剪辑能把人物、事件介绍清楚,但还是浮于表面,不了解原著的人会跟不上过于紧凑的节奏,了解原著的又顿觉其浅层化的表现不能尽如人意。

二、电影改编中的文学性表达

《家》是长篇小说,电影主要采用的是浓缩的改编方式,把原著内容浓缩放在一个缩小的叙事结构中,但浓缩不当容易导致艺术上的减值。因为电影篇幅有限,所以影片中多有删减,但是在了解曹禺对《家》的剧本改编后,笔者发现1956年版的电影借鉴了曹禺改编的结构和内容。以觉新婚礼作为开篇,从兵变,寿诞,瑞珏之死还有冯乐山的人物塑造及一些人物对话中等都可以看出,虽然也是以觉新、瑞珏、梅的爱情悲剧和觉慧叛逆反抗两条线索推动情节发展,但不够集中,看起来结构松散,既没有曹禺高度集中提炼的戏剧冲突和创造性改编的艺术效果,也没有呈现原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丰富内涵,对于在特定时代中想要突出的反封建主题显得不那么深刻。

究其缘由,影片在塑造人物上的缺陷不单是心理结构转化的难度,更多的是受当时思想观念的限制,不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复杂的人性。影片中的人物,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在处理上往往被简单化了。以觉慧为例,作为封建专制的叛逆者,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也是在电影中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然而他身上除了既有的热情、叛逆、追求的五四精神,也有五四青年难免的历史局限和弱点。他从封建家庭中来,不能不带有一些封建思想影响的痕迹,小说并没有回避他的缺点,有的章节还细致地刻画他这种思想的复杂性⑤。而电影中当他知道真相且在鸣凤投湖后,他特别伤心后悔,对封建势力口诛笔伐,表现出了决绝反抗的一面,好像如果鸣凤没有投湖,他一定能冲破家庭的束缚,会想办法为他们争取自由。影片中为了突出正面人物,符合时代精神,将觉慧塑造成一个异常决绝的时刻斗争的叛逆者,这种处理反而不如丰富的人物性格和成长遭遇更能凸显反封建的复杂与深刻。

小说中塑造了高老太爷这一封建大家族的最高统治者,专横、衰老、腐朽,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虽直接写的章节并不多,但能给人很深的印象,像幽灵似的无处不在,贯穿全书,笼罩一层森严恐怖的气氛,“家”里发生的一系列悲剧事件,直接或间接地都与老太爷有关。血淋淋的事实强烈控诉了家长制和旧礼教对人的青春、爱情和生命的摧残。电影中的高老太爷没有那么衰老多病,而是直观地塑造了一个专横的封建家长的形象。冯老太爷是孔教会旧势力的代言人,电影中添加了他满嘴仁义道德之后,在花园中看上正在陪海臣玩耍的少女鸣凤的细节,为之后鸣凤的悲惨命运埋下伏笔。在婉儿替鸣凤出嫁,觉慧写文章大骂冯乐山之后,电影一改小说中婉儿做了姨太太与高家人在戏园诉苦的情节,而是直观地展示了冯老太爷用烟杆残忍杀死婉儿的画面。电影添加了觉慧与冯乐山的冲突,直观地展示封建势力的罪恶和虚伪,意在引起人们对封建势力的强烈愤恨,影片中的人物,不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在处理上都被简单化了。作为最直观的精神文化产物,电影在这一时期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电影《家》中其他重要的人物塑造并不突出,没能从人物自身的苦难和不幸中,挖掘出想要表现的深刻内涵。琴表妹在电影中出场也较少,没能表现出这一新式女子的抗争和命运,影片中也删去了许倩如、剑云等人物,小说中其实许倩如的女学生形象更加热烈勇敢一些,她有勇气一把剪刀,一双手,剪掉辫子。面对社会的不解和嘲笑,敢于大胆无畏地回击。然而通读小说,琴有很多的无奈和胆怯,而这些阻碍和遭遇,在她的同学许倩如的衬托下,在自己的矛盾中也锋利地指出封建家庭对女子的专制和束缚。剑云是个悲剧人物,他曾想要是能处在觉民、觉慧这样的处境,他的处境就没有这么艰难了,正如觉慧想过要是鸣凤也像琴一样是大家庭中的小姐就好了,可现实中觉新这一辈人的遭遇也同样是悲剧,缺少了对他们命运的刻画,次要人物的删去削弱了人物的丰富性,本想在当时的时代突出反封建的主题也显得没有那么深刻,缺少一种激动人心的煽动的力量。

