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奇观:古代文化竞赛类节目盛行
——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
2017-03-28高倩伟
文/高倩伟
一、媒体奇观的概念
媒体奇观理论最初来源于盖·德堡的奇观社会理论,在奇观文化中,商业与娱乐结合,产生了所谓‘娱乐经济’的繁荣,[1]在此基础上,道格拉斯·凯尔纳提出了媒体奇观理论,他认为那些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2]。而在传播速度迅速,传播范围广泛的当代社会中,电视媒体引发的媒体奇观也很多,例如选秀节目,亲子节目等,这些奇观的共同点引发了受众的广泛关注,并且娱乐同商业结合,推动了明星个人和相关产品的发展,激发了人们讨论的热潮。
文化工业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产品的繁荣,通过现代的媒体技术和手段,将大量的文化产品注入人们的生活,利用大众传媒提供给受众信息,受众在这个过程中享受到文化节目和产品给自己带来的愉悦感,并且积极的参与到“媒体奇观”这一现象中同媒体进行互动。媒体也利用受众的关注,将受众从节目的关注者转向消费者,以达到自己提高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二、解读古代竞赛类节目奇观现象
(一)人物奇观
主持人的业务水准,知识水平以及主持过程中节奏的处理,影响着整个节目的发展,《中国诗词大会》的主持人是董卿,她说每一道题之后,都能说出该诗词背后的典故以及背景,与嘉宾对话时游刃有余。参赛嘉宾请来的是该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用生动的语言将诗词同生活结合起来,对选手的表现提出好的评审。最重要的一环是参赛的选手,选手的水平直接决定着节目的档次,个别节目中出现的选手作秀卖丑等现象虽然也能在短时间内引起人们的讨论,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讲,高水平高素质的选手的参赛,才能更好的促进竞赛类节目的发展,更何况是古代文化竞赛类的节目,没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就没办法在节目中有好的表现,没有出彩的选手,也就得不到受众的关注,《中国古诗词大会》从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精挑细选出来的百余位诗词达人,他们身份不同,职业不同,但是无一例外的都对古代诗词有着很好的掌握水平。
(二)宣传奇观
一个综艺节目的成功,同参赛者的宣传也是分不开的,《中国诗词大会》中有被称为为“古代才女模样”的16岁少女武亦姝,她镇定自若的表现,诗词水平的高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有来自河北农村,身患重病仍然积极学习古诗词的妇女白茹云,正是这样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故事,才让整个节目鲜活了起来。
同时节目利用传统的电视媒体和新兴的网络媒体同时进行宣传,在电视频道上不断的进行预告和重复播出,并且受众在微博、微信等客户端也能看到该节目的视频片段,励志的选手以及优秀的选手等,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被人们广泛的传播,对节目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奇观现象下的受众心理分析
(一)互动性与主体性增强
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实时性与互动性越来越成为媒介传播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内的电视媒体中,从最初的短信投票,到如今二维码技术,微博、微信互动成为电视节目的“标配”,电视一直对新技术保持着足够的敏感和应用的热情[3],《中国诗词大会》虽然没有选择对喜欢的选手投票或者实时互动这样的推选胜利者的方式,但是电视节目的制作而产生的强烈的参与感,仍然可以将受众带入当时的情景,让人们积极的参与到其中。
古代文化竞赛类节目的出现,满足了受众的参与感,选手在回答问题时,受众也可以在电视机外对该问题进行解答,仿佛自己也身处答题现场,同时这也是人们对个人知识水平的评判,答对了之后会有成就感,答错了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迎合了受众对古代文化的关注和参与的热情,同时节目播出的过程中,人们在社交网站上积极的讨论和互动,也推动的节目更好的进行。
(二)古代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
当今世界进入到“地球村”的阶段,各国人之间交往便捷和密切,但是不同的人种和民族之间,仍然存在着各自的归属感,古代文化竞赛类节目就是利用了这种文化认同,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其文化丰富程度是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骄傲的事情,而在观看及参与的节目过程中,可以更多的了解古代文化,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宣传。
其次,中国是一个诗歌的民族,从《诗经》伊始,到当代的诗词,无不承载着几千年来的文化和积淀,中国人对诗歌有着独特的情节,思念家乡时有思乡诗,壮志未酬时有言志诗,这些不仅是古人感情和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现代人抒发情怀的一种方式。古代文化竞赛类的节目实质上也是利用了受众的这种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感,吸引了受众的目光,利用媒体将文化和受众紧密联合起来,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结语
古代文化竞赛类节目的盛行引发了人们对古代文化的广泛关注和学习,节目收视率高,这对我国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优秀的电视节目能够展开更多的讨论,创造景观,《中国诗词大会》就做到了这一点,宣传了正确的价值观,让古代文化重新进入到千家万户,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但是该节目仍然有着一定的不足,通常涉及到古代诗词和成语这样的文化,我们往往将背诵默写作为判断是否掌握的标准,古代文化竞赛类节目也是考察选手的知识储备和记忆能力,单纯的注重量的积累,就会忽视了诗词背后的含义和美感。节目应该适当改变考记忆力的单一形式,而加入文化背景,诗歌赏析等更多的题目,来加强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宣传。
[1]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左敏.李钢.奇观爆炸与受众嬗变:新媒介生态下省级卫视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J].现代传播.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