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2017-03-28朱静坚
谢 芳 朱静坚
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谢 芳 朱静坚
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 湖南衡阳 421002
本文主要论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路径。首先,教师要转变旧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其次,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联系,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性;路径
在思政课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发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思考。
一、教师要转变旧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一)树立现代学生观
现代学生观主张把学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人,并且认为每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许多思想品德科任老师在教学中仍然运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依靠自己的教学经验,而不去主动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严重忽视了初中学生的人格发展,忽略了学生真实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抑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分远近亲疏,不能因为某个学生成绩好就袒护他,也不能因为某个人考试分数总是拖后腿就对他产生偏见,要同等地对待班级里的所有学子。对于这些学业比较拔尖的同学,老师不能松懈,要防止他们骄傲自满,不断激励他们再接再厉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对于班里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也要严格要求,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以班级里成绩优秀的同学为追赶目标,督促他们迎头赶上,实现新的跨越,成绩和名次上一个新的台阶。至于那些成绩落后,不爱学习爱捣乱的后进生,老师绝不能对他们放任不管置之不理,更不能简单粗暴恶语相加,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有耐心,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多鼓励多表扬,激励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去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思想品德老师要比其他任何学科的教师都更加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进步、可以成才的。思想品德课教师只有树立起这样一种学生观,才能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自觉有效的培育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个性的主体性的人。
(二)确立科学的方法观
众所周知,老师的传授知识的方法与同学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历来是各地教育研究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法偏重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老师所注重的是自己要如何教才能取得最大的成效,并不关心同学们是怎么学习的。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与其在自己的教法上费尽心思,不如分一点精力去研究学生是怎么学习的。[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规律来确定适用的教学方法。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除了要传授知识,还要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指导各个学生选择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
尽管这些年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等开始普及,但是仍然有很多学校尤其是在农村初级中学,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方法还在束缚着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我们只有确立科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观,才能进一步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有效发挥同学们的主体性,推动同学们的个性发展。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之间要加强心理沟通,增进情感交流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但是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当今时代的初中学生,尤其是很大一部分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由于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内心世界比较封闭,不愿意在课堂上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不愿意流露自己的真实情感,沉默寡言,没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存在的这种心理如果不能消除,课堂气氛就不能活跃起来,学生的主体性自然也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思想品德课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对于学生显露出来的积极性,老师要及时表扬,多加赞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也是课堂中的一份子,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增加自信心,发挥主体价值。如果一个教师长期板着一张严肃冷淡、威严有加的面孔,学生不愿意跟老师打招呼,就算是学习上遇到了问题,他们也不愿意去请教自己的任课教师,那么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就不敢举手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神经也会经常处在紧绷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创造性和主体性的发展。[1]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面带微笑,以平易近人的语气与自己的学生交流,适时用一些幽默的语句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用亲切慈祥的心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2]尽可能营造一种温馨的、和谐的、友爱的课堂氛围。学生也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气氛下才能保持心情的愉悦,主动性、能动性才能施展出来。[3]
(二)教师要树立一种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
现代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不同于以往的“权威—依存”关系,[4]这种民主这种平等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在人格方面,老师与学生也是平等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名教师,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强行灌输给学生,要有理、有利、有节的对同学们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要对所有的学生同等对待,平等的关怀每一个学生;学生也不能屈服于教师的权威,有权表达自己不同于教师的思想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上,任课教师不再是中心,而是教学的协调者、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掌控自己学习的主人。[5]只有师生之间平等了,同学的主体性才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教师要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现代多媒体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带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是千百年以来教育领域爆发的一场大革命。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育者将德育知识、修身方法直接传授给学生,然后由同学通过反复做题、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接受知识,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再加上这门学科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比较低,而且多地实行开卷考试,这往往使学生忽视了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提不起兴趣。
但是,如果我们在思想品德课上运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授课,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就拿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思想品德课来说,第五课是多元文化的地球村,如果采用传统的粉笔、黑板这些教学设备来上这节课的话,学生并不能直观感受外国文化,如果我们使用多媒体技术上课,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枯燥、无趣味,它可以将各国的建筑、音乐、舞蹈、节日等文化元素通过各种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艺术作品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色彩鲜明,感性形象,信息量大,符合学生标新立异的思想,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6]又拓展了教材知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和吸收,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无意注意,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是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必要保证。
(二)巧设教学冲突
教学冲突是学生提高思维的原动力,创设教学冲突,就是提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但是又不与教材相吻合,甚至与教材说法相矛盾,并且具有适当的难度和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7]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来解释什么是教学冲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一篇著名作家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里面的主人公琼珊得了重病,她把自己的生命期限寄托给窗外的常春藤叶子,消极地认为,当最后一片叶子也落了,自己的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是一个名叫贝尔曼的老画家得知琼珊的想法后,就画了一片假的叶子,这片永不凋落的假叶子就这样支撑着琼珊挺过了一天又一天。我们在上思想品德课过程中,会教育同学们,做人要讲究诚信,不能欺骗他人。但是在上面这个例子中,贝尔曼用假的叶子来欺骗琼珊,却帮助琼珊渡过了难关,这显然与我们教材的说法不一致,这种情况便可以称之为教学冲突。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人们一般认为课堂上举上面这些与教学内容相矛盾的例子会阻碍教学的正常进行,不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实际上,创设这些问题冲突情景可以导致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困惑和纠结,紧接着,同学的情绪就会兴奋起来,如果这个时候,思想品德教师能够巧妙地处理这些教学冲突,让同学在矛盾冲突中开展激烈的讨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够达到解放思想、除旧布新的教学效果,此外,学生的主体意识也将会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
四、结论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新课程改革以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学生主体性教育成为了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相对于一般而言的学生主体性,思想品德课的学生主体性研究还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研究课题,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相信只要各地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前赴后继,主体性教育研究必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1]张甲卫.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培养[J].德州学院学报,2013,29:13.
[2]张冠楠,孟庆男.论思想政治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5):45.
[3]余欣欣,李山.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39.
[4]曾德伟,王车礼.浅谈主体性培养与创新教育[J].福建论坛,2009(6):142.
[5]李乐为,董双平.新课改下高中政治课学生主体性缺失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1):283.
[6]陈宜延.发挥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0):202.
[7]陈栋亭.谈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发挥学生主体性[J].宁夏教育科研,2008(2):57.
谢芳,1972-,衡阳师范学院法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攻教育学、伦理学。
朱静坚,衡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12级学生。
湖南省教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问题及路径研究》(湘教通(2016)400号553);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教改课题《当代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研究》(NJY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