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互联网+教学”:内涵与特征
2017-03-28童顺平
童顺平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厦门 361005)
■ “互联网+教育”笔会
高校“互联网+教学”:内涵与特征
童顺平
(厦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厦门 361005)
“互联网+教学”是高等学校为提升专门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形成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教学新形态。这种教学新形态具有跨界融合性、创新驱动性、结构重塑性、生态开放性、尊重人性性、连接一切性等特点。当前,高校“互联网+教学”作为教学新形态还没有定型,尚处于形成过程中。研究高校“互联网+教学”要有谱系意识,防止割裂联系,无视区别。
互联网;高校教学;专门人才;教学新形态
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和发展,互联网成为深入人们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巨大力量。这种力量对传统行业造成了普遍性冲击,对一些行业来说,这种冲击甚至是摧毁式、致命性的。在“要么改变,要么死亡”的抉择中,一些传统行业主动拥抱互联网,并在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新业态、新形态。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互融合形成新业态、新形态的过程中,人们形象地用“+”来描述,形成了“互联网+”这样的公式。众所周知,“互联网+广告”出现了百度,“互联网+集市”催生了淘宝,“互联网+百货”诞生了京东,“互联网+银行”形成了支付宝,“互联网+安保”产生了360,“互联网+婚介”产生了世纪佳缘。那么,高校“互联网+教学”会产生什么?本文试图通过厘清“互联网+教学”的内涵,梳理高校“互联网+教学”的特征,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与回答。
一、高校“互联网+教学”的内涵
(一)什么是“互联网+”
从可以查到的资料来看,国内“互联网+”最早由中国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公司易观国际董事长兼CEO于扬在2012年召开的“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2015年3月,在全国“两会”期间马化腾向会议提交了议案《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引起了广泛关注,李克强总理表示政府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众多媒体的热词。
那么,究竟什么是“互联网+”?于扬认为:“‘互联网+’这样的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目前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未来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1]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2]百度百科“互联网+”词条指出:“‘互联网+’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3]《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4]
综合分析上述论述可知:“互联网+”的对象是传统行业、经济社会各领域;目的是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途径是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各领域深度融合;方式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结果是创造新生态、形成新形态。因此,“互联网+”可以理解为:传统行业或其他领域为提升创新力、生产力,通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而形成的新形态。
(二)对高校教学特殊性的分析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专门人才,教学历来是高校培养专门人才的主渠道。通过教学培养专门人才是高校历史最久远、最核心、也最基本的职能。“从中世纪大学到近现代大学,虽然历经了漫长的年代,但培养专门人才一直是大学的主要职能。”[5]60高校教学作为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与普通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潘懋元先生将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概括为:“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门教育,其对象主要是生理、心理上趋向成熟的20岁左右的青年。”[5]181这既突出了高等教育的“高”,即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更高层次的教育;又突出了高等教育的“专”,即高等教育属于专门教育,专门性、专业性是高等教育的根本属性;还说明了高等教育的“大”,即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是20岁左右、生理与心理趋向成熟的青年人。
基于对高等教育特殊性的认识,高校教学的特殊性也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即教学目标的专业性、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6]。首先,高校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专门人才。尽管由于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存在承接关系,高校还需要承担部分普通教育的工作,如开展通识教育等,但是综观整体、究其根本,高校进行的还是专门教育,培养的是专门人才。因此,高校教学要将专门性、专业性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贯彻到教学环节各要素。其次,高校教学的对象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这个阶段的青年学生虽然也是“学生”,但已经不是普通教育阶段的“学生”。在法律上他们已经是成年人,能够对自己的行为独立承担相应的责任;从生理心理上来看,他们身心趋于成熟,思维灵活、创造性强,学习具有自觉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高校教学不能把他们当“小学生”或“中学生”,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再次,高校教学过程具有特殊性。高校教学是学生学习已知和探索未知相统一的活动,要注意教学相长、科教融合、行思结合。教学过程还是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交互提升的过程,是个体知、情、意、行全面发展的过程[7],因而要注意教学的多端性和全面性。
(三)对高校“互联网+教学”内涵的解读
基于对“互联网+”与“高校教学的特殊性”的理解,笔者认为,所谓高校“互联网+教学”是指:高等学校为提升专门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将互联网创新成果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形成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教学新形态。
