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执着是今生最好的追求

2017-03-28梁富正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7年3期
关键词:三湖水文站水文

梁富正

5岁, 他第一次见到黄河。

13岁,他在黄河边上驻足。

22岁,他携带几本水利技术书籍来到头道拐水文站,投身治黄事业。

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依旧每天行走在黄河边上,停不下忙碌的脚步。无论在黄河岸边、水文吊船上,还是在机房库,总能看到他的身影,他好像每天总有做不完的琐碎事情,并且还时常会碰到一个个头疼的问题。然而,他对这份工作有着深深的感情。正是在这个被人戏称为“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是掏炭的,一问才知是水文站的”岗位上,以34个春秋让生命之花在黄河上绚丽绽放,让最美好的年华紧紧地与黄河水连接在了一起。

这是一个为执着和理想而奉献忙碌的人,没有人特意关注过他,更没有人为其喝彩,可他却默默地坚守这份执着和信念,矢志不渝,从未有过动摇。

他,就是内蒙古托克托县头道拐水文站原站长路秉慧。

孜孜求索,终成技术能手

时光回溯到1983年,刚从黄河水利学校陆地水资源专业毕业的路秉慧,背着书包里几本水利书籍来到头道拐水文站,之后在这里娶妻生子,常年驻守河岸。

在学校里就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路秉慧很快展示出扎实的专业技术功底,参加工作不久就显得出类拔萃,成为单位里的技术骨干,许多以前遗留的悬而未决的关键性的难题被他一一破解。

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能力出众和工作需要,他被调到离家100公里外的昭君坟水文站任职副站长,此时他尚不足30岁。在这里,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业务上,一门心思搞技术突破,很少见到他能坐下来与人闲聊,就连重要节日他也在水文仪器旁站着,一站就是一个上午。一次,同事赵常有笑着说:“你不要来回跑着看了,干脆就在仪器室住着吧。”路秉慧也笑着答道:“住着就算了,不过这辈子我注定和它难舍难分了哦!”

在水文行业上测算水的流速和流量需要十分复杂的计算公式,尽管在日常工作中水文工作者十分仔细,但还是常常算错。对此深有体会的路秉慧,决心克服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减少并杜绝这种情况,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技术含量。

2002年,站上派发新电脑,这让路秉慧找到了改进技术的切入点。于是,他决定尝试改进。老站长王三厚对路秉慧说:“要改进难啊,多少年了,我也想改进,可还得靠纸笔,尽管比较熟练,还是经常出错误。”

路秉慧并没有被困难吓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认真研究,仔细揣摩。他自学计算机编程,破解软件难题,将脑海中熟悉的几十种水文公式与电脑软件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新的水文应用技术软件。最终,他成功了,解决了几十年来黄河水文工作者靠算盘和铅笔计算黄河水流量流速的大难题。为此,他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赞扬,老站长王三厚对他竖起大拇指说:“真有你的一套,以后大家可靠你吃饭了啊。”

如今,年纪大了,路秉慧辞掉了站长职务,更有时间去研究水文技术了。可记忆力下降,有些技术学起来困难了,但他没有退缩,依旧走在水文技术的最前沿。“没有路师傅不学的东西,现在很多先进的设备图解都是英文的,为了搞懂弄通,这不,老路又在鼓捣英语了!”对老路,同事们很佩服。

2003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为表彰路秉慧在黄河水量调度工作中做出的显著成绩,特授予“黄河水量调度先进个人”称号。

路秉慧在黄河水文测报技术水平升级工作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所著的《黄河宁蒙测区低水流量测验方法研究》和《2007—2008年度凌汛期三河湖口水位创历史新高成因分析》获得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技术革新浪花奖。《黄河内蒙古段冰期流量测验方法研究》和《黄河内蒙古段河床冲淤规律和过洪能力分析》获得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科技进步奖。

创新管理,练就优秀班组

水文工作历来枯燥乏味,职工工作和生活较单调,会出现积极性不高、工作失误的现象。2004年,路秉慧转调三湖河口水文站担任站长,刚刚接手时,整个水文站管理松懈,技术薄弱,骨干力量缺乏,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此,路秉慧百感交集,他下定决心要彻底整顿一番。

想得很好,可做起来哪那么容易啊!不久,他制定了《职工考核奖励和处罚办法》,许多人以为这又是走形式,不会真正实行,但不久一名职工就因违反纪律被处罚了。这下大家觉得这个站长不一般,动真格了。事后,他的同事沈国庭说:“当时我们觉得,这么一个笑眯眯,一脸和善的人,应该不会咋样吧,可原来是铁面包公啊!只讲原则,不留情面。”

