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镜花缘》与《再生缘》中女主人物形象的异同
2017-03-28潘虹妃
潘虹妃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论《镜花缘》与《再生缘》中女主人物形象的异同
潘虹妃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镜花缘》与《再生缘》都以大多读者所关注的才女为主要人物,描写了两位女主人传奇不凡的经历。《镜花缘》中的唐小山与《再生缘》中的孟丽君同为才华横溢的女性,都参加过科举考试,但是命运和结局有一定的差异。文中从唐小山与孟丽君两位人物的社会地位、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上进行对比,分析两位女主人公不同结局的原因。
《镜花缘》;《再生缘》;性格特征;行为方式
李汝珍约在1763年出生,1830年去世,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由于作者对八股文不屑,导致他终生不得志,做过最大的官是河南县承。他生性耿直,不善于阿谀奉承,不善钻营官场,最终没有谋到好的官职。中年以后,他由衷地感到谋官无望,从此一心钻研学问。从1795年起至1815年,他花了一生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写《镜花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它为“博识多通而仍敢为小说”的奇书。
陈端生出生于1751年,1796年去世,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官宦世家,在二十三岁时嫁给范菼。范菼因参加顺天乡试作弊,被发配到伊犁,当时陈端生才三十岁。大家一般都认为,陈端生的《再生缘》是因为丈夫被罚流放边疆以后下定决心努力写出的作品。1945年,著名学者陈寅恪先生根据《再生缘》一书中的开头和结尾处一段似乎自叙的文字,对她的生平进行了考证,指出陈端生在十八岁时就开始写《再生缘》。
《镜花缘》与《再生缘》都以才华横溢的才女为主要人物,描绘了两位才女波澜曲折的人生经历,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唐小山与孟丽君虽有相同的经历例如她们都参加科举考试,最后都荣登高位,但二人的结局却不相同。这是因为人物形象的构成因素不同,从而使人物的人生轨迹呈现出不一样的状态。
一、人物社会地位
在封建社会时期,女性的地位是卑微的,女性总是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演绎着自己悲剧人生。而男性则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男性主导的世界对女性束缚较多,女性没有得到公平的对待,总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些不公平的待遇。但是,我们不能忘却她们身上折射出封建制度的兴衰。《镜花缘》中的女主角是唐小山,即后来的唐闺臣。小说写作背景设定在民风开放的唐朝,女子的社会地位并不会像其他朝代那么低下。且看《镜花缘》第七回中:“小山道:‘请问叔叔:当今开科考,自然男有男科,女有女科了。不知我们女科几年一考?’”从唐小山的这句话里说明唐朝的女子是可以读书习字的。李汝珍在《镜花缘》一书中突出表现女子的聪明才智。又如《镜花缘》中对唐小山的描写:“到了四五岁,就喜欢读书,凡有书籍,一经过目,即能不忘”。可见唐小山从小就喜欢读书,记忆力很强,这样的现象说明女子可以习读诗书。《镜花缘》是以武则天时代为背景,女相的存在不是那么突兀;这也是其他时期不能相比的一种盛况。《再生缘》中的孟丽君生活在元朝,女性所受到的束缚较多。如第二回:“孟丽君:‘深藏闺阁意徘徊,枉读诗书满腹才,自恨此身终是女,不能吐气与扬眉’”。这里说明女子在那时的地位是卑微的,再有才华也只能独自在自己的闺房里施展。又如第一回:“方才一阵风把软帘吹开,苏映雪的脸孔露一露,刘奎壁弄错了,当她就是孟丽君”。这说明元朝女子不能和陌生男子相见。实际上是清代让陈端生有深切体会的社会时代。书中写女主角孟丽君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经过女扮男装,通过努力后却能官居宰相。这就是封建传统的思想对女性的束缚,女子在官场里自己不能作为自己活下去,只能变为男人,利用男人的身份活下去。
二、人物性格特征
性格特征是人物构成的重要因素,将《镜花缘》与《再生缘》中人物性格作比较,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人物形象的构成。《镜花缘》中出现了一批才华横溢、胸怀大志、学识渊博的女子。在众多女子身上具有善良正直、孝顺和正义勇敢的品格,还有一定的阳刚之气。她们凭着自己的高强武艺,救人于危难之中。如第十回:《诛大虫佳人施药箭》里骆红渠为报杀母之仇,以精湛的箭术射死老虎。让往来的人再也没有丧身在老虎之口,造福附近的百姓。如第五十四回:《显奇能红女传信》中的颜紫绡就像风云一般,来往的速度是很快的,帮助唐小山夺取信物。又如第四十三回:“小山道:‘如今父亲远隔数万里之外,存亡未卜,女儿心里只知寻亲一事,那里还讲考试?’”这体现唐小山的“孝”,小山在“功名”与“孝”之间毫不犹豫就选择“孝”——寻父。唐小山集忠孝于一身,听父亲的话参加“伪周”的科举考试,并且获得功名。文中体现唐小山勇敢、孝顺、正直等一系列的性格特征。
