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7-03-28钟建业
钟建业
【摘 要】教学評价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教学评价的实施提供基础保障。本文概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基本层次结构,运用德尔菲法初步构建出基于海淀区学生水平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3-0056-03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教学评价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深刻领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围绕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开展评价活动,保证课程目标的达成。通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合理实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评价是教学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根本宗旨,遵循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设计思想。通过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可以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较高的地位。我们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来设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
1. 目标导向性原则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因此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能促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和导向功能。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评价,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能够准确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困难,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2. 学生主体性原则
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满足评价对象的需求。由于不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风格、个性特征不同,不能用一个尺子来评价全体学生,因此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既要有全体学生共有的特征,还要有个别学生发展的空间,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原则。
3. 动态发展性原则
基于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和相关教学理念而设计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会随之改变,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随着上述变化而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4. 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特点的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要充分体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设计问题,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体验一系列信息活动,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要充分关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和信息素养的具体表现,促进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引导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1. 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依据
制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前,必须明确依据什么来设计评价指标,在本研究中主要依据以下几个内容。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2)学习理论对教学评价的启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激发学生自我评价的内驱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激情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要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要求教师从多个维度和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学生,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方面的发展进步,充分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保障学生多种智能的均衡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评价标准应多样化,教学评价应以自我评价为主,突出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评价能力。
(3)海淀区信息技术教育特点及学生特点
海淀区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历经多年,不断积累在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和实验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海淀区特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体系。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多年持续发展海淀区特色的信息技术教育,海淀区高中阶段的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水平相对较高。
2. 教学评价指标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本研究是以目前现有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蓝本,结合海淀区的信息技术教育特点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新理念要求,对其进行的修改和重新组合,重新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首先采用目標分解法,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目标进行逐层分解,将评价目标分解为几个一级指标,依据本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将这些一级指标分解为若干个二级指标,再将二级指标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三级指标。
其次运用德尔菲法, 对于初步构建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框架,向信息技术学科专家发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调查问卷。对信息技术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两轮调查,结合每一轮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指标框架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确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
1. 初步构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决定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尽可能全面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所以构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应能比较科学、全面地反映出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和提升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依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总目标,基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建立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本着评价侧重关注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评价能够促进计算思维的培养、评价能够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宗旨,拟定从学习状态、思维意识、学习能力、信息责任四个维度来评价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初步构建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内容如表1所示。
2. 运用德尔菲法确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
通过专家问卷调查的方式,将初步构建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以问卷的方式发放给信息技术学科专家,经过几轮问卷的专家咨询,将专家的意见进行汇总、整理并反馈给专家,作为下一轮问卷的参考。经过几轮的反复论证以及对结果的统计分析,最终筛选确定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指标,如表2所示。
随着《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不断落实,修订版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将颁布,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针对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和评价,期待着有新的突破和新的思考。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高中(审定稿)-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view/badcd08502d276a200292ef6.html.
赵文婷.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王海燕,田变肖.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初探——以陕西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为例[J]. 当代教师教育,2009(12).
于颖慧.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评价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田雪林.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过程性评价[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
周媛. 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