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师生实际需求打造幸福教育乐园
2017-03-28任丽雅
任丽雅
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小学自2009年建校以来,一直坚持文化办学方向,并将“以科研为先导,以数字校园建设为依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作为学校的办学总目标。
我校数字校园建设依托大兴区教育云平台五级建设框架,以满足学生、老师、家长、管理者四类群体的实际需求,促进深化应用为核心,以“关注师生实际需求,打造幸福教育乐园”为目标。通过建设与应用数字校园,契合并体现了学校“幸福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期待+激励+唤醒”的育人模式,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改善了教师专业发展环境,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学校内涵式发展。短短8年,学校已经从一所新建校发展成为一所稳定的、有突出特色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示范性、现代化学校。
数字校园建设实施策略
自建校起,学校就逐年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到2014年,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走在了北京市中小学的前列。同时,为更好地统筹协调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管领导,以资源中心主任为分管领导,以信息技术教研组教师为技术骨干力量,以各学院院长、年级组长为资源整合龙头”的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信息技术中心,认真制订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为了保障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良性、有序、科学地发展,促进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我校还先后制定并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职责明确,管理规范,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可靠、信息畅通。
1. 初步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
学校建立完整的教务管理平台,包含基础教务数据、在线选课系统、智能排课系统和协同备课平台。在深度应用学校教务管理平台的同时,重点搜集、整合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类教学资源库,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着力提高教学资源质量,为我校师生建立一个支持教学活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极大地延伸学校教與学的时空,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撑。
2. 试水协同办公平台化
学校通过深化推广大兴区数字校园云平台中的各个系统应用,基本完成学校各项管理的数字化,同时自建校级应用,实现无纸化办公。
实现电子档案管理:我校是大兴区首批试运行电子档案的学校。试运行两年多来,在技术部门的支持下,我校对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进行了多次调整和优化,目前已经可以借助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独立完成档案的留存、审核、借阅等管理工作。该系统以时间轴为主线,以年份为留存节点,以直观方式显示档案类型,档案生成、查询完全按照纸质档案管理模式进行开发,简单实用,查询方便。
建设资产管理应用:资产管理系统专注于校园实物资产管理,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录入、查询、报修、维修情况反馈和基本权限设置,包括资产信息管理、资产查询、资产领用、资产盘点等功能模块,涵盖了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整个过程。
3. 探索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元评价模式
学校积极创新学生评价方式,利用网络平台搭建校园文明评价系统和七彩童星评价模块,进一步补充完善我校“理性幸福教育课程体系”,更加灵活地设计多元课程和策划学生活动,为学生多元综合评价和学生成长过程的动态记录提供信息化管理手段。
校园文明评价系统主要应用在学校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引进该系统后,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根据学校一日课项目安排,对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情况进行检查、督促、评价和反馈。
七彩童星系统是学校为了及时反映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监控与反馈学科教学情况而建设的系统。它解决了以往采用纸质登记方式造成的班主任统计过程中数据收集困难、登记和统计麻烦等问题。通过每月汇报工作定期反馈各学科教学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促使教师、学生、家长重视所有学科,使各学科教学工作扎实推进,促进和鼓励学生综合素质的均衡发展,培养幸福多彩的学生。
4. 家校协作迈向信息化
搭建便捷的家校互动平台,让学生能及时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与家长一起分享成功的乐趣,学生在“期待+激励+唤醒”的育人环境中幸福成长。经过不断探索和改进,现在我校使用培育100家校互动软件作为家校沟通基础平台,并建立微信公众号,实现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分享。家长通过平台关注学校以及孩子信息的同时,也可以随时与学校进行网上沟通,使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为学生成长和学校建设贡献智慧。
当然,要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师的运用水平,教师培训是关键。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决定了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的效力。为此,我校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加强学校信息技术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培训,支持青年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比赛,并及时进行奖励。
数字校园的应用成效
