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2017-03-28杜菁菁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传播者实力

文/杜菁菁

一、中国武术文化传播遇到的困境分析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

虽然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但是由于地理因素的阻隔和自然环境的迥然相异,东西方在社会文化背景、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和价值观取向等方面都有着天壤之别。中国地形多样,但是以平原为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广阔的地形让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才是治国安邦之根本,而农业的发展和天气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长期的生产工作中人们对于自然力的崇敬不言而喻,故而形成了“顺应天物”、“顺其自然”等理念。儒家文化大背景下更强调伦理道德规范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中国武术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必然会受到该种文化的熏陶和影响,比如在练功时强调“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等,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习武不仅是防身,更可以在习武的过程中去参悟人生哲学。而西方毗邻海洋,开放和广阔的自然环境塑造了他们崇尚冒险、敢于挑战的精神,主张战胜自然,人定胜天,强调人力的无可限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者在文化观念上有着极大的差别,故而中国武术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会遇到文化上的阻隔。

(二)中国武术文化在翻译上出现误读

文化内涵主要通过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域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文字和语言,而不同的语言文字不仅传达着表面上的基本意思,同时更体现着本地区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或者很多只有本地人心领神会却无法解释的内容。中国武术文化孕育自华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而汉语文字和西方的字母文字无论是从构词方式还是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理解起来更是困难重重。不同区域的语言文字想要相互交流就必须通过翻译得以实现,翻译是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的好坏决定着双方理解程度的高低。中国武术文化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在翻译上出现了诸多误读、曲解、不统一、不规范现象,导致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中国武术文化的理解只能浮于表面,对深层次的内容无法感知,比如对“武术”一词就有多个翻译:“Kongfu”;“martial arts”;“Wushu”等。武术动作“手挥琵琶”也有多种翻译:“Play Pipa”、“Strum the Lute”和“Hand Strums the Pipa”等,我们拿“手挥琵琶”举例,这一个武术动作借“手挥琵琶”这一动作来诠释武术内涵,中国人看到这个术语即可就能在脑海中联想到习武者飒爽的英姿,但是通过这几个翻译,我想英语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其中的内在含义,甚至以为习武者真的要去弹琵琶。中国武术文化的很多术语既是一个武术动作,同时也体现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通过动作的“形似”去追求一个精神境界的“神似”,但是很多翻译只能传达表面上的意思,无法映射出内在的文化精髓,导致西方社会的人们无法深入理解,甚至单纯的认为不过如此,缺乏深度和广度。

(三)国内媒体实力单薄,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后劲不足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壮大,当今社会媒体的重要性已然无需赘述,媒体的力量也不言而喻,现代社会正在成为一个信息化高度集约的时代。一件事情如果有媒体的介入,不仅能够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甚至能够将事件变成社会热点,影响国家的政策决策。多年前韩媒对于性侵儿童的广泛追踪报道引发极大的社会关注,最后在舆论的引领下政府出台了专门保护儿童权益的“熔炉法案”;前一段时间国内关于“江歌案”的报道引发全社会对于江歌母亲的同情和帮助,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于道德的审判和质问,这些足以表明媒体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意义。

此外,当今社会,一个国家传媒实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本国的文化输出能力,传媒实力强的国家能够将本国的文化传输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本国的文化精髓,而传媒实力弱的国家只能偏安一隅孤芳自赏。冷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传媒实力很快将自己的文化传输到全世界,因此,即便在中国,这个和西方文化在历史上有着截然不同特征的国度也开始了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等的普及;美国的电影电视剧也在全球掀起了一阵阵浪潮,《教父》、《肖生克的救赎》、《吸血鬼日记》、《疯狂动物城》等风靡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有人说这些文化能够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主要还是因为自身的优秀,但是笔者想问的是,哪个国家没有优秀的作品,为何只有美国的优秀作品才能风靡全球?

中国传媒实力相对来说还是较为薄弱的,传媒实力的差距让我们爱莫能助,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得不到良好的效果。

二、中国武术文化走向世界的对策

(一)注重武术人才的培养

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重要程度自然不言而喻,传播者在国外扮演着形象大使的角色,其自身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武术文化的高低和境界,是中国武术文化的明信片,如果传播者自身的能力和素养差强人意,达不到指定的标准,那么不仅仅达不到传播中国武术文化的效果和目的,更会让他国人对我们的中国武术文化产生厌恶甚至敌对的情绪。

传播者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的教育,当前我国武术专业系统中仅仅开设了基本的武术课程,对于如何传播武术文化则没有过多的涉及,故而学生只会一些基本的武术动作,不具备必要的传播能力。武术传播过程中,武术能力只是一个方面,如何将中国武术文化传播给当地人才是更为关键的部分,传播者的语言能力和解释能力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很多武术生的语言水平极差,根本无法满足传播的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必须对于武术传播者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为了避免滥竽充数之辈,需要设置一定的考评机制。

(二)整合国内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不得不承认,当今社会是一个媒体时代,得媒体者得天下。很多人以为自己看电视、上网时有着很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实则不然,我们在互联网和电视上看到的内容都是媒体想要让我们看到的内容,换句话来说,我们所谓的选择和自主依然受到媒体的控制。深知这一点后,我们就会认识到大众传媒对于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播是多么重要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迅猛,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但是我国经济起步晚,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显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自身强大的媒体实力,早在全世界站稳了脚跟。相对来说,我国的媒体实力十分薄弱,在国际社会人言轻微,因此我国的文化对外传播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现实,我国必须整合一下国内的媒体,凝聚力量,共同致力于寻求国际地位的探索中去。具体来说,腾讯体育、新浪体育、网易体育和搜狐体育作为我国四大主要门户网站应该摒弃以往的竞争,同仇敌忾,强强联合,提高我国的国际媒体实力,加强对于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

(三)拓宽中国武术文化对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

文化的传播途径是相当广泛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信息通达度极高,人与人的联系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如果文化传播局限在传统几个少数的途径,那么文化的传播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会受到严重的制约,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新时代,除了通过大众媒体进行文化输出还可以通过其他多种传播途径,不过这些传播途径可能会更为复杂,周期也会更长,但是效果是深远持久的。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和国际武术协会合作,在世界各国建立官方的武术培训中心和交流基地,去吸引当地人们的兴趣;其次,在文化交流活动中加入武术表演,在无形中向外国人灌输中国武术文化的魅力,激发他们对于中国武术文化的向往和崇敬;此外,还可以创建国际性的武术竞赛,并设立丰厚的奖金作为支持,国际性的竞赛必然会将中国武术文化推向世界不同民族的视野,在竞技中宣传中国武术文化。

[1]田文林,陈刚,肖宏,黄震.中国武术对外传播现状与对策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2(1).

[2]凌昆.中国武术传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大众体育,2010(11).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传播者实力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实力抢镜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