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作用分析
2017-03-28沈书旭
沈书旭
【摘要】 目的 分析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效果。方法 8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 所有患者均分别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及甲基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阳性诊断正确率。结果 80例疑似患者经TRUST法检测后, 敏感性为84.91%(45/53), 特异性为44.44%(12/27), 阳性诊断正确率为75.00%(45/60);80例疑似患者经ELISA法检测后, 敏感性为96.67%(58/60), 特异性为60.00%(12/20), 阳性诊断正确率为96.67%(58/60), 两种检测方法阳性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20, P<0.05)。结论 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在临床中选择ELISA方法进行诊断, 效果显著, 可为临床检验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法;梅毒螺旋体感染;临床检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1.035
梅毒是因为梅毒螺旋体感染引发, 对病原体进行检测是诊断梅毒的主要手段。临床中通常选择TRUST对血清梅毒螺旋体自身的表达予以检測, 此方法并无显著的特异性, 并且会出现假阳性结果[1, 2]。所以, 怎样提升梅毒患者的诊断正确率是临床中主要关注的课题。ELISA为新型诊断手段, 此方法在操作中较为简单, 并且具有良好的自动化程度[3-5]。本研究分析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效果, 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结果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50例, 女30例, 年龄最大60岁, 最小22岁, 平均年龄(40.6±6.8)岁。经临床确定患者为60例, 其中20例患者为Ⅰ期, 25例患者为Ⅱ期, 15例患者为Ⅲ期。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②排除标准[3]:排除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代谢系统疾病患者、心脏病以及肝脏病患者、无良好依从性患者、精神类疾病患者。
1. 3 方法 80例疑似患者均分别进行ELISA以及TRUST检测。ELISA法选择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 随后采用美国生产型号为BIO-RAD伯乐酶标仪, 对患者的静脉血抽取3~5 ml, 随后将其放置在试管中, 对血清予以分离, 根据试剂盒说明书予以操作。TRUST选择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RUST试剂, 随后选择型号为WZR-H600爱林数显混匀器, 患者的静脉血抽取3~5 ml, 随后将其放置在试管中, 对血清予以分离, 依据试剂盒说明书予以操作。
1. 4 观察指标 观察80例疑似患者分别经过不同方法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阳性诊断正确率。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疑似患者经TRUST法检测后, 45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 15例患者检测结果为假阳性, 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假阴性, 12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阴性, 敏感性为84.91%(45/53), 特异性为44.44%(12/27), 阳性诊断正确率为75.00%(45/60);
80例疑似患者经ELISA法检测后, 5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阳性, 8例患者检测结果为假阳性, 2例患者检测结果为假阴性, 12例
患者检测结果为阴性, 敏感性为96.67%(58/60), 特异性为60.00%(12/20), 阳性诊断正确率为96.67%(58/60), 两种检测方法阳性诊断正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5820, P<0.05)。
3 讨论
人体感染梅毒的主要途径为性接触, 梅毒在临床中分为Ⅰ期、Ⅱ期以及Ⅲ期。而Ⅰ期、Ⅱ期梅毒临床中称之为早期梅毒, 此患病时期无严重传染性, 对机体无较大的损伤, Ⅲ期梅毒患者为晚期, 此患病时间传染性较为严重, 且患者患病时间过长, 对机体产生了严重的损伤[6-9]。临床中梅毒发病机制并不明确, 同时无研究证实, 然而可以确定的是梅毒传染性较强, 当机体产生梅毒螺旋体感染后, 会降低自身的生活质量, 并且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发展为晚期时会出现死亡现象。所以需要及时对疾病进行诊断, 及时治疗。
目前而言, 伴随现代医学的完善以及发展, 临床已提高了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诊断率, 而ELISA法是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将抗原以及抗体在固相载体表面处进行吸附, 抗原体经酶标记后予以检测, 通过洗涤方法清除液相中的游离成分[10-12]。所以, 可以经底物颜色对免疫反应进行判断, 然而需要重视的是颜色深浅和抗体抗原量呈现正相关。ELISA法将抗体自身反应的中的特异性以及酶化学反应进行相互结合, 从而形成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此外, ELISA法在操作过程中较为简单, 无需选择特殊仪器,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TRUST为非梅毒螺旋抗体血清检验, 主要是对梅毒进行筛选, 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13-15]。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 TRUST方法并不具备特异性, 所以在对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感染患者进行检验的过程中, 同样会出现反应素, 例如麻风、传染性单结核、红斑狼疮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等[16-17]。与此同时, 老年患者以及吸毒人员经此方法检测后同样会出现生物学假阳性结果。TRUST方法和ELISA法相比较而言, 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较低, 因此越来越少在临床中使用。
综上所述, 将ELISA法应用于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诊断中可提升阳性诊断正确率, 同时此检测手段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 在临床中可将此检测方法进行推广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东立.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及应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 12(1):61, 63.
[2] 王莹.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中国医药指南, 2015(28):62-63.
[3] 陶琦.探讨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6, 10(1):60.
[4] 海尔尼沙.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3(9):134-135.
[5] 邹红霞, 郝军, 倪丽娜, 等.四种梅毒螺旋体抗体血清学试验方法的临床评价.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4, 37(3):260-262.
[6] 丁兆明.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ELISA法的检验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7):996-998.
[7] 王娟娟, 朱坤.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梅毒螺旋体(TP)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3, 7(1):48.
[8] 孟保福, 宋红林, 李翠芬.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检验价值.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20):4611-4613.
[9] 马洁, 杨锐涵.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医药, 2016(11):00266.
[10] 刘小生. ELISA法在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中的价值探讨. 世界臨床医学, 2016, 10(19):225.
[11] 何克钢. 224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的临床检测及敏感性分析. 抗感染药学, 2016(4):787-788.
[12] 赵志强. ELISA和TRUST法在各期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效果.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4, 25(4):66-68.
[13] 吕松琴, 赵华, 宝福凯, 等. ECLIA法与ELISA法在梅毒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的对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7(4):124-127.
[14] 邵先兵, 张燕, 张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及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测中的检验效能评价. 中国性科学, 2015(5):49-52.
[15] 李晓琴.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于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探讨.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4, 25(5):76-77.
[16] 王锦恒.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CLIA和ELISA方法的对比分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11):1614-1615.
[17] 郭家权, 洪敏, 林永前.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广东医学, 2014, 35(5):73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