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孝文化在大学生修身教育中的价值与实现∗
2017-03-28◎冯伟
◎ 冯 伟
东汉思想家王充曾说: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千百年来, “孝”作为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之根本,在修身养德,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维护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大学生的修身教育,旨在激发人求真向善,进而提升人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分析大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状况,认识孝道与大学生修身教育之间的契合性,寻找两者之间的结合点,以孝启善,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探索,也可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 大学生孝文化认知现状调查分析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情况,2017年1~2月,笔者就在校大学生关于孝文化的认知与实践情况做了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00份,收回668份,回收率为95.43%。回收的有效问卷样本,按性别划分,女生占53.91%,男生占46.09%;按生源来源地划分,农村学生占73.91%,城镇学生占26.09%;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划分,独生子女占46.38%,非独生子女占53.62%;按年级划分,大学一年级占21.74%,大学二年级占31.3%,大学三年级占24.06%,大学四年级占22.9%。此外,为弥补定量研究的缺陷,本研究还在浙江4所高校随机对15名大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结果呈现如下特征。
(一)大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总体积极向上
调查显示,大学生们一致认同当代社会应该提倡孝道,孝老敬亲。96.52%的被调查者表示,赡养父母、尊敬老人是他们最赞成的孝顺行为,这与传统孝道中 “善事父母”这一最基本的伦理意识吻合。大学生普遍认可传统孝文化的价值,积极支持开展孝文化宣传推广活动。98.84%的同学认为,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仍有传承的时代价值;72.75%的人表示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周围的人一起加入行孝活动;70.72%的人表示,会积极参与校园的孝文化弘扬活动。在弘扬孝文化的活动类型中,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形式是摄影作品征集活动,其次为海报宣传、摆摊义卖、征文写作等形式,说明直观性强的宣传方式更受青年学生欢迎。调查表明,72.17%的受访者表示能冷静地处理与父母的冲突与矛盾,体现出大学生理性行孝的一面。
(二)孝文化在当代有淡化趋势
尽管大学生对传统孝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但从调查来看,占有相当比例的人认为,孝意识在现代人心中有淡化趋势。仅22.03%的人认为孝意识没有淡化,35.94%的人认为孝意识在现代社会已出现淡化倾向,42.03%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93.62%的人表示,学校或院系没有或者很少进行孝道传承方面的活动,这意味着目前高校在孝文化传承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当然,孝文化的淡化亦有子女自身的原因。一些接受访谈者表示,大学生群体 “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明显,学生们主动关心体贴父母不够,离父母的期待存在差距,甚至有自残自杀、弑父弑母等极端行为,反映出大学生在行孝意识、行孝行为方面存在认知偏差。从调查情况来看,在我们这个孝文化深厚的国度里,当今孝意识在大学生群体中有淡化趋势,与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不能正确认知孝道有一定的关联。
(三)大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不足
问卷调查也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知孝行孝尽孝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大学生获取孝文化知识的来源较单一。87.83%的人选择自身对孝文化的认知来自 “父母、亲人言传身教等家庭教育”,其次分别来自 “社会、影视、网络等社交媒体报道”,“学校传统文化课程、思想道德教育、校园文化活动”,以及 “相关书籍的阅读”。由此可见,长辈的言传身教是孝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但也反映出大学生孝文化认知渠道的单一。二是大学生行孝方式较单一。对于行孝尽孝方式,90.14%的人认为,努力学习,不让父母担心自己的学业是大学期间孝敬父母的一种方式;78.26%的受访者认为,用金钱物质回报,给他们舒适的物质生活,是工作后的行孝方式。从访谈情况来看,大学生更多关注物质层面的行孝活动,对于与父母精神层面的交流不够重视,暴露出大学生对孝道认知的狭隘性。
二 孝文化与大学生修身教育的契合性
《孝经》指出,孝乃 “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这就是说,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启迪善端、呈现良知的最佳途径。一个人在家庭中具有感亲恩、报父母的孝心,在社会中就更易激发爱心和责任感。
(一)行孝尽孝是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孝经》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群,终于立身。”[3]意在阐明孝最基本的要求是敬爱自己的双亲,进而将对父母的敬爱态度推及父母之外的他者,去爱他人、爱社会、爱世间万物,最终抵达立人的理想道德境界。由此可见,孝道并非仅仅拘泥于家庭内部的私德,更是建立自我与社会积极联系的道德媒介。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这正如马克思所看到的那样:“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4]这意味着,个体的现实价值只有通过对象化的活动才能够被激活。从这个角度来看,行孝的主体通过自己的孝行,温暖父母、帮助他人,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得到他人的情感和价值认同。与此同时,这样的认同又让他时刻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因此行孝也就成为个体自我本质能力得以确证的途径。
