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呐喊》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现状述评
2017-03-28陈江宏李咏梅
文/陈江宏 李咏梅
鲁迅的小说《呐喊》既是一部文学名著,又是一部研究文化专有项翻译的经典媒介。对鲁迅小说《呐喊》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与归纳,既能使读者明确文化专有项理论给予翻译实践的具体影响,又能使读者感悟文化专有项理论的翻译价值。
探讨鲁迅小说《呐喊》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现状及其相关问题,一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层面的知识:《呐喊》的艺术价值及其影响、文化专有项理论以及鲁迅小说《呐喊》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现状。前两者可谓是理论背景介绍,后者可谓是运用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尝试性分析。
一、《呐喊》及其简介
小说《呐喊》是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它由十四部分短篇小说组成。从时间的层面上分析,它跨度较大。从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二年,四年间的短篇小说都被收录其中;从内容上讲,它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之间的生活现象;从写作理论的层面上分析,这部小说集涉及到了写实主义、象征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多种创作方法;从其艺术影响的层面上分析,它既是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从人物形象的层面上分析,《呐喊》在中国文学史上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典型,如《孔乙己》中的落魄读书人——孔乙己;如《狂人日记》里那个格外清醒的狂人;《阿Q正传》里的阿Q等。
《呐喊》凭借其诸多的文化内涵而被《亚洲周刊》杂志被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之首。与此同时,《呐喊》一书又被著名的翻译家杨宪益等多人翻译成英语。因此,以其为研究个案应该极具研究价值。
二、文化专有项及其它
在这一部分的内容里,主要论述两个问题:文化专有项以及文化专有项的分类。
(一)文化专有项
文化专有项理论的诞生是与研究者对其专有词汇——文化专有项的理解而诞生的。所谓的文化专有项是指语言翻译中存在的一种现象。具体而言,它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译语文化的解读者不能正确理解或接受的特有文化现象。或者说,在另一个层面上,所谓的文化专有项是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某一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
在翻译实践中,文化专有项现象一般体现在特定的语词上。因此,也有研究者对其内涵进行这样的解析:语言词汇系统中直接反映该语言国家的独特文化的一类词汇,它是文化空缺现象在词汇层面的集中反映,这些词能够反映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反映民族独特的活动方式。这是廖七一先生的观点。而与之相对,还有的研究者对文化专有项进行这样的界定:“在文本中出现的某些项目,由于在译语读者的文化系统中不存在对应项目或者与该项目有不同的文本地位,因此其在原文中的功能和涵义转移到译文时将发生翻译困难。[1]
虽然在此不能穷尽所有的相关界定,但对于“文化专有项”的内涵却可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所谓的文化专有项就是在翻译中因为没有对等词汇而产生翻译困难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语言的层面上,也存在于意义的转述之中。
(二)文化专有项的分类
根据上边文化专有项的内涵界定,结合《呐喊》的翻译实践,对其外延还可以进行如下的分类:称谓文化类、习俗风化类、隐喻含义类以及主题意蕴类的文化专有项。
三、《呐喊》的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现状
根据上边的分类,结合具体的翻译,对其上述几类颇具代表性翻译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如下的解析:
(一)称谓直译少意蕴
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称谓文化类是一种特有的文化专有项。所谓的称谓文化类的专有项一般包括小说的名称、人物形象的名称以及某些与人物形象相关的绰号等。例如小说中人物形象——孔乙己,他就代表了一类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再如小说《故乡》里的杨二嫂的绰号——豆腐西施等都是如此。在历来的翻译中,对于人物形象的称谓一般都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
对此,有研究者进行了这样的例举:另一个例子是杨宪益把“豆腐西施”意译为“Beancurd Beaut,不熟悉中国历史的外国读者就很难理解西施和beauty之间的关系,若加上注释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文化空缺。[2]
这样结论有如下的含义:一个直译方法在翻译文化专有项中不足,另一个是如何弥补这种不足的方法。但是,作为一种文化专有项,“豆腐西施”称谓的产生是有其文化的背景,而对于这种文化背景的阐释又岂能是简单地通过一个注释就解释得清楚的事情呢?因为,关于西施也好,关于杨二嫂凭借其自身的美貌进行豆腐销售的情况而言,一个简单的注释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即使加上了注释它也会影响对其文学意蕴的表达。所以,应该另想其它的途径进行翻译的实践。
(二)习俗转译应比较
在文学作品里,有许多对文化习俗进行表达的语汇。如何处理这些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呢?翻译者应该通过相应的注释构建一个中西文化比较的语境,从而加深读者对其特写词汇的理解。
例如:I once tried asking,Old Master Zhao' son,his nibs the Budding,Talent.
