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要素、分工与后发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7-03-27生延超
生延超
(1.湖南商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商学院 区域战略与规划研究基地,湖南 长沙410205)
适宜要素、分工与后发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生延超1,2
(1.湖南商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2.湖南商学院 区域战略与规划研究基地,湖南 长沙410205)
分工是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源泉,但分工必须建立在适宜要素的基础上,这个分工也叫适宜分工。建立在适宜要素基础上的适宜分工,从早期的劳动分工、到现代意义上的区域分工、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后发大国而言,必须根据适宜性要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体系,这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后发大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前提。
适宜要素;区域分工;后发大国;协调发展
一、前言
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均衡发展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共同的目标和梦想,尤其是像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等这些新兴后发大国,因其国土面积巨大,空间差异明显的现实,使得均衡发展的紧迫性和急切性更加明显,这成为新兴后发大国经济发展最大的现实背景,也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
以2015年为例,人均G D P最高的天津,达到了17505.73美元,而最低的甘肃省,人均G D P仅为4208.07美元,不足前者的1/4,差距之大令人咂舌。进入前10强的省份,人均G D P都进入了万元俱乐部,最低的排名第 10位的山东省人均G D P10333.01美元,而这些省份,除了内蒙古外,全部为东部地区沿海省份,与之相对应的人均G D P相对较低的后10个省份里,除河南、江西、安徽、山西为中部省份外,其他六个均为西部省份,区域经济差异显著。新兴后发大国印度的区域经济差异同样明显,且更加严重,2014年人均G D P最高的前三个邦果阿邦为4899美元,德里为4808美元,锡金为 3857美元,而最低的三个省份,依次为比哈尔邦682美元、北方邦792美元、曼尼普尔邦909美元,最高的为最低人均GDP的7倍,而前者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区域,后者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区域经济差异巨大。可以说,发展中大国经济区域差异让人震惊,急需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实不仅发展中大国,即使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人均GDP的空间差异也比较明显,如排名第一的加利福尼亚为 61925美元,最低的佛蒙特为 47520美元,后者仅为前者的76.7%,只不过美国经济发展程度整体上比较高,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这种差距是容易被人接受和容忍的。但这也说明,在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差异是必然的过程。那么,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所有国家,尤其是后发大国面临的共同难题。
国内外学者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机理、策略和实践等,都做了比较详实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更多地是关注个案,尤其是特定的经济体的协调发展的案例研究,关注宏观政策层面的经验总结,对具有一般意义的发展中大国,则缺乏针对性的研究和创新性的结论,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到底是什么?只有找准动力源泉,才能科学地诠释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针对性地协调其空间布局并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主张。
那么,什么才是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源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明确指出:各种生产力的最大改善,起因于分工。自此,分工就被普遍认为是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源泉。其实早在18世纪初,法国学者马克斯威尔指出了分工的三大好处:改进人力资本和提高技能、节省转换活动的时间,促进机器的发明[1]。 此后, 才有了亚当斯密在 《国富论》中系统地分析分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理和效应,奠定了经济增长中分工的地位。马克思在研究地域综合体时也明确指出,一个民族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在该民族分工程度上 (张金锁,康凯,2003)[2]。作为区域经济整合的关键要素,分工肯定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但遗憾的是,由于传承问题,学者们的研究落脚点开始转移。最为典型的代表是李嘉图,作为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李嘉图也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分工与专业化问题,但他的分工理论是建立在外生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而外生比较优势是建立在资源禀赋的基础上,这使得经济学的研究开始从分工理论转移到资源配置方面[3]。也就是说,古典经济学虽然认为资源配置问题也是分工的内容之一,但其将关注的焦点开始从分工转移到资源配置上,自此以后,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源泉的分工被忽视了,作为分工基础或者说外生条件的资源配置成为主流理论,而作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源泉的分工,一直还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一直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杨小凯先生对分工的深入研究之后,才重新唤起人们对分工理论的审视和研究[4]。