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视域下教育传播的特点及路径

2017-03-28杨进红

传播力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文化教育

文/杨进红

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在国际交往中其意义日渐凸显,这也成了众多国家的一个共识,即重视把文化领域的传播和交流纳入其国家外交的重点。教育作为文化重要的一环,同样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如在人才资源、文化价值观、文化的国际推广等多方面,都是国与国之间重要的传播和交流内容。

一、教育传播的内涵

教育本身是一种传播,从传播学视角来看教育传播,其内涵自然离不开传播学相关的要素。但对教育传播内涵的具体界定,现有研究尚未形成定论。

南国农等研究者认为,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1]而魏奇等研究者认为,教育传播旨在遵循传播、教育、生理、心理等客观规律,运用教育媒体,传播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和教学的优化。[2]虽然研究者对教育传播内涵的认识视角不一,但都认为教育传播应围绕教育信息的流动和运转来获得必要的效果。当然,教育传播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如融入现代传播的概念,教育传播的跨文化交流特点也越来越凸显。概括而言,教育传播应具备如下要素:一是要有传播主体,即由谁来传播;二是明确传播对象,即向谁传播;三是要有传播内容,即你要传播什么;四是搭建传播通道,即通过什么方式来传播;五是获得传播效果,即传播的效应怎样。故而,教育传播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教育传播主体通过搭建适宜的传播渠道,向传播对象输送相应信息,并获取最优化的传播效应的一种活动。

二、跨文化视域下教育传播的特点

当教育传播在两种及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进行交流传播时,即开展跨文化的教育传播时,教育传播与传播学中其他传播方式就有了一定的交集,也体现出了相应的特点。

一是跨文化传播的特点。当教育把不同区域、族群、国家的人群联结起来的时候,不同的文化在其中就有了互动的可能,通过跨文化的互动交流,既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全球化的今天,教育传播显然具有更大的话语场,教育传播正在突破单一文化的传播效应,希望通过跨文化的教育传播来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和认同。跨文化的教育传播,关注的是不同文化的精神特点和个体特征,展示了人类交往的多维通道。作为一种文化观念与传播策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其传播效应越来越被人注意,不但有助于传播主体用来指导不同文化族群与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实践,还能够为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宽容提供新的视角。

二是国际传播的特点。国际传播属于跨文化传播的一个内容,它一般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的传播活动。既然是国际行为,必然与国家利益关联在一起,故而,教育传播一旦在不同民族、国家及国际行为主体之间进行,一定会带上较明显的国家意识形态倾向性。当然,跨文化视域下的国际教育传播,既可以是有意识的,即带有较明显的政治倾向性,也可以是无目的的,即公益性的活动。但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教育的国际传播都会对传播对象产生文化冲击。

三是文化扩张的特点。跨文化视域下的教育传播,应注意到这样一种趋势,即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就是一种文化扩张,即希望依赖自身的文化优势,去扩张和占领文化的话语权。教育传播是文化扩张首选路径,即通过教育传播的方式,把本国的文化优势不断扩大。当然,国际性的教育传播本身就是一种优势传播,是获取文化效应的一种方式。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争论和关注的是,通过教育传播把某种文化价值予以扩张,很难避免会被人视为一种文化霸权主义。

三、跨文化视域下教育传播的路径

跨文化视域下的教育传播,其内容不只是简单的教育信息传输或是教育主体的互动,更为关键的是,因涉及跨文化的交流,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传播和交流,还会涉及到国家意识形态领域,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考察历史上对外教育传播的格局,其传播路径大体分为三个层面:

(一)国家教育机构开展的教育传播

教育机构的使命之一,就是开展教育合作与交流。“学校和教育的开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文化开放程度的标志之一。”[3]因而,每一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学校等教育机构之间的教育传播与交流。尤其是美国,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大学就强调大学应突破“象牙塔”的封闭与保守,学校教育应承担起服务社会的功能,体现大学应有的开放性特点,大学应该成为沟通与交流的组织,大学应该是一个体现多重职能的复合机构。进入20世纪,美国逐渐成为世界重要的教育传播国家,美国也是对华教育传播的最核心的国家。

以耶鲁大学为例,早在1850年,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容闳就来到耶鲁大学,在这里开始接受完全不同于中国的西式教育。美式教育对容闳影响很大,他回国之后,开始致力于西学东渐的事业,并积极尝试应用美国的先进经验来改变旧中国,如支持当时的洋务运动,积极推广先进的西方技术,推动学生赴美留学计划,介绍美国的改革经验,等等。正是容闳的广泛宣传与推广,中国开始深入认识美国,并积极尝试与美国的交往与沟通。自此之后,耶鲁大学以及美国其他的一些高校开始大量接纳中国留学生,美国政府也认可了教育机构的教育传播影响力,并大力提倡从知识和精神上来影响中国。

