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媒体时代图片的传播效果分析

2017-03-28刘素娜

传播力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冲击力文字受众

文/刘素娜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了摄影术,摄影术的出现为图片传播奠定了基础,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进入了生活节奏的快车道,工作的压力使人们渴望获得娱乐,以得到心情的愉悦,而文字阅读的方式,却在无形中为人们增加了生活的压力,于是以电视、电影、图片为主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快节奏的生活,使快阅读、浅阅读成为人们的选择,图片的直观性和现场性适应了人们的需求,节省了精力和时间,于是图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一些新闻中大量的图片加入一些描述性的文字,图片的现场性和震撼性、文字的解读性更方便人们理解,因此图片成为了很多事件性新闻和伦理性新闻常用的传播方式。

一、新闻图片的发展

在传统媒体时代,报纸上充斥着大量的文字,图片和插画只是文字的附属品,报社编辑为了增加报纸的美观性和阅读量,会插入一些图片作为文字的补充,在这样的背景下图片由于简洁、明了、颇具感染力的特点受到大众的喜爱。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为了求新、求变,增加受众的注意力,大量的图片被运用于新闻报道中,打开手机,新闻中的图片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内容,新闻图片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图片成为了网络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新闻图片的特点

(一)视觉冲击力强

受众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总是先看到图片,然后对照文字内容来分析图片的内涵和意义,一张图片呈现出来后,如果读者的第一反应是漂亮、震撼、好看,这张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就具备了。视觉冲击力是新闻图片具备的一种独特性质,相较于文字的解释性和难懂性,一张图片如果具备了视觉冲击力,那么这张图片传递的信息就更容易被人们记忆。视觉冲击力是新闻图片不可缺少的一种特性,没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就像忘记放佐料的饭菜,没有味道,这样的新闻作品即便是报道了多么重大的消息,也一定不是好的作品。在一个优秀的新闻作品中,信息性和视觉性都是缺一不可的,两者就像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少任意一方,都会造成整体的不协调和不完美。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时代下,生活节奏变快,人们更倾向于在上下班途中或空闲休息时拿起手机随意浏览一下,这时新闻图片的视觉冲击力更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更能适应网络媒体的发展现状。

(二)增加了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新闻图片由于它与生俱来的直观性和现场性,从诞生之初就具备着真实性的特点。文字和语言是经过人们加工之后的产物,所以在人们传递的过程中,文字和语言很容易被人们根据个人的喜好而篡改、加工,这样呈现出来的信息就会不可避免的失去真实性。新闻图片的出现,克服了文字可以随意改变的特性,一张图片往往是记者拍下什么就是什么,不能进行人为的改动,图片是对事件现场的真实还原,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图片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造假技术也越来越先进,photoshop等软件可以后期改造图片,摆拍、剪裁、修改数据、合成等方式也越来越多,这些技术的出现,破坏了新闻真实性的本质,不利于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

(三)吸引力大

文字是抽象化的语言,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文字传达的是需要读者自己理解、想象的信息,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需要动用大脑去思考,花费的时间较多,理解起来也会更困难。图片包含着字符、图像、线条、留白、色彩等内容,更加形象生动,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新闻图片映射的都是现实中常见的景象,受众在拿到信息的第一眼就能立刻理解。对于受众来说,相较于晦涩难懂的文字,图片具备着与生俱来的吸引力。

三、新闻图片的效果分析

(一)满足不同文化层次的受众需求

由于图像本身的特性,图像传达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图像能满足受众在短时间内对信息的需求。图像传达信息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使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不需要具备过高的文化水平就能够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新闻图像降低了对读者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需求,受众面更大。一些有较高新闻价值的新闻图片,经过编辑对于报纸版面的合理安排,不仅美化了报纸版面,而且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上受众的素质良莠不齐,但是网络新闻中的新闻图片让那些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也能够理解新闻传达的意义,扩大了受众面,增加了浏览量,顺应了新媒体的时代发展。

(二)满足受众对视觉文化的需求

视觉文化是伴随着图片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视觉文化更强调图片对于感官的刺激。视觉文化最开始是以文字的出现为标志的,随着印刷品的出现,开始转化为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字文化。电子技术的出现,突破了文字符号对于人们的限制,人们开始通过图像去了解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空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互联网媒介是以电脑及手提设备为接收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提供多样化的网络传播方式的新兴媒体。图像是视觉文化的最主要表现,与之相关的还有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形式,互联网使各种信息都可以在网上传递,从音乐到戏剧,视频到电影,视觉文化在满足人们欲望的同时带给人们的是一种感官上的快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也随之而来,由此视觉文化越来越成为当今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在新闻传播领域,传播效果的研究从最初的“魔弹论”到“有限效果论”再到“强效果论”,受众的地位在慢慢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支配者,受众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确立。在很多时候新奇的信息更能迎合受众求新求异的心理,新奇的信息能产生敏感的反应,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些新鲜的视觉信息能直接引发受众眼球和敏感神经的反应,新闻图像的出现刚好迎合了受众的这种心理。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得不到宣泄,这样的娱乐性信息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娱乐本就是人的天性之一,在看多了文字信息的时候,适当的图片不仅压缩了受众的时间成本,而且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让受众从忙碌的工作生活中解脱出来,使压力得以释放。

另一方面,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受众在接收信息时要想避免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的侵袭,要加强自律,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这样不仅有利于真实信息的传播,还有利于媒介市场的健康发展。

[1]朱斌.图片新闻标题的特色及传播效果[J].新闻三味,2011(09).

[2]张颖.全媒体时代如何增强新闻图片传播效果——以手机媒介为例[J].传媒e时代,2014(04).

[3]方小强.读图时代下网络新闻图片传播效果研究[J].编辑之友,2013(05).

[4]胡钦太,程伊黎,胡晓玲.Web2.0环境下微博的教育传播效果研究[J].理论探讨,2012(07).

[5]陈磊.让照片产生价值——中国新闻图片传播研究现状简析[J].新闻战线,2012(03).

[6]林静.全面建设时期《兰州日报》图片新闻的启示[J].社科纵横,2007(01).

[7]徐湛,郑欣.镜头里的正能量:新闻图片对农民工形象的塑造及变迁——以《人民日报》(1980-2012)为例[J].新闻界,2013(06).

[8]邓金龙.让新闻图片在版式中绽放光芒[J].新闻研究导刊,2013(01).

[9]董兴生.浅谈网络时代的新闻图片造假[J].传播与版权,2015(01).

猜你喜欢

冲击力文字受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胜者姿态CHECKMATE
基于离散元法的矿石对溜槽冲击力的模拟研究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新世纪中国报刊体育新闻语言质感冲击力解读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