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应对网络媒体的“舆论绑架”

2017-03-28高志峰

传播力研究 2017年8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言论网民

文/高志峰

舆论这个词汇由“公众+意见”构成,“舆”即公众,“论”即意见。是指“公众的意见或言论”。舆论的形成,主要来自媒体的引导和群众的自发形成。力量的强大,体现在它可以为社会道德建设发挥巨大作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进步。但同时,网络环境纷繁复杂,网络舆论有时表现出非理性、极端化的一面,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而舆论绑架,恰恰就是这种言论的力量所形成的破坏力。

一、“舆论绑架”释义

笔者认为,舆论绑架实际上就是道德品德的绑架,很多时候是在道德品质、公平正义等伪装下,给事件当事人施以舆论的压力,从而逼迫事件当事人在伪装的道义面前被迫做出的行为。

就传播媒介的环境而言,新媒体时代更容易产生“舆论绑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微博传播过程中表现的非常明显。某些网友把这些本属于自愿传递爱心的行为转变为了道德绑架式的 “逼捐”。

二、“舆论绑架”现象成因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的逐渐普及,微博、微信这些移动互联下的产物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传播的广泛性、复杂性以及网友力量的强大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向我们展示其威力,不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舆论绑架”,都是为了博得点击量访问量,进而获得企业的广告投放而获取收益,这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

(一)网络的虚拟隐形性

网络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在网络匿名的保护下,由于不用承担责任,网友更是毫无顾忌的发表自己的言论,降低了言论主体的责任感。部分网友更是缺乏理性的判断,加之强烈的从众心理,个体的意见很多时候会被群体的意见所左右。所以当一些人或事成为舆论焦点时,缺乏判断性的网友,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当事人进行舆论批判。

(二)网络的定向设置性

众所周知,媒体具有舆论导向的作用,虽然不能左右人们的大脑,但可以通过定向设置一些主题话题,来引导大众的思维,从而形成预设的舆论氛围。部分媒体在议程设置上为了吸引眼球,常常失去的自己作为媒体该有的立场和作为,部分网站的管理人员,甚至有选择性地挑选社会上关注度较高的话题,笔者认为,媒体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应发挥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影响,而不是一味的迎合媚俗。

(三)“明星”的被利用

在微博的传播过程中,明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言行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有的网络大V们的粉丝达到的成千上万,因此,他们言行很容易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稍有不慎,就会被从道德角度,对当事人进行审判,甚至“舆论绑架”。

三、积极规避“舆论绑架”现象

(一)提高网民道德建设

现代社会的大网络环境下,网民们的文化素质、政治素养都参差不齐。也许很多时候,网友只是跟风的发表了不当的言论,不知道是否对他人造成了舆论绑架和人身伤害。更不知道自己的偏激言论会对当事人造成何种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舆论绑架的时间发生,相关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网络管理条例来进行规范限制。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等手段,提高网民的道德素养,微博用户也应自觉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网络媒体相关措施的完善与实施

由于网络上的匿名性,开放性,网民发表言论的自由并不受到约束。网络环境下,鱼龙混杂,很多人不负责任的发表一些道听途说的假新闻,使不知情的网民有机会得以传播,给当事人造成极大地影响。微博用户在注册时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证件或有效的身份证明,用户名可以虚拟,但后台需要实名。这不仅能提高用户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性,还能有效问责。相关的法律惩处措施对于网民的言论制约显得尤为重要。用法律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避免网民发表过激的言论,做出偏激的行为。

(三)发挥媒体的主流导向作用

媒体作为人和社会的传播器,责任重大,需要承担起舆论导向和社会责任,发布权威声音弘扬正能量。如果在事件发生后,媒体能够第一时间站出来进行正确的引导,做出客观准确的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观点,对网络舆论的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天津蓟州批发商城着火事件,原本火灾导致11人死亡,但当时网络媒体首先发生,导致谣言四起,一度网络上竟传出有近200多人被烧死,导致谣言四起的主要原因是主流媒体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生,导致受众无法获取主流权威声音。因此主流媒体应该发挥主流作用,第一时间发声,才能让谣言止于事实。

四、结论

舆论绑架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如果让其野蛮生长,不仅会扭曲人们的价值观,而且会不断试探人们的道德底线。网络媒体的存在是事实,不能回避,首先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让其多产生正能量的东西,其次,主流媒体一定要抢占网络媒体,占领网络阵地,让主流声音占据网络。第三、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于网络大V、网络明星等应该给与一定的限制。第四、网络媒体从业人员按照传统媒体一样,纳入统一规范管理,包括职业资格审查等,只有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才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1]陈力丹.关于舆论的基本理念[J].新闻理论,2012年第5期总第115期.6-11.

[2]汪振军,韩旭.网络公共领域的道德绑架与交往理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9.149-160.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言论网民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他们的言论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有感“网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