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内外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017-03-28朵永旭
朵永旭
[摘 要]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直接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引导学生积极进行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语文素养;听;说;读;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10-01
“语文素养”是新课标中比较引人注目的核心概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并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积极进行课内外阅读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在阅读中会说会听,让课内阅读扎实有效
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课文是由教育专家、心理学专家和特级教师共同斟酌、审校的经典篇目,具有较强的教育性,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利用好语文课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技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一年级的起始阶段,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表达的完整性,培养学生认真聆听的好习惯。例如,在课本的看图说话活动中,我问学生:“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学生甲说:“小鸟。”学生乙说:“我在图上看见了一只小鸟。”我及时表扬学生乙:“你表述得很完整。”随后,学生丙高举小手,我示意他站起来。他响亮地说道:“图上有一只快乐的小鸟在高声唱歌。”对此,我问全体学生更喜欢哪位同学的表述,很多学生都认为丙同学的表达最好。基于此,我让一些学生说出喜欢丙同学所说句子的理由,然后我进行总结:“同学们都说对了,丙同学不仅把句子说完整了,而且这个句子读起来很美,并加入自己的合理想象。”通过这样的课堂引导与追问,让学生掌握了完整表达的技巧。久而久之,这样的课内阅读训练活动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在阅读中凸显“读”字,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顺、把课文读通,而且要引导学生把儿化音、轻声读好,感受中国文字的音韵美与语言美。例如,教学《春天的手》时,教师通过范读、学生自读、师生合作读、生齐读、配乐朗读等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文本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感知行文节奏。因此,教师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而是让学生在自由阅读中感悟语言的优美,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由文本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读中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春天的美。
三、在阅读中想象,以读促思
想象是学生把文字变成形象的再创造过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例如,学完《一粒种子》后,我提问:“文中写到这粒种子几次‘挺一挺?”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四次。”紧接着,我让学生想象种子钻出地面后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很多学生说:“种子会看到一个热闹的新世界。”基于此,我追问引导:“为什么地面这么热闹,你愿意告诉刚钻出地面的种子吗?”在我的追问下,学生很热心为这粒种子当地面导游。有的学生说:“青蛙一个冬天没有唱歌,现在正在‘呱呱地练嗓子。”有的学生说:“各种小动物都在夸‘春天真美丽,真暖和……”这种续说的教学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在阅读中积累,以读促写
只有在阅读中“厚积”,才能在写作中“薄发”。例如,学习《水乡歌》后,我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学生仿写诗歌,写自己的家乡肃南。有了丰厚的阅读积累作为基础,学生的诗作应运而生:“肃南什么多?灯多。千盏灯,万盏灯,点亮肃南新生活。肃南什么多?树多,千棵树,万棵树,大树小树手拉手,保卫家乡水和土。肃南什么多?花多。雪莲花,格桑花,山川草原满地花,花香飘进我的家。”由此可以看出,精彩习作的背后,需要教师借助阅读合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
五、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绘本图书也是一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目之一。例如,读完绘本故事《我是怎样长大的》后,我让学生回家种一粒种子,写观察日记,并配上简单有趣的图画。同时,我及时指导与鼓励学生,让学生有小作家的成就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这样的阅读实践活动,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在阅读中提升爱国情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我先教学生阅读并背诵经典的散文语句:“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我爱唐诗,更爱中国。”让学生从诵读中真切地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伟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总之,无论是语文教材,还是优秀的课外少儿读物,都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内涵。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课内外阅读教材,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熏陶、受到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語文素养。
(责编 蓝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