由高校“互联网+教学”的界定可知:首先,高校“互联网+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提升高校专门人才培养质量。其次,高校“互联网+教学”的实质是互联网创新成果与传统教学深度融合。这种深度融合显然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粗暴的“拉郎配”,主要是指互联网与高校教学进行跨界融合,双向优化、双向超越,实现双重一体化。最后,高校“互联网+教学”的结果是一种教学新形态。即高校“互联网+教学”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教学新形态,这种新形态具有新属性,具备鲜明特征,与传统高校教学形态迥然相异。
二、高校“互联网+教学”的特征
基于对高校“互联网+教学”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高校“互联网+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新形态,其主要特征有6个。
(一)跨界融合性
“互联网”属于信息技术行业,其“界”在信息技术领域;高校教学属于教育行业,其“界”在高等教育领域。高校“互联网+教学”表明的两者关系不是简单相加,而是通过连接产生互动、创新和融合,产生化学反应而不是物理反应。高校“互联网+教学”的实质是高校围绕专门人才培养而进行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活动的跨界融合。简单来说,就是实现教学互联网化和互联网教学化,实现两者的双向超越、双向转化,达到提升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教学与互联网的有机融合,基于并超越技术属性,不仅生成了新的教学关系,更创造了新的教学形态,并由此实现教学结构优化、效益高企、水平跃迁。”[8]高校“互联网+教学”的跨界融合性要求教学要自觉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带来的革命性影响和力量,积极利用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主动依托互联网信息交换技术、信息传播平台、信息资源等方式,不断扩大教学活动领域,拓展教学内容和学习资源,改善教学组织形式、师生互动方式和教学评价反馈方式,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开发和设计,在互联网与教学跨界融合中更好地服务专门人才培养。
(二)创新驱动性
互联网是一种创新的力量。传统的高校教学在互联网时代远远不能适应教学对知识传播、知识获取、知识运用的速度、深度、广度的要求,创新成为必然。事实上,互联网为传统高校教学带来了可资创新的理念、内容、模式、场所、手段、方式、路径和资源,对改善、改进和重塑传统高校教学提供了巨大空间和无限可能。正因为如此,高校教学必须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进行创新,这里可以用“+互联网”表示。“+互联网”的深刻内涵在于,高校教学要主动应用互联网设施、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模式、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形态等进行自我创新与开拓,积极从互联网领域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创新实践中探寻高校教学创新的启示和经验,以创新打破传统教学长期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以创新改变传统教学的活动方式、呈现样式和运作形式。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创新驱动传统教学不断改革发展,“互联网+”与“+互联网”双向努力,齐头并进,实现真正的“互联网+”行动计划[9]。
(三)结构重塑性
在传统教学论看来,高校教学是由教育者(高校教师)、受教育者(大学生)、教学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构成的三要素结构。传统教学结构的特点是中心明确(尽管理论上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对中心的理解不一,但实践中教师无疑是教学的真正中心),教学是从教师到学生单向、线性或平面展开的结果。传统高校教学的这种结构当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基本上耦合工业社会标准化生产要求及流水线生产方式,反映的是中心思维、平面思维,其背后起作用的是线性思维结构和要素分析方法。互联网思维结构是一种由众多点相互连接起来的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的网状思维结构,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是开放透明、平等参与和直接性高[10]。互联网思维显然与传统高校教学思维不相容。“互联网+教学”对高校原先以中心思维、平面思维为特征的传统教学结构带来了挑战,传统高校教学结构必须吸收互联网非平面、立体化、无中心化的网状思维结构和行动逻辑,走出中心思维、平面思维,打破单向、线性思维结构,进行自我重构,因此具备结构重塑的特征。
(四)生态开放性
传统高校教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封闭式教学生态,其特征是教学过程(导入-授新-总结)闭路循环,教“主”学“附”,教学计划长期稳定,教师是核心,课堂是主渠道,以讲授法为宗,以理论知识为主,评价以知识掌握情况为准。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在《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一书中指出:“未来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将围绕互联网进行,教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11]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对高校“互联网+教学”教学生态的描述。高校“互联网+教学”跨界融合后产生的新生态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放。这种开放体现为教师开放式备课、学生开放式学习、知识开放式传播、师生开放式互动、教学场域开放、教学资源开放等方面。诚如有研究者所言:“互联网与教育的互动必将打造出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催生出教学共同体的崭新样态。”[12]
(五)尊重人性性
高校学生虽多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但和其他人一样具有人之为人的共同属性。传统高校教学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原因,在实践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束缚、压抑、不尊重学生人性的做法。例如,学生对娱乐具有偏好,传统高校教学形式呆板、内容僵化、途径单一,根本不可能照顾到学生的娱乐要求,在教育性和娱乐性“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寓教于乐往往成为骨感现实挤压下难以兑现的美好愿望。又如,学生对体验有诉求,但传统高校教学局限于教室,盛行“纸上谈兵”“黑板上耕田”,“蒸馏”了真实的场景、生动的情境、复杂的感受和独特的体验,只剩下没有温度、没有情感的、冷冰冰的知识。再如,学生有创造的热情,传统高校教学由于重记忆、轻思维训练,重专业规训、轻创新等,存在压制学生创造性的倾向。高校“互联网+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新形态,在模拟情境、寓教于乐、创造性培养等方面具有优势,表现出很强的尊重人性的特征。
(六)连接一切性
