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
2017-03-28刘春生
文/刘春生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新闻传媒理论界,还是在新闻业界,对于“民生新闻”的定义都尚存争议,但是经过十几年的新闻实践,新闻业界还是达成了“民生新闻是以普通百姓的视角,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语言,讲述关乎百姓生活冷暖的一种新闻报道样式”这一基本共识。
“电视民生新闻”的诞生始于2000年前后,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夜航》、江苏广播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为代表。全国各省级电视台陆续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中国电视新闻几乎被民生新闻“占领”!此后的十年,是电视民生新闻的黄金十年,十年后民生新闻渐趋衰落,电视黄金时段被各种类型的娱乐节目取代。众所周知,对负面问题的揭露和监督是电视民生新闻迅速占领观众市场的重要手段,可是又不局限于此。它需要更贴近百姓生活的关注视角,更平实朴素的新闻语言(或可称为“说新闻”)和更开放大胆的角色让位,要让普通百姓在新闻中发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讲述生活故事,表达诉求。
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去后,多数当年红极一时的电视民生新闻已经被各种娱乐节目取代,但是仍有一些电视民生新闻在娱乐至上的大时代里顽强地生存,面对着媒体融合时代新闻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激烈竞争,主动迎接融媒挑战,调整姿态,全面融合,努力争取着残存的一点份额。既然大环境不可逆转,传播阵地不能轻弃,传统媒体的电视民生新闻若要继续保持热度,提升关注度,有几个发展方向和要素就必不可少。
一、彻底摒弃单向传播方式,倡导双向互动传播理念
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的最大特点便是具有超强的互动性。新媒体时代,用户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多样,他们不再缺少信息源,更加关注自己对于新闻事件的评论是否得到了充分的理解和认可,如果能够第一时间加以二次传播,那是最好的。传统电视新闻的短板恰在于此!故而,电视民生新闻要充分挖掘和尊重观众的反馈信息,并加以利用,促进节目与新媒体传播方式深度相融。一是结合新闻事件设置能够引起共鸣和反响的延伸话题,吸引更多观众参与对话题的讨论,形成热点;二是对热点话题讨论进行广泛传播,得到更广阔的边际价值;三是优化互动模式,减少繁琐的中间环节,让互动更加简单有效,增加用户的体验感。
二、运用“开放”思维,对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进行重新架构,构建适应新环境的生态链
电视民生新闻的显著特点已经让它在诞生的第一天起就牢牢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可是为什么又在新媒体时代被逐渐冷落甚至抛弃了呢。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作为流淌着传统媒体血液的新闻形态,已经严重不适应新媒体时代受众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了。尽管民生新闻一直在用平民的语言讲述着平民的故事,表达着平民的诉求,可是,这种表达和诉求一直是封闭的,是编辑组选择的,相对于融媒时代的传播样态来讲,更是单一的、枯燥的。融媒时代的电视民生新闻要旗帜鲜明地搞“开放”,伸展触角搞“链接”,提升用户依赖建“生态”。
曾几何时,一部热线电话就是电视民生新闻的线索全部来源,节目赖此获得源源不断的信息给养。融媒时代,打几个字的评论都嫌繁琐,直接用一个表情来代替了,谁还会执着地拨打热线电话提供线索!这就需要我们的节目充分利用两微一端,获得更加直接和有效的新闻线索,获得制造热点的星星之火。
融媒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应该想方设法与观众进行互动,有效提升受众和粉丝的粘性。新闻主播要走到他们身边,成为他们的朋友。
有了新闻源,有了粉丝的粘性,还要有对民生新闻这种特殊产品的全新的生产方式——无疑也应该是开放的。一种开放是平台的开放,选择所有平台,只要对信息的准确和正确是确定无误的,即可拿来使用,同理,本平台的信息也要发布到更加广阔的平台实现共享。节目本身需要做的只是在坚持节目特色定位下的选择和供给。另一种开放,是节目形式的开放。地面活动是对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形式的一个有益补充。媒体通过举办特色地面活动,吸引受众广泛参与,让每个人成为新闻事件的制造者,观众成了新闻直播或新闻报道的内容众筹者,他们理所当然地更愿意消费自己的产品了。当然,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就是电视民生新闻节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完成对精彩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广告招商来撬动:一方面,在媒体线上给予广告客户合理的回报;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要将广告客户和活动的参与人群做合理有效的嫁接,提升广告客户的目标购买人群转化率。
通过上述努力,就可以将电视民生新闻变得开放起来,改变原有的“在播”单一维度,拓展为“在播—在线—在场—在商”四维空间生态,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1]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