从个体生命的发展来看,孝道也并非仅涉及道德层面,它还体现为一种对人的生命关怀。这正如当代哲学家张祥龙所看到的那样:“正是生养孩子的特殊困难逼迫人类发展出更深长的时间意识,以记住过去的知识、经历,有效地筹划将来、实施预想。于是,这人就懂得更精细的权衡,能够更悠长地计划和回报,由此而有伦理和道德感,乃至美感和神圣感。他也就成为了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5]这即意味着,行孝表面上是照料、赡养、慰藉父母的行为,在更深的层次上,可以理解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重要手段与途径。在赡养父母、感激父母养育之恩的过程中,子女可以通过父母的经验来理解人的成长经历和生老病死等自然成长历程,在时间之流逝中知照生命艰难的成长经历,通过回忆过去的经历来知照未来,意识到生命发展完整统一的美感;在与父母生命经历联系的过程里,理解自我生命成长与发展的不易,从而形成回报意识,获得神圣的道德感念。
因之,将孝文化包含的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博爱意识融入大学生修身教育之中,可以进一步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增强大学生感恩奉献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孝意识与修身教育中的仁爱精神相契合
《国语·晋语》这样说:“为仁者,爱亲之谓仁。”[6]这句话揭示了儒家文化中的“仁”思想与 “爱亲”思想的同一性。孟子云: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7]这句话道出了做人与为仁的重要性。仁在儒家文化中具有复杂内涵,根植于人内在心灵的诉求。人需要通过爱人才能获得 “相亲”的途径,而这样的情感反映在人的行为上,就会促使人克己修身——克服自我中心,控制自我的欲望,以他者为先。因此,孔子又有 “内仁外礼”之说。人只有怀抱仁爱的情感,才能在行为上表现出符合社会道德的行为。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种对父母及血亲长辈的敬爱,以及由此滋生的感恩之情和推己及人的仁爱精神,有助于培养心怀他人、尊敬师长的优良品质。“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8]一个对家庭长辈心怀敬爱的人,也多半是忠诚于事业、大孝于社会的人。
修身教育正是通过修德、修智、修行来培育个体的仁爱之情和社会责任感,与孝行具有相通性。徐复观认为: “以儒家为正统的中国文化,其最高的理念是仁,而最有社会实践意义的却是孝 (包括悌)。”[9]这道出了孝道的特殊教化意义和实践价值。孝意识中所包含的关爱他人、敬畏生命、家国情怀等优良品德,超越了时代,具有恒久的伦理价值。有论者指出,在大学生中开展孝道教育,对大学生心理耐挫力、人际亲和力、求知与学习能力、生存竞争力等方面均有提升,具有多重社会意义[10]。将孝意识融入大学生的文明修身教育,既可以在传承传统美德过程中厚植文化自信,也能体现出修身教育的价值体认和追求。
(三)知孝、行孝、弘孝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现代,知孝、行孝、弘孝是具有主体间性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利于个体人格的完善,还可推诸他者及社会,从而促进个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贡献能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目前大学生修身教育的直接目标。而孝文化的推行目的,正是培养宏阔的家国情怀、高度的敬业意识、良好的诚信观念,以及与人为善的道德情操,为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理想而奋斗。这是大学生 “修己”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当代青年学子应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
从根本上来说,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在于建成理想的和谐社会,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而孝文化的推行,则在于通过个人的情感实践,在完善个体人格的同时,致力于社会的全面进步。有研究者认为,传统孝文化具有修身养性、融合家庭、报国敬业、凝聚社会、塑造文化等积极作用,有着广泛的人民性、客观性和进步性。孝文化中的 “慈爱、孝敬、为善、有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逻辑、道德标准、价值理念、法治精神上具有相通性。[11]这样看来,家国情感自内部而言具有同构性。这种同构性,可从古人的孝亲行为那里找到依据:岳飞于出仕之前受母亲教导,背上刻 “精忠报国”四字。这提示我们,母亲成为联系子嗣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桥梁,报国是孝亲行为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现代诗歌中,不少名作直接将祖国比作母亲,例如闻一多的 《七子之歌》,陈辉的 《为祖国而歌》等,这是传统孝文化在现代情感脉络中的延续。这样的孝亲行为在工作中则衍化为敬业,在社会交际中则拓展为诚信、友善等品质。个人层面的知孝、行孝、弘孝在“家国同构”的国情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深度的契合。
三 努力将孝意识融入大学生的修身教育
孝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具有很强的生活性与实践性,如何将孝道倡导的 “养亲、尊亲、悦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积极拓展现代孝文化的内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感恩情怀;通过孝道榜样的鼓舞,激发大学生对孝德积极的情感共鸣;通过孝文化情境平台的搭建,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道;建章立制,从制度上约束大学生的日常行孝行为。
