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街上消失的两栋宗教建筑

2017-03-28俞子林

世纪 2017年2期
关键词:报馆仁济信教

俞子林

1947年春节过后不久,我到上海山东路中保坊国光书店学业。中保坊正对面,仁济医院南首,有一座基督教天安堂。每逢星期日,它就敲响教堂顶上的钟声,号召信徒们来做礼拜。这时候,教堂的大门才被打开,神职人员跑到马路上来,招邀信教的和不信教的人一起到教堂里去。有一次,我也跟着进去,坐了一会儿。高耸的教堂,基督受难的绘画,有一种神圣肃穆的感觉。我知道,这里就是传教士麦都思开设墨海书馆的地方,是他开启了近现代上海的出版业,还创办了近代上海第一份中文杂志《六合丛谈》。

距天安堂北首只二三十步之遥,山东路福州路口,有一座七层佛塔与之遥遥相对。那是1904年狄楚青(平子)创办时报馆,开设有正书局同时建造的。因为他是个佛教徒。

那时我晚上就住宿在佛塔对门一家画像馆的过街楼上。塔下就是平望街,又称报馆街。因为这条街上开设着申报馆、新闻报馆、时报馆等几家有影响的大报。最早出版的《天铎报》《民立报》和《民强报》,后来的《太平洋报》《中华民报》《民国新闻》《时事新闻》《大共和日报》《神州日报》《晶报》等都曾开设在这里。曾为袁世凯称帝摇旗呐喊而挨炸弹夭折的《亚细亚报》也设在望平街上。每日凌晨,全市的报贩都会拥到这里来取报,他们车拉肩扛,把报纸分送到全上海每个角落。

我从一则文字看到,辛亥革命时,这里每日傍晚,都会聚集着数千人,仰望报馆发布的光复消息,祈求天下太平。

这南北两座宗教建筑,象征着东西方文化在這里交融聚会,象征着中华文明的博大胸怀与开放气魄。

这佛塔的底层上端在上世纪50年代初曾挂着郭沫若书写的“童联书店”四个红色大字,由此登上二楼,便可通向童联书店门市部。这里原是大东书局,那时大东书局是童联书店股东单位。

“文化大革命”期间,佛塔的尖顶被红卫兵“破四旧”敲掉了。“文革”结束后,此处房屋曾是外文书店产业,王一尘经理告诉我他准备把塔顶修复。不久果然修复了,恢复了原有景色。

改革开放后,仁济医院扩建新大楼,将天安堂拆了。佛塔(连同大东书局大楼)在90年代也拆了,建造了一座二十多层商贸大厦。文化街上两座有象征意义的宗教建筑由此不见了踪影,成为留在人们记忆里或旧照片里一道逝去的风景线。

(作者为上海书店出版社原总编辑)

本栏目责任编辑 周峥嵘 章 洁

猜你喜欢

报馆仁济信教
朱俊杰:湖南农民 集报第一人
报馆在中国新闻教育缘起与演进中的双重角色(1912—1949)
近代重庆地方政府的报刊出版活动
报上花花世界报下戚戚小人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因病信教”:中国农民的宗教心理及其发展
仁济医院成为首家北美医学院附属医院
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父母信教影响子女入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