《再生缘》中孟丽君是这部弹词里最光芒耀眼的女主人公形象,作者陈端生以丰富的想象力赋予这个女子善良正直、心胸豁达、勤奋好学、不畏强暴、幽默风趣和扶困济贫等许多好的品质。例如第五十二:“只要娘亲能活命,那怕我粉身碎骨也甘心”。体现了她的善良,她独特的性格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孟丽君的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她性格的形成经历一个逐渐清晰、逐渐丰富的过程。如:女主人公从小就敬仰巾帼须眉,所以有“愿教螺换乌沙”这样激烈的话语表达出来。第五十回说“父母之仇竟是忘,随朝保奏恳君王。刘侯夫妇蒙恩赦,半月中,奉旨成婚入洞房。守义一端忘却了,可见得,男儿容易变心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孟丽君特有强烈占有欲,也表现出女性对于爱情的偏执。另外,孟丽君的孝道观念也是非常强烈的,明明不喜欢还答应嫁人,为了不让父母难过。要离家出走之际,还要留下自己的画像,又在房厅拜别等行为;都体现她孝义的一面。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人物,那就是苏映雪和刘玉燕。苏映雪性格纯真、刚直、勇于为他人牺牲。而刘玉燕,封建孝道对她的影响至深,不夺人之美、甘心独居偏房吃斋念佛等形成她的悲剧性格。人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性格特征。然而唐小山和孟丽君的性格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她们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性格。
三、人物行为方式
行为体现人物的性格、心理特征,在小说中常以行为刻画人物,丰富人物形象。《镜花缘》中唐小山的行为方式表现比较突出。如第七回中:“兼之胆量极大,识见过人,不但喜文,并且好武,时常舞刀耍棒,父母也禁他不住”。她一出场,就是一位满腹经纶、貌美端庄、天资聪明的女性形象,作者运用很多赞美之辞来刻画她。她精通文义、胆量极大,喜文弄墨、又弄枪耍棒,这就为后面的寻父之路等情节埋下伏笔。要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一个杳无音讯的人,更何况是在当时所处的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的时代,甚至可能还会有语言不通之类的情况发生的时代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女主人公毅然勇敢地踏上了寻父之路,体现了唐小山勇敢坚毅的性格特征。唐小山的身上又隐藏着一定的叛逆因素和刚烈因素,因为这样隐藏的因素促成了她要走一条不平凡的路。寻父之路是艰辛的,在路上有太多的变数,不是单靠坚强就会应付得了。她寻父的行为似乎并不安全,女性毕竟不像男性那样来去自由。一般人看来她的行为方式是过激的,是不理智的,但却更多的是展现了主人公的孝心。虽然背景是在民风开放的唐朝,她的行为虽然没有抵触封建社会所给予女性的规范,但还是表现出了她的勇敢之心。
《再生缘》中孟丽君拥有绝世才华,同样具有叛逆和刚烈的性格。在这样性格的指引下,她离家出走、女扮男装,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入赘相府,一系列的事件都充分说明她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如第十一回:“我来扮读书相公,你荣兰扮个僮儿”。这种行为方式对于男尊女卑的时代而言是为了保护自己,取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利。孟丽君用男性的身份进入官场,以自身的才华驰骋于官场之中,介入男性的话语权中心。孟丽君为自由,不断掩饰真实的身份,不得不放弃属于自己的行为权利。她这一系列行为在当时看来完全抵触封建社会给予女性的伦理道德规范,都透露出叛逆特征。
《镜花缘》与《再生缘》中女性形象的行为是不同于他人的,唐小山的寻父、孟丽君的女扮男装等说明了她们的行为是不同于常人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生造就不同的行为方式。
四、爱情观的比较
在《镜花缘》里我们常看到文中的女性大多都是由唐敖牵线而缔结的,前五十回中就有五对婚姻是因为唐敖的牵线而结婚的,而这些女子大多都是故人之子。即骆红渠许与唐小峰、魏紫樱配与薛选、薛蘅嫁与魏武、廉锦枫许配尹玉以及尹红萸许与廉亮。还有另一种那就是家长许配而缔结的婚姻,在《镜花缘》的后五十回中有很多是描写婚姻的,而这后五十回才女的婚配都是由家长直接牵线的。如婉如许配给田廷、燕紫琼许配与宋素和、田舜英配燕勇等。在文中作者没有过于细致或根本就没有描写她们的爱情,只是因为这两方面的因素而结合。她们的爱情路上要注重品行和才貌,注重门第观念,对于纳妾制度态度模糊。选择对象的标准并不是情投意合,而是门当户对。婚姻中没有决定权,而是父母之命。然而《再生缘》中我们会看见三个女子的爱情悲剧,她们都嫁给一个男子那就是少华。孟丽君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和她超乎常人的卓识远见,她对于自己的爱情有着很高的期许。第五十回里当少华和刘玉燕成亲,她的心中暗自思索“父母之仇竟是忘,随朝保奏恳君王。刘侯夫妇蒙恩赦,半月中,奉旨成婚入洞房”。不管是父母、丈夫还是全社会,都要这样的女子回到三女共夫的地位。