技术卓越的路秉慧,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把业务放在水文工作的第一位,当成自己和其他同事生存的根本。

当时,三湖河口水文站技术人员的年龄结构严重失衡,技术骨干都是接近退休年龄的老职工,剩下的都是近几年新来的职工,有人戏称“2050部隊”。为了让新来的职工尽快进入角色,掌握核心技术,他自己专门编写了《水文职工日常操作规范》《水文技术标准》等册子,积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定期考核,成效很大。

“只要引导好,年轻人都是宝!”这是他经常讲的一句话。

三湖河口水文站的职工张志恒,刚来水文站时,积极性不高。路秉慧觉得不能再让这个年轻人继续消沉下去,他找到张志恒说:“你要振作起来,赶上大家的进度,从明天起,我和你一起学习,直到你赶上进度为止。”于是,路秉慧手把手教他,4个月过去了,进步明显,这让来水文站视察的领导非常吃惊,当众表扬了他。张志恒深情地对路秉慧说:“谢谢路站长,不是你,我真可能废了。”

基层水文站管理一直是水利行业的难题,路秉慧经常吸取其他单位的经验,并结合实际情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次受到上级表扬,他和水文站先后获得“先进个人”“优秀组织奖”“先进水文班组”等荣誉称号。在工作中,他以身作则,为站上的职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时刻出现在工作一线的最前面。

2008年,三湖河口水文站获得“全国先进报汛站”“乌拉特前旗防凌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2年,三湖河口水文站获得“乌拉特前旗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

真诚为人,挥洒一片深情

2014年退伍回来安置到头道拐水文站上的马韬,一次打冰,冻坏了耳朵,路秉慧立即开着车在大雪天把他送到医院救治,为其买药,照料生活起居,三天没有回家。大家都以为出啥事了,手机也打不通,三天后,他回到站上时,憔悴的面孔着实让大家吃一惊。事后,马韬动情地说:“要不是路站长,我的耳朵就留下后遗症了。”

熟悉路秉慧的人都知道他话不多,不苟言笑,但他实际上是一个热心人。20世纪90年代,路秉慧的一位初中同学找到他说自己两个孩子考上大学,但自己实在供不起。路秉慧说:“你咋早不开口呢?咋能让孩子失学了。”尽管当时他的收入也很微薄,但是他立即拿出自己两个月的工资递给这位同学,并说:“这个不用还了,算是我给孩子的,以后需要,你尽管开口。”如今这位老同学的两个孩子都已经完成学业,成家立业,他们动情地说:“是路叔让我们走出县城,走向大城市,给了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这样的好心人。”

路秉慧的父亲已经80多岁了,只要有空,路秉慧都会去探望他。有一次,老人不慎摔倒住院,尽管有护士照料,可路秉慧不放心,为老人洗衣做饭,端屎端尿,里里外外比女儿都细心,一个人陪伴老人度过一个多月,直到老人康复出院。其他子女觉得不好意思,他微笑着说:“这是我们做子女的应该做的,大家和我一样都会这样的。”

路秉慧重感情,他做的许多事情让许多人掉下感动的眼泪;讲原则,遇到不公正的事情会拍案而起。在其34年的工作生涯中,他用自己的原則“得罪了不少人”,也用一片真诚感动了许多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谁让我天生这副德行,不会做老好人!”

一个冬天的清晨,太阳刚刚出来,天气非常冷,温度低至零下20多摄氏度,路秉慧和往常一样,穿好救生衣,拿上水文仪器,离开水文站,又去黄河边观测去了,在他眼前的黄河水依旧和34年前刚来头道拐水文站一样,是那么熟悉。不同的是两鬓的白发比结在上面的霜都白了,长满老茧的双手操作水文流速仪也不灵敏了。

站在头道拐水文站的机房上,远望黄河,厚厚的冰层上,一个穿着救生衣的水文老兵顶着寒风,在冰面上不停地操作着水文仪器,延续着他与黄河那份浓浓的情缘。

有人曾问路秉慧:“你这么多年来守着黄河水,不感到亏吗?”“只要你和黄河待的时间长了,你就对它有感情了,就离不开它了,你就会把它当作自己一辈子的事了。”路秉慧说。

猜你喜欢

三湖水文站水文
三湖红橘再飘红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宗炳故里 黄桃之乡 秀美三湖 “三湖杯”建场六十周年 全国诗词楹联散文新诗大赛征稿启事
春晓(外二首)
水文
郭家屯水文站单断沙关系分析
草坝水文站两种蒸发器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