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交融,为核心能力的提升奠基
2017-03-28成小梅
成小梅
[摘 要]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涉及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与积累质量。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思维,在争鸣辨析中强化理解;契合认知,在对比创新中推进实践;广涉外围,在类比整合中促发积累。
[关键词]核心能力;顺应思维;契合认知;广涉外围;三维交融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60-01
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涉及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与积累质量。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将三者割裂开来,导致彼此之间各自为政,影响了学生核心能力的提升。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顺应思维,在争鸣辨析中强化理解
在矫枉过正之下,很多教师都将教学精力放在文本言语形式和表达本位的教学中,而对于文本的内容却很少涉及。殊不知,没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对文本内蕴缺少应有的体悟,学生也难以真正洞察文本所蕴藏的言语形式奥妙和写作智慧。因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看似浅显的文本中,通过有价值的设问激疑,促使学生对文本内核进行深入洞察,从而强化学生的感知理解。
例如,《九色鹿》一文讴歌了善良守信的人性之美,痛斥了言而无信的人性之陋。笔者结合内容,引领学生围绕两个话题展开研讨与思辨:第一,谁想陷害九色鹿?为什么要害她?第二,是谁救了九色鹿?从中你懂得了什么?教学第二个话题时,有的学生认为是乌鸦,因为好心的乌鸦提醒了九色鹿,让她从梦中及时醒来;有的学生认为是国王,正是国王最后的知错就改,让九色鹿躲过一劫;更多的学生认为是九色鹿自己,九色鹿臨危不乱,据理力争。随后,教师将教学重点聚焦到九色鹿的话上,引领学生感受设问句、反问句所形成的表达效果,促使学生在朗读中感受九色鹿的言语智慧。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易于揭发学生认知动力的核心主问题,在文本深处思考表达、赏识辨析,从而促进了阅读、思考、议论三者之间的有效融合,促使学生在文本的语言文字之中汲取营养,生发出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
二、契合认知,在对比创新中推进实践
在学生深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必须将学生的感知理解与实践练笔有机整合起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而采用对比辨析的视角关注文本,我们就能发现其表达的精彩与智慧。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引领学生进行模仿实践、表达创造,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以教学《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为例,教师先是引领学生聚焦作者罗列的三个例证,分别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职业进行论证,而且每个事例都是紧扣精髓、凸显核心,并没有将故事的内容进行延展,这正印证了说理文事例描写直取要点的基本要求。然后,教师为学生拓展补充了一篇关于李时珍事迹的文章,引领学生对比两项材料,逐步发现两个事例内容、主题都极其相似,但教材中的事例仅有59字,而补充的材料足足有600多字。对比之后,学生认为并没有高下之分,说理文强调的是事理,适合简要描述;而记叙文注重细节,适合详细介绍。这篇课文是一篇说理文,事例展现讲究精练。理解到这一层面,教师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要求学生结合《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删除其细节、保留其核心,将其改写为一篇说理文,并将文中的事例进行替换。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不仅明晰了说理文举例论证的方法,更洞察了这样写的缘由,并通过实践练笔的方式,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深入整合,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升。
三、广涉外围,在类比整合中促发积累
任何一篇文本都不会是孤立的存在,它都与其他类型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一篇文本中,而要通过多个角度的整合,为学生拓展补充相应的文本,从而在广泛、深入的积累过程中,促进教学效益的不断提升。
例如,教学创世神话《开天辟地》时,教师通过多重朗读引领学生感受对仗句式的整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感受作者言语形式的独特韵律。随后,教师拓展补充了《三五历纪》中关于《开天辟地》的描述,仍将对仗句式作为诵读感知的核心。教师先后组织了同桌对读、邀请同伴共读、男女生对读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典型整齐的句式,并在依托教材课文的基础上,深化了对文言文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再次为学生拓展补充了西方圣经中的创世神话《世界最初的七天》,让学生了解欧洲神话的特点。学生在交流中还提到希腊神话,并简要讲述了自己知道的希腊神话故事。在这样的类比整合中,学生的思维伸向了更广阔的天空。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将教学的视野局限在教材之中,而是通过拓展补充,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促进了学生对比阅读、整合阅读能力的形成。
总之,阅读教学应该强化阅读理解、拓展积累、实践运用的有机整合,以促进教学效益的全面提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