三、经典作品电影改编启示

电影改编从文学中吸取精华,文本被阅读时方能重新焕发活力。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任何作品都必须要经过读者的阅读与再创造,其意义才能得以彰显和突出。电影对于文学经典的改编,同样是一次阅读与再创造的历程。对诸如巴金《家》之类的经典文学著作的改编,虽然具有优秀原著的先天优势,但是又因盛名之下变得难上加难,作品本身内容及思想已经得到广泛的多层次的接受,文字本身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及想象空间。电影通过画面和声音的艺术形式能否表达出文学原本的精神历来是改编的必谈话题。此外,作品改编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观众及读者本身带着主观性去看待影片,假如电影改编后没能迎合大众的情感期待,那么再创造的艺术成果也就不会得到广泛认可。

经典作品该如何改编,怎样忠实于原著,也许吴天与曹禺对《家》的话剧改编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吴天版的《家》,在保持原著主题思想和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侧重于《家》中新旧势力的斗争和新一代青年的反抗。吴天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巴金小说的社会意义,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但曹禺觉得剧本太忠实于原著,没有把握其精髓之处,他将《家》改编的重心,从觉慧的反抗转向觉新、瑞珏和梅芬三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美好的爱情成为他关注和描写的重点。虽然对小说的内容和主题有所偏离,却与小说内在精神保持一致,并且改编的版本得到了巴金本人的认可。

对文学名著的改编,强调“忠实原著”是反复提及的话题。夏衍强调忠实于原著,就是不伤害原著的主题思想和原有风格。而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则主张忠实于原著精神。曹禺奉行的是“改编应该也是一种创作,需要有生活和自己的亲身体会”的创作理念。改编方式有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标准下不能明确哪种水平更高。文学要接受时间的检验,由文学改编的电影及剧作同样如此。在对《家》进行改编时,改编者的主体倾向如果契合了小说中的青春主题,这是小说中真正动人的地方和精神实质,如此才能够做到忠实原著,为改编成功奠定基础。在把握了深层意蕴的基础上,去控诉封建旧制度的意义更加凸显,这最终的指向才不至于流于表面化,简单化。因此文学经典进行电影改编的启示是电影要有灵魂,“忠实”于原著的核心精髓,才是改编之道。

四、结语

1956年版的电影改编,留下了“十七年”那个时代对作品的解读,从小众读物走向大众传播,使得那时的观众通过电影了解中国现代作家作品,让经典名著得到普及,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电影改编所处的社会现实是其直接经验,也是谈电影改编中需要讨论的重要条件。1956年版的电影《家》,虽然带有时代的烙印,存在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但我们应该端正研究态度,这部电影现在仍值得我们去观看去研究,以史为鉴,了解前人的探索,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发现名著电影改编更好的出路。《家》在今天依然是深受观众欢迎的作品,新时代的青年人通过巴金的作品可以了解和感受另一种有激情有价值的青春,我们从中可以体会自己深处时代的独特感受。尽管之前已经有数次改编,因为小说本身的艺术魅力,新的时代借鉴前人经验还可以对原著进行新的解读与展现,期待《家》在不同时代都能焕发出别样的青春。

注释:

①②刘明银:《从文学到影像的审美转换》,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第17页,第181页。

③郦苏元、胡克、杨远婴:《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212页。

④方敬东:《巴金与影片〈家〉的故事》,《联合时报》,2013年4月26日。

⑤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3页。

[1]巴金.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2]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3]郦苏元,胡克,杨远婴.新中国电影50年[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4]王鸣剑.曹禺改编巴金《家》的心态探析:兼论吴天版《家》的得失[J].四川戏剧,2008(3):38-40.

[5]王超.新中国“十七年”时期电影与文学作品改编概述[J].大众文艺:理论,2008(10):116-117.

责任编辑:庄亚华

10.3969/j.issn.1673-0887.2017.01.007

2016-11-06

王嘉慧(1991— ),女,硕士研究生。

A

1673-0887(2017)01-0034-04

J904;I207.42

猜你喜欢

鸣凤巴金原著
外源硒对油菜硒积累及土壤硒残留的影响
巴金在三八线上(外四篇)
漂流瓶
课后泛读的有益尝试——原著阅读
一生
向死而生
不同乎?相同也!
拔牙
小巴金“认错”
水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