思想的超越性,爱情的破灭性,所以孟丽君决定索性不言明,莽玉威风过一生,做个一朝贤臣也传名。在当时的情况下要孟丽君恢复女儿身,那是不切实际的。一旦恢复女儿身后的她将会回到她原来的位置里,出现三女共夫的局面。爱情没有了,但是自己的事业也不能没有,这些年自己的努力不能白费,所以最后关头孟丽君没有与她的亲人相认。孟丽君超越时代的爱情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故事的一开始是孟丽君对于少华的忠贞、重名节、到了后来则是女扮男装出走等一系列故事,都向我们说明她对爱情的态度,那是一对一、相互理解、将心比心以及情投意合的爱情观。但凡有了第三者的出现,自己宁愿不要这样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是没意义的,别人和自己共同分割了那份爱,不再是彼此的唯一,所以说她的爱情观是唯一的。两部作品中的人物爱情可能都是父母牵线,是包办婚姻,但是《镜花缘》没有刻意描写她们的爱情故事,也没有细致地去描写恋爱细节,粗略的几字就带过了。而在《再生缘》里是以孟丽君和少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在里面有很多细节描写,波澜起伏的情节促进了弹词的高潮。
五、结语
中国式的人物结局无外乎就是大团圆,而《镜花缘》也不例外。大部分的才女都找到自己的幸福,也在职场里有了一番的作为。如第九十四回:“我因红渠媳妇业已成长,意欲秋天替小峰成亲”。说明了她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例外的是唐小山看破红尘,不肯回家接受父母给她安排的婚事,一直呆在小蓬莱修炼,最终修炼成仙。成仙这对于唐小山来说是最好的结局,她本为仙,只因犯错才被贬入凡间,她最后成仙,只是还原唐小山的本来身份罢。陈端生在写《再生缘》时曾两次辍笔,在十七卷的时候就戛然而止,而孟丽君的生死未定,留给了读者们无限的想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后人们可以自己想象去填充那片空白。人物结局不外乎是喜剧型或悲剧型。从孟丽君的性格来看,悲剧对于她而言虽然痛苦,但却是最容易的一条路。她只要不恢复真实身份一路叛逆下去就行。圆满的结局对于她来说也许是一种遗憾。《再生缘》只能以悲剧结局而告终。她们同是才女、追求相同,但是不同的朝代背景造就了两位女主人公不同的性格、行为方式、爱情观,因而结局也一样。
注释: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32.
陈寅恪.《寒柳堂集·论〈再生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6.
(清)李汝珍著,张友鹤校注.镜花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37.
(清)李汝珍著,张友鹤校注.镜花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36.
(清)陈端生著,薛汕整理.再生缘 [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 1981.17.
(清)陈端生著,薛汕整理.再生缘 [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 1981.13.
(清)李汝珍著,张友鹤校注.镜花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315.
(清)陈端生著,薛汕整理.再生缘[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 1981.197.
(清)陈端生著,刘崇义编校.再生缘[M].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 1982.514.
(清)李汝珍著,张友鹤校注.镜花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36.
(清)陈端生著,薛汕整理.再生缘[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 1981.146.
(清)陈端生著,刘崇义编校.再生缘[M].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 1982.514.
(清)李汝珍著,张友鹤校注.镜花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711.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2]陈寅恪.寒柳堂集·论〈再生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3](清)李汝珍著,张友鹤校注.镜花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4](清)陈端生著,薛汕整理.再生缘[M].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 1981.
[5](清)陈端生著,刘崇义编校.再生缘[M].郑州:中州书画出版社, 1982.
I242.4
A
1671-5136(2017)01-0140-03
2017-03-07
潘虹妃(1991—),女,贵州黔东南苗族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