(一)拓展现代孝文化内涵,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尽管孝在调整社会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传统孝道中存在的糟粕,如父母子女间人格不平等,血缘亲情优先于法律,迷信与愚孝,甚至自伤自残以全孝心成孝道的行为。这些行孝方式在过去受到推崇,但与现代的生活已经格格不入。在肯定传统孝文化现代价值的基础上,应赋予孝文化时代精神和新的内容,在甄别扬弃中传承,并注入时代的鲜活生命力。我们认为,新时代行孝尽孝应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 “人格平等性、义务并行互益性、注重情感性、强调自律性”等时代特征[12]。“爱”与 “敬”要建立在法律平等、人格平等、个性自由的基础上,老少互融。行孝尽孝应注重孝顺的实际内容和精神实质,不应拘泥于形式。如有报道,大学生为父母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用手绘图的形式教父母使用微信,以方便日常生活的交流;子女为父母购买保险、带母亲去美容、为父母补拍婚纱照等。这些爱的行为,就是一种很好的体现现代特征的行孝之举。
由于传统孝道要求子女在各方面顺承父母,且往往是比较硬性的规定,由此也产生了不少伪孝、伪善的行为,这在现实生活中还时有报道:在宽阔的绿茵操场上集体给父母磕头、洗脚,和父母相拥哭泣,等等。这类进驻校园的 “感恩教育”,早已背离感恩、孝敬父母的初衷,而沦为一种集体表演哭泣的行为艺术。除了校园内这种有组织的 “感恩演讲”,新闻媒体广告中也大量存在不正常的 “感恩教育”。以 “感恩”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几乎清一色地都是 “感恩父母”,这类 “感恩教育”有一个共同的底色,那就是引发后辈的负疚感,训导后辈要无条件地顺从偿还。究其实质,是一种 “愚孝”在现代语境中的再现。正如有评论文章指出的,“狭隘地解读或强调感恩,会让孩子渐渐产生良好的 ‘私德’,却丢失了应有的 ‘公德心’,使 ‘陌生人关系’这把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尺子一再缩短”[13]。我们认为,真正的感恩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不是这类悲情教育、苦情教育。相比之下,网上流传的几则泰国公益广告,对感恩的理解就显得更为深厚宽广,他们多宣扬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遭遇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超拔的勇气、坚韧的精神,以此唤起孩子对父母的尊敬,以及对生活实质的全新理解,从而让孩子把这样的精神通过现实的活动再传递给他人。我们应拓展现代孝文化的内涵,教育大学生认识到,一个有修养的人应懂得感恩他人的帮助和善意。唯有如此,感恩才能持久传承不息。如果将亏欠和愧疚视为感恩的出发点,将偿还视为目的,感恩就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不断被排斥边缘化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也背离了修身教育的初衷。
(二)宣扬孝爱典型,引发大学生的行孝情感共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弘扬孝道文化,我们要积极挖掘尊老行孝榜样,讲述好孝道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广泛宣传以发挥孝道楷模的感召力量,形成孝亲敬老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时代风尚。校园里的身边人身边事是最好的教材,更容易触及同龄学子的内心灵魂,更有说服力、感染力,能为学生尽孝行孝提供方向和指引,使大学生产生孝老敬亲的情感共鸣。如湘潭大学商学院2003级本科生、2007级硕士研究生杨怀保家境贫寒,在上大学时将全家人接到身边。求学七年间,他不仅出色地完成学业,还一人扛起照顾全家的重任。他还在国内率先发起成立 “孝基金”、“孝行志愿者”和 “孝行协会”等公益组织,将一己行孝之爱拓展为众人行孝之举。正因为这些行孝善举,杨怀保于2007年当选为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成为 “感动中国孝子”[14]。此外,还有全国道德模范文花枝,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陈君君、邓榕等,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孝道、印证孝心,书写感人至深的孝老爱亲故事。他们的孝心、善心、爱心彰显了蓬勃的正能量,以最朴实的孝心谱写着人间大爱的赞歌,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孝老爱亲的良好典范,事迹流传后感染了一批又一批年轻学子。
以上优秀大学生的孝行说明,一己善行可以推诸社会。这正像马克思所看到的那样,人通过社会实践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过程,是从个体自我走向类自我的历程。这也启示我们,高校思政教育不仅仅要鼓励学生理解、关爱父母,小孝为家,更要鼓励从个体家庭走向社会,大孝为国,通过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彰显自身的价值,真正传承好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优良美德。当下,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在国务院2017年颁布的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把敬老养老助老纳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考评。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创意新、影响大、形式多的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敬老养老助老教育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社区”[15]。此外,还要求开展好 “敬老月”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评选表彰活动。根据这样的精神,高校更应该用一种更现代化的方式,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契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式,来引导唤起大学生养老、敬老、孝老的情感共鸣。
