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成为英语教学的助推器
2017-03-28蔡蕾
蔡蕾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其简单化、实用化、多样化和智能化备受师生欢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微课对于辅助学生学习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冷静思考并参与微课的应用和实践研究,使其成为英语教学的助推器,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微课;英语教学;合理利用;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37-02
如今,互聯网时代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全面创新,也改变着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方式。 “微时代”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悄无声息地烙下印记,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学习方式,而微课正是这一力量的集中体现。《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应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笔者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经验,形成了一些认识。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是指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视频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及优势
微课区别于一对多的课堂教学,具有实用性强、容量小、易传播等特点。微课视频长度一般为5~10分钟,时间和地点可以选择,有很大的自主空间。微课教学打破了单一媒体传递知识的局限性,使学习更生动、具体与形象。
微课以其短、小、精、活的优势,打破了学生学习时间与接受能力的局限。微课视频播放快慢可以调节,能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程度控制学习进度,并且可以反复播放,使平时反应慢又羞于提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和理解知识。
良好的微课是井然有序的,有较为完整的结构,它的应用能够设计出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使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每一个变化,构建一个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
三、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当前微课发展势头迅猛,而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如内容华而不实、应用方式单一等,导致效果不尽如人意。那么,教师应采取什么策略使微课在应用中发挥最佳效果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利用微课,指导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英语学习中最薄弱的一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在思想上不够重视,仅仅是口头布置,缺少与之相对应的检查。因此,教师可以先选取学生不易掌握的难点或重点,用生动的画面,配以简明扼要的讲解,通过录屏软件制作成教学视频,发布到网络,让学生在家学习观看,为新授内容做好铺垫。这样既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自主思考时间,又能够充分体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2.利用微课,采用互动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尽管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课外学习渠道,但课堂仍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说过:“好的课堂效果只有在师生互动中才能生成。”因此,教师应利用好微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这也与目前正在推行的“生态建构式课堂”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
(1)微课导入,提前热身。
教师可以利用提前拍摄剪辑好的视频导入新课,内容可以是教师自己演唱的歌曲,也可以是本班学生提前拍摄的短片,然后让学生在上课前模仿练习,并集体展示。
(2)小小帮手,呈现新知。
在学习单词时,教师可播放剪辑好的单词视频代替教师的现场讲授,同时在PPT中播放录制好的单词学习音频,让学生跟读学习,进程由教师可在一边控制。在学习对话时,教师可播放一段由学生表演的短片,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分析对话内容,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多次操练,过程由教师可拍摄下来并作为下节课的微课教材资源。在学习课文时,通过让学生泛听、泛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然后教师可反复播放课文视频,让学生回答预设的问题,用播放录音的形式呈现。通过这样交互式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不仅让学生学得自由、开放、轻松,还能收到比教师现场讲解更好的效果。
无论是课堂的哪一个环节,只有找准微课与课堂的切入点,才能使微课有效融入教学过程。如果把课堂当成一顿大餐的话,微课便是其中的一种佐料,只有添加合适才会添香添色。
3.利用微课,指导课后复习,自主总结反馈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学习策略目标中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主动复习和归纳。”复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复习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学生不会归纳知识点,没有课后复习的意识、习惯和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利用微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并能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笔者常常通过微课教给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的方法,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归纳的习惯。
(2)利用微课,改进作业形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平时学生的课后作业往往是抄写、背默以及做辅导资料上的习题等,这些枯燥的形式让学生对作业采取消极应对的态度,学习兴趣也被消磨殆尽。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多样的形式设计巩固练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微课应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微课设计应注意形式与内容兼顾
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必须牢记学生的特殊性,要科学地把握好度,不要过犹不及,不能过分追求可视化、动态化和趣味性,要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内容转移到呈现形式上。
2.微课开发应注重整体性与连贯性,从微课走向微课程
微课简短的特点要求教师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和原则,围绕相关的知识点创作一个专题和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使孤立的微课关联化和体系化。一个专题、一门课程的系列微课称为微课程。教师将微课程体系化后,学生就可以沿着“切碎→连通→整合→聚焦”的知识创建顺序进行课程学习,最终实现知识的连通和融合创新。
3.微课应用应有计划、有步骤,突出实用性
微课并不排斥其他媒体资源和教具,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微课内容的设计要适合多媒体,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进行活动实践效果会更佳。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恰当选择教学方式,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需要微课的介入。
总之,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微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教师应把微课看作是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自己微课制作与传播的技能,这样才能合理地将英语教学与微课有机结合,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责编 容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