这句英语是对“先前,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的翻译。翻译者在文中通过注释首先对“茂才”所反映的古代避讳习俗进行了解说。在这里,所谓的“茂才”就是“秀才”的意思。由于避光武帝的讳,改“秀才”为“茂才”。
因此,为了使国外的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避讳习俗,翻译者应该通过注释对其进行解析,甚至在构成语境的基础上,通过避讳前与避讳后的比较使之明确避讳在文学创作中的特有意蕴。
(三)隐喻含义类应多维阐释
在文学作品里,有许多词汇都通过其文学语境的影响产生了隐喻含义。对于这隐喻意义的翻译,既是国外读者理解中国文学魅力的前提,也是国外读者把握形象意义的关键。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通过语词的对等来实现翻译,还可以结合文学语境的构建进行说明。
例如:“三教九流”的翻译:Three Cult和Nine Schools.
然而,仅这么翻译并没有将这一文化负载词的具体内容反映出来,所以应在后加注:The Three Cults were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Taoisn.The N ine Schools included the Confucian,T ao城Legalist M onist and ocher schools.将隐含的信息译出,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语言和文化差异造成的信息差。[3]
但是这样的注释却也仅仅是在语汇的层面上介绍了“三教九流”的含义,它的确比前边的翻译“Three Cult和Nine Schools”更容易让人理解,但它却不能突出“三教九流”在文本中的文学意蕴。因为,它缺少文学语境的构建。
文学语境是一个特殊的语境,它不仅是由文本中各种语言交际要素构成,而且它还涉及到文本中语言交际者所拥有的文化因素。因此,即使翻译者把文本中与此相关的语境因素都转译到了译语之中,但它因为缺少背景文化因素,也不能使“Three Cult和Nine Schools”的文学意蕴与原文本中的意蕴相当。
(四)主题意蕴类应另附介绍性说明
文化专有项应该有显性的文化专有项和隐性的文化专有项之分。可惜的是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都把文化专有项的研究集中在对前者的研究中。翻译实质是原文的意义的传达。但是相对文学而言,文学作品的意义存在于两个层面上:在第一个层面上,翻译是对翻译源文本语汇的转述性表达;在第二个层面上,它是指对原作品所涉文学意蕴及作品主题的再现。对于后者而言,作品的文学意蕴及其作品主题内涵都可以视为是隐性的文化专有项。
例如,在小说《故乡》的文本中,对其主题的理解就有以下三种之多:第一种主题内涵:对理想人际关系的一种渴望;第二种主题是指中国传统农民悲剧命运轮回的一种无奈;第三种主题是对纯真人性扭曲的一种无奈。在此不讨论这篇小说是否还有其它的主题,但仅这三种主题而言,它也不可能仅通过小说文本的翻译而被国外的读者理解和掌握。即使假设翻译者能够正确地处理所有小说中的文化专有项,那么《故乡》的这种主题也不一定能够为国外读者所理解。因为,它缺少对创作背景与创作意图的介绍。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即对隐性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在翻译的文本中或文本后附上相关的背景介绍及创作意图的说明,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总之,如何处理文化专有项的相关问题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难点。如何解决这个翻译难点,不仅取决于翻译者对传统翻译的借鉴,也取决于翻译者对文化专有项理论的研究。因此,本文结合文学翻译的特点,把《呐喊》翻译中的文体专有项区分为隐性文化专有项和显性文化专有项两大类。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方法的探讨与说明,以其引起相关研究者对文化专有项翻译的关注。
[1]翟晓丽.从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看《呐喊》[J].琼州学院学报,2010(03):108-109+107.
[2]刘亚军.目的论视域下中国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研究——以杨宪益夫妇译《鲁迅小说选》为例[J].语文建设,2014(08):71-72.
[3]王欣.文化专有项在《呐喊》翻译中的处理[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