几年来,我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从最开始的懵懂探索,到现在的规范实施,无论是最初的管理人员,还是现在的全校师生,都深切地体会到数字校园给自己带来的不凡变化。无论是以往信息化项目的不断深化,还是新建项目的投入建设,我们都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实际效益。
1. 数字化教务管理促效能提升
数字校园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大大促进了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例如,在线选课系统经过近两年的使用,已经得到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学生可以在规定选课时间段内,不受地点和时间的限制在网上完成选课申请,而学校也可以方便地对学生选课行为进行管理和控制,增加了学生选课的自主性,提高了教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教师使用协同备课系统进行备课,首先可以减轻教师备课工作负担,通过系统中的复备工作,教师可以集中精力提高自己所负责的主备工作的质量。其次,备课内涵加深。通过在线备课可以整合多种网络资源,丰富了备课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再次,资源得以共享,教师将自己的备课资源都上传到备课平台,平台将备课资源进行整理、归类,便于教师进行资源共享。最后,备课时间自由,备课系统24小时在线,教师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备课时间。
使用教学管理系统后,教学数据高度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性加强,部门之间工作规范,职责明确,改善了部门间的合作关系。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为学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教育决策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在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中,教师既是应用推广的对象,又是应用的推广者。师资队伍的信息素养对于数字校园的建成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几年来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课题引领下的实践运用,我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全体教师都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和主动应用的习惯。短短几年,我校已经成为大兴区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北京市数字校园实验学校、华北数字学习试点联盟校、北京网络协会会员单位。我校还多次承办信息化的相关论坛和主题研讨会,王娜、屈国庆老师参与的国家级课题《基于微课的交互式媒体有效应用的质性研究的子课题 “基于手持移动终端的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已经顺利结题。年天雄等20多名教师的课例、论文、微课多次在各种信息技术比赛中获奖。
2. 协同办公促流程简化
通过深化大兴区数字校园云平台的系统应用和具有学校特色的校级应用,我校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OA办公系统。该系统能简化各项工作流程,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创新学校的管理模式,减轻管理部门繁杂的工作负担,提升管理者和教师的幸福感。
系统应用中,通知公告、场馆预约、手机短信、日程协同、教师社区、教师云盘、工资查询等场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办公周期,提升了日常办公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管理和决策的水平。云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使学校的日常管理形成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数字化流程,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真正实现了全方位、智能化、节约化、绿色化的全新办公模式。
总之,在数字校园特色建设进程中,我们一贯注重以教师的需求来引领建设,而不是用技术人员或者技术专家的观点去“武装”数字校园,源自教师需求的应用才是真正的校园应用。在数字校园特色建设中,硬件为软件服务,软件为应用服务,应用则应该为学校的一切管理和教学活动服务。数字校园的真正定义应该是这些因素的无缝结合、浑然一体。
3. 自主评价促幸福成长
在数字校园特色建设进程中,我们还注重学生的角色定位。学生是数字校园应用的主体,能否在数字校园中成功地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真正具备数字化办学水平的标准。
校园文明评价系统的实施推动了学校发挥学生小干部的作用,推动学生主动参与评价工作。该系统首先实现了即时评价、即时生效和结果即时推送功能,提高了评价工作的时效性。其次,涵盖了所有的评价项目,通过菜单选择即可实现评价项目之间的切换,精简了学校评价工作,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工作量。再次,评价结果汇总、反馈、后期分析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评价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此外,校园文明评价系统对学生的成长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在打分评价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移动设备的使用和操作,也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对生活、工作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文明守纪意识,培养了学生规范自己行为的习惯,增强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4. 家校协作促沟通顺畅
学校在做好家校互动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强大的连接作用。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摸索出一套适合我校整体校园文化的家校互动模式。截至2016年4月,我校微信公众号推送学校新闻500余篇,每月访问量高达8000余次,处理家长信件45封。微信公众号、班级微信群、培育100软件客户端等的综合运用,构成了我校线上家校交互系统,起到了良好的家校互动作用。
近年来,学校在数字校园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有效的使用与管理策略。但也应该看到,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教研、管理等方面仍有较大的發展空间。我校将以信息化育人模式作为“十三五”时期的重要研究课题,带动学校内涵式升级,真正实现师生高质量的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