(三)创设孝爱教育情境,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道
张祥龙认为,“孝”是人类的内时间意识的集中体现。但孝意识的出现是有契机的,这个契机即养育自己的子女之时。绝大多数人类存在者只能通过一种去到将来的方式来回到自身,这就意味着 “以朝向自己儿女的这种 ‘存在者式的’将来方式回忆到父母待自己的恩情”[16]。正因如此,我们在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孝道时,需要遵循这种 “知父母恩的时机样式”,朝向未来,回到自我的本心。
养儿方知父母恩。绝大部分大学生还未及婚育,言之无物、刻板生硬的孝道说教并不受人欢迎。我们可以利用各种节假日创造孝爱教育情境,以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方式吸引学生对孝的关注与共情。一年当中节日众多,许多节日都承载着施惠感恩的元素,这是思考亲情与感恩、进行孝德教育的良好契机。如人生礼仪方面的生日礼、成年礼、婚礼、寿礼、丧礼,彰显热爱生命、追求永恒的精神诉求,清明、端午怀念祖先亲人、革命先烈,父亲节、母亲节感恩父母养育,重阳节尊老敬老,教师节、妇女节、护士节感谢一切施惠帮助过自己的人。此外,祈嗣贺生、祝寿题材等艺术作品深受民众喜爱,也印证着孝意识仍广泛浸润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修身教育若能合理利用这些生动活泼的孝文化因子,必能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亲和力。
修身教育是一种知行合一的教育,知孝不如行孝,劝孝不如尽孝。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细微处入手,以点滴行动来回馈父母。如广泛开展诸如孝顺父母的孝行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强化大学生的亲情意识和敬老意识;开展走进养老机构、孤寡独居老人家庭的爱心志愿服务,关爱老年人晚年生活,代替其子女履行孝道义务;等等。通过这类场景激发大学生的尊老敬老行孝行为,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精神上关心父母,以孝启善,用实际行动提升道德修养。
(四)实施 “制度督孝”模式,约束大学生的日常行孝行为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于 “制度督孝”,可以借鉴一些地方政府的做法。如浙江省仙居县正面激励机制与反面约束机制同步开展,如评上县级慈孝之星或慈孝家庭,可享受银行贷款优惠政策,在景区旅游、公交出行、医疗服务等日常生活服务方面也推出了相应的优待、优惠政策;将慈孝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不慈不孝者在宅基地审批、村集体福利享受、入党和党员民主评议方面将受到相应的约束[17]。
高校也可以效仿建立现代孝文化传承的机制,以 “制度督孝”,通过制度的约束,将孝行为的传承化虚为实,变短期为长期。如在大学生综合评价、入党评优等考核体系中,考察学生的日常行孝、尽孝行为,正面激励积极践行者;对违背公序良俗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教育。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教育不能是简单的道德宣导,而应该通过具体的孝亲和爱己活动展开,让学生真正在社会活动中理解父母、认识自我。
虽然孝文化的传承在当代有淡化趋势,所幸在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下,大部分青年学子仍然对父母有着很深的情感认同。这种深度的认同,一方面是生命与生命之间交流联系的自然纽带,另一方面也是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孝文化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是我们大力发掘孝文化的时代内涵与意义,探索形式各异的宣传和教育途径的目的之所在。
注 释
[1]陈志坚主编 《诸子集成》(第五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第115页。
[2]胡平生译注 《孝经译注》,中华书局,1999,第1页。
[3]胡平生译注 《孝经译注》,中华书局,1999,第1页。
[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第106页。
[5]张祥龙:《家与孝:从中西间视界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第72页。
[6](战国)左丘明撰、(三国吴)韦昭注 《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第181页。
[7]《孟子》,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第284页。
[8]胡平生译注 《孝经译注》,中华书局,1999,第4页。
[9]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九州出版社,2014,第184页。
[10]邓剑华、陈万化:《谈德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孝道教育》,《教育探索》2010年第1期。
[11]陈红雷、潘锋、郑李赞:《慈孝仙居:传统文化情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2]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第354~357页。
[13] 《“感恩教育” 绝非让孩子们 “愚孝”》,央视网,2017年5月30日,http://news.cctv.com/2017/05/30 /ARTIXzgcr6Z4VY4dmXrBeJKp170530.shtml。
[14]共青团湘潭大学委员会:《一群大学生的孝行故事》,湘潭大学出版社,2014,第4~7页。
[15]《国务院关于印发 “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17年 3 月 6 日,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 -03/06/content_5173930.htm。
[16]张祥龙:《家与孝:从中西间视野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第136~137页。
[17]陈红雷、潘锋、郑李赞:《慈孝仙居:传统文化情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路径》,《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