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演奏风格
2017-03-28白晓南
文/白晓南
作为一名钢琴演奏者,应该了解钢琴的历史文化和大概的曲风以及演奏风格,中国钢琴曲的演奏风格大致由各个民族的音乐风格而定,我们作为钢琴演奏者应该大概了解掌握中国钢琴曲的演奏风格。
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我们国家的文化方针发生改变,随着许多音乐创作的蓬勃发展,创作出了大量中国风格的钢琴曲。在这些作品中,有许多是由我国传统民族器乐作品为基础改编的钢琴曲。比如王建中先生改编的《百鸟朝凤》、《梅花三弄》,黎英海先生改编的《夕阳萧鼓》、《阳关三叠》等等。在这些众多优秀的作品当中,《阳关三叠》是其中特别具代表性的杰出作品之一。钢琴曲《阳关三叠》是由我们国家十分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黎英海先生创作改编的,他以清代古琴曲《阳关三叠》为蓝本于1978年改编创作成功。较之前的古琴曲相比,钢琴曲《阳关三叠》当中变化最大的是第三叠,这里也是整部乐曲的高潮部分。为了表现离别时那种惆怅、伤悲和“寸衷难泯”的复杂思想感情,在钢琴曲当中做了特别大胆的变奏,突出钢琴音色中的穿透力和厚重感,让这种跌宕的情感旋律深入人心,更富有感染力和更为打动听众。这些优秀的作品在追求民族风格和模仿民族乐器音响方面做了不少尝试,手法丰富,要求钢琴演奏者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理解力,来完整全面地诠释作品。
还有一类钢琴作品的音乐主题往往来源于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民间音乐,它一般是口头流传,受到地理、历史、审美、风俗等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它的音调与节奏非常有当地的特点,比如说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及旋律线条的平稳进行与大跳的结合等等。这个其中比较典型的有桑桐的《内蒙古民族主题小曲七首》(蒙古族)权吉洗的《长短的组合》(朝鲜族)、吹起木叶跳起舞(选自钢琴组曲《壮家欢》)、民歌钢琴小曲四首、月下(选自钢琴组曲《彝寨风情》)、江南情景组曲(选曲)等等。这些优秀的钢琴作品都表现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能歌善舞、粗犷豪放的性格特点与淳朴热情。具有非常强的民族化特点,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必然是深深扎根于民族的广沃土壤之中。所以我们才经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类型的钢琴作品,要求钢琴演奏者,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当地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准确掌握其民族性特点,演绎出地道的异域风情。
最有特点的一类钢琴作品是我们国家戏曲改编的钢琴作品。我们国家的戏曲是历史悠久、渊源流传的。我们国家的戏曲最具有民族色彩的,它独特的风貌、地道的曲艺,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了,比如说:我们国家的京韵大鼓、单弦、琴书等九个曲艺品种,还有秦腔、豫剧、花鼓戏等十五个戏曲品种都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民族文化中璀璨的花朵。戏曲、曲艺在音乐方面,有许多宝贵的养料能够供我们吸收,有许多能量能够用来充实我们。一些钢琴家经过多年的探索,对戏曲、曲艺的调式、音阶结构、旋法规律等特点的研究,寻找典型的旋律动机,用重复、模进、变化、发展等等表现手法,以旋律中的和声内涵作为单一调式、混合调式、复合调式、调式交替等民族和声技法的多方面的尝试组合和运用,并且运用丰富的充满活力的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用来表现新颖的题材和用来塑造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尽力做到使传统与创新相结合,音乐与风格特点一致,而且赋予音乐以新的形象和色彩,从激发钢琴演奏者的情绪,使钢琴演奏者兴奋而不感觉枯燥,例如:遐想(京韵大鼓风格)、听爷爷唱得弦子(单弦风格)、武童(京剧风格)、友谊之舞(豫剧风格)、仙女的传说(黄梅戏风格)等等。
中国钢琴音乐的风格从深层意义上讲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对钢琴音乐中国风格的提炼须以中国传统乐曲的钢琴化改编为实践基础,在传统乐曲的钢琴改编实践中,努力表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神韵”,钢琴演奏者要努力锻炼专业技能,如中国化和声、织体等,这些技法是钢琴音乐中国风格的具体表现,“中国风格”是对这些技法的概括和综合提炼。中国钢琴曲的演奏风格多样化,但民族风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所以说,钢琴音乐在中国有更广阔的发展,在世界乐坛占有地位,民族化是必经之路。钢琴演奏者作为一种情感艺术的抒发方式,指导我们要在演奏的过程中抒发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一般来说,钢琴演奏者所抒发出来的声音是美妙动听的,这种美妙动听的声音与钢琴演奏者弹琴时的力量和弹琴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具有审美艺术的钢琴演奏技术是钢琴音乐优秀表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钢琴的技巧与钢琴音乐的表现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的,熟练的基本功,对音乐背景文化底蕴的深度了解,才能完整全面的表现一首作品,使之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表现作曲家想要表达独特的作品风格。
[1]吴金华.论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J].武夷学院学报,2010.
[2]江琳.论如何提高高校钢琴教学质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