连接一切是互联网的优势和属性。“互联网+”连接一切的能力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高校教学。与传统高校教学的封闭性、半封闭性相比,高校“互联网+教学”具有连接一切性的特征。尽管这种连接有层次之分,连接价值有大小之异,可连接性有强弱之差。高校“互联网+教学”的连接一切性首先体现为教学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连接。如教师与学生的连接,教师和教学内容的连接,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连接,教学场所与教学设备的连接,教学时间与教学空间的连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连接,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的连接,信息、知识与能力的连接,知、情、意、行的连接,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连接,以及这些连接之间的连接等。其次表现为教学系统内外部要素之间的连接。如教学与高校不同部门的连接、教学与高校不同个体的连接、教学与社会的连接、教学与市场的连接、教学与政府的连接、教学与境内外高校的连接等。连接一切、一切互联成为高校“互联网+教学”的重要特征。高校“互联网+教学”也正是因为具有连接一切性而模糊了虚拟与现实、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的边界,进而具备成为教学新形态的能力。
三、结论与前瞻
综上可知,高校“互联网+教学”产生了一种教学新形态,这种教学新形态具有跨界融合性、创新驱动性、结构重塑性、生态开放性、尊重人性性、连接一切性等特征。当前理论界在探讨高校“互联网+教学”相关问题时存在两种误区:一种是割裂二者的“联系”,认为高校“互联网+教学”是“新东西”,与远程教育中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等没有丝毫关系;一种是无视二者的“区别”,把MOOCs、O2O等教学方式与高校“互联网+教学”画上等号。这实际上是没有弄清高校“互联网+教学”的内涵和特征。严格来说,高校“互联网+教学”是一种教学新形态,它与远程教育中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网络教学)、微课、翻转课堂、MOOCs、O2O教学(同步课堂)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为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互联网教学(网络教学)、微课、翻转课堂、MOOCs、O2O教学(同步课堂)等,均可以或多或少看到高校“互联网+教学”这种教学新形态的“影子”,并且这种“影子”形成一个“谱系”。随着互联网介入教学的程度、互联网与教学融合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校“互联网+教学”特征的不断显现,“互联网+教学”这一新形态在逐次加深与变浓。从谱系来看,MOOCs、O2O教学(同步课堂)显然是目前最接近高校“互联网+教学”这种教学新形态的,可以代表高校“互联网+教学”的发展方向和雏形。但是应该说,高校“互联网+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新形态还没有定型,尚处于形成过程中,最终形态如何,还有待观察。
[1] 于扬:所有传统和服务应该被互联网改变[EB/OL].(2012-11-14)[2016-10-27].http://tech.qq.com/a/20121114/000080.htm.
[2] 互联网+时代,有什么技能才算人才?[EB/OL].(2015-04-27)[2016-04-27]. http://www.bjnews.com.cn/feature/2015/04/27/361414.html.
[3] 互联网+[EB/OL].[2016-10-28]. http://baike.baidu.com/view/10991568.htm.
[4]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2016-10-28].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5] 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6] 曹如军.潘懋元大学教学思想探析[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2):80-83.
[7] 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491.
[8] 张广君.“互联网+教学”的融合与超越[J].教育研究,2016(6):12-14.
[9] 刘金婷.“互联网+”内涵浅议[J].中国科技术语,2015(3):61-64.
[10]黄相怀,张兰廷.互联网思维重构中国政治文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7-59.
[1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M].赵中建,张燕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6.
[12]桑雷.“互联网+”背景下教学共同体的演进与重构[J].高教探索,2016(3):79-92.
(责任编辑 张海生)
On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plus Teaching”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NG Shunping
(InstituteofEducationResearch,XiamenUniversity,Xiamen361005,China)
“Internet plus Teaching” is a new teaching existence, based on the infrastructures and innovation factors of Internet, which is formed by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specialized talents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ew teaching existenc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driven by the innovation, structural reconstruction, ecological openness, respect for humanity and connecting everything. At present, the new teaching existence has not been finalized and still been forming. It should have pedigree consciousness to prevent from separating relations and ignoring the differences when studying the “Internet plus Teaching” as a new existence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rnet; teaching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ecialized talents; the new teaching existence
2016-12-16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联动研究”(JAS151074)
童顺平(1981—),男,甘肃礼县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经济与管理及台湾高等教育研究。
童顺平.高校“互联网+教学”:内涵与特征[J].重庆高教研究,2017,5(1):13-17.
format:TONG Shunping. On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plus Teaching”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Chongqing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2017,5(1):13-17.
10.15998/j.cnki.issn1673-8012.2017.01.003
G642
A
1673-8012(2017)01-0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