到二十世纪上半叶,随着美国大学的崛起,美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逐渐被众多国家认可,许多优质的大学也不断加快学校的国际化进程,并同世界众多国家开展了教育方面的合作和交往。教育机构的跨文化教育传播,相对于其他的教育传播路径,其优势和影响力更大,当然,在其教育传播过程中,能否进入较深入的传播层次,还得看各种文化之间的融合程度。美国高等学校对华的教育传播影响力,就在于适应了中西文化新融合潮流,并推动教育在华的本土化发展。

(二)基金会等民间组织的教育传播

基金会作为重要的非政府组织力量,一方面,对公益事业有着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它还承担着传播知识和文化的任务。20世纪初,美国的基金会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至1939年,美国较大的基金会已达557家,且这些基金会其资产大都在百万美元以上,这些基金会成为美国进行国际活动的重要渠道,推动美国文化在世界进行广泛传播。

基金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传播知识和文化。其中,促进和推动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正是其要务,这种教育传播其实也是为传播美国文化而服务的。基金会的这种职能,有效促进了各国教育文化的交流,特别是美国先进文化的输出,即把西方的理性主义和科学方法进行有效输出,吸引人才到美国学习和交流。以洛克菲勒基金会为例,其国际性、开放性特征非常突出,一战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就曾主动帮助一些国家进行教育和文化建设,如捐助二千万美元帮助比利时解决饥荒,并资助其布鲁塞尔大学医学院的发展。中国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展教育传播的重要国家,如在1913至1933年间,洛克菲勒基金会就投入了3700万美元,促进中国教育和文化发展。

在医学领域的教育传播,是基金会开展教育传播另一特色之处。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就是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华医学教育传播的事业。洛克菲勒曾先后三次派调查团到中国开展实地考察,然后确定将医学领域作为投资的突破口,于是把当时的北京协和医学堂接管下来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力图打造成有影响力的医学院。基金会重视医学领域的教育传播,是因为医学教育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就如创办协和医学院的宗旨一样,“不仅在医学科学上,而且在思维发展和精神文化上”向中国人提供最好的西方文明[4]。即借助医学领域的教育传播,推动中国教育和文化发生变革,继而促进中国从落后保守走向现代化。

(三)宗教组织开展的教育传播

通过宗教组织开展教育传播,在十九世纪初期成为一些西方国家主要的对外教育传播形式。以美国对华的教育传播为例,1830年,美国的传教士裨治文在广州创办贝满学校,这是美国在华的第一所教会学校,当时规模不大,办学层次也较低,主要的目的不在教育,而以培养传教的助手为主。洋务运动之后,教会学校开始对办学目的进行反思,认为学校还应承担传播西学的责任。自此之后,教会教育开始走向正规化、世俗化,办学动机和目的更为明确,一改以前零散的状态,教育成为主要的目标。到了20世纪30年代,教会学校不再强制和宗教有关的教育内容,更多地转向中国化、世俗化,这从学校的课程便可见一斑,学生修习的课程几乎与国立学校相同,学生毕业后也和国立学校无异,可在社会各行业就职,也可在政府部门任职,其时已和中国的教育体系融为一体了。

教会学校早期,其学校课程还以神学教育为主要内容和目标,教育传播的内容比较单一,可以说,此时教会学校主要功能还是宗教传播。19世纪60年代后,教会学校的课程内容发生大的变化,其中自然科学的课程内容比例增加,如数学、化学、地理等课程进入课堂。进入二十世纪,教会学校开始重视学校课程的世俗化、科学化,科目不断增加,课程更加专业化,除了重视基础学科,如数学等学科,还增加了应用性学科,如医学、测量学、矿学等,学校课程开始走向系统化和专业化,教育传播内容趋向丰富。

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就是教科书,教会学校中教科书的建设与其课程体系发展是一致的。早期教会学校里所用的教科书,带有较浓的宗教色彩,出版的教科书也多属于西学知识的普及性读本,是典型的西方启蒙类书籍。自十九世纪中期始,教会学校的教科书开始有了大的变化,非宗教性的教材占比增加。初期教科书主要还是由各校自行编印和选择教材,到了十九世纪后期,开始接受教科书的统一编印。十九世纪后期还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教科书走向世俗化,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教科书在学校里都占有较大的比重,教科书也更注重其实用性。

[1]南国农,李运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7.

[2]魏奇,钟志贤.教育传播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4.

[3]叶自成.对外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6.

[4]章开沉,林蔚.中西文化与教会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294.

猜你喜欢

跨文化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