杨小凯从技术上解决了分工研究的工具问题,为分工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说要素是区域分工的外生条件,那么这个外生条件如何作用内生的分工?不是所有的要素都能促进区域科学合理的分工,需要与分工相适应的要素,那么适宜要素如何形成适应性分工?或者更进一步说,分工如何随着适宜要素发展而演变?对一个后发大国而言,区域经济千差万别,资源禀赋差异巨大,我们如何根据这种适宜性要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分工体系,而这种适宜性分工体系,又是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这些问题急需厘清,这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后发大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前提。
二、适宜要素与区域分工的演进
1.要素禀赋与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是劳动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经过长期的区域分工,结果就会形成基于要素禀赋的专业化,使得各个地方都能按照自己的绝对或相对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选择。客观而言,不同的区域,要素禀赋肯定不同,这就使不同区域可以根据不同资质禀赋进行专业化分工。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更多地倾向于劳动分工,他认为专注于一种积极活动,既为自己带来了好处,也为他人节约了成本①。其实,在一个家庭中相对精明的事情,对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从个人到区域,要素禀赋的差异程度会更大。所以分工的第一个渠道就是利用了要素禀赋的差异,这种差异比较容易引起产业间的分工。
纵观中国历史,多次出现的鼎盛时期,伴随着的却是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在文景之治时期,以关中及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为主体的区域,是全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主要是基于这些区域发达的农业资源;在南北朝时期,南方得到飞速发展,依托的是江南地区的舟楫之便;在明代,经济发达地区则转向长江以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江浙地区,依托的是这些区域发达的手工业;而到清代,则完全转向沿海地区,得益于这些区域海外贸易的发展;可见,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区域分工的形成,它是有着历史渊源的,而这种历史渊源更多地表现在要素禀赋上,尽管这种要素禀赋未必是先天的,它也可以进行后天培育。新中国的 “一五”建设和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 “大三线”建设,同样依托的是区域资源禀赋,尽管这种资源配置的方式有一定的问题,但它对特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
尽管要素禀赋和要素配置是两个概念,但两者实际上很难分开,要素配置必须是基于要素禀赋的现实基础的,两者是有层级关系的。对特定区域而言,分工与要素禀赋则是同一个问题,区域分工就必然基于区域要素禀赋的现实,而分工的过程,也必然是要素禀赋的重新配置过程。在分工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历史上,因为分析工具的限制和模块化的困难,分工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但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就是区域分工的结果,也是区域要素禀赋被重新配置的结果。区域要素禀赋对区域分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区域分工得以实现的现实条件。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政府都采取诸多政策,期待通过 “看得见的手”来进行要素禀赋的重新配置,从而影响着特定区域内的社会分工[5]。
要素禀赋是特定的,但要素配置是动态的,要素向哪里流动?如何集聚?最有利于区位效率发挥的点如何形成?等等,这些问题,区域经济学或者说目前比较流行的空间经济学都给出了明确的回复:要素禀赋的空间集聚,是受到历史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但区域分工的形成确实是受到后天人为因素的影响。毕竟,逐利的要素要想发挥自己的效应,必须找到适应自身特征的土壤,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素要发挥效应,还要必须适应其自身特点的适应性环境。比如人力资本,要想发挥自己的效应,还要有一定的文化氛围、相应的激励制度、配套的物质资本等等,两者叠加,才能发挥其效应,这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适宜要素[6]。只有适宜要素基础上的区域分工,才最稳定,也最易发挥要素效率,实现区域资源最优配置,实现区域经济效率的提升和改进。
现实经济发展中也确实如此,最初的区域分工形成,都是以要素禀赋为导向的。重工业最初都是那些接近铁矿石和煤炭产地的区域形成的,如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这是典型的自然资源禀赋导致的;而新加坡能够成为世界航运中心,依托的则是其先天的地理位置;美国五大湖区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玉米生产带,依托的则是其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资源;同样,日本太平洋工业区、瑞士的精密仪器工业,则正是其资源贫乏导致的次优选择;今天,作为发展中大国,俄罗斯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能源中心,则得益于其丰富的能源储备资源,巴西能够成为世界的粮仓,得益于其广阔而富饶的土壤资源和气候条件,印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的软件中心,则得益于其人才优势和扶持政策,中国能够成为世界工厂,则得益于中国廉价的人力资本优势。可见,地理环境、资源状况、交通条件,人力资本等等,都是区域分工的重要影响因素,影响着区域分工的程度、方向、速度、广度和深度。所以,要素禀赋,尤其是适宜性要素,是区域分工的决定性因素。
2.要素禀赋视角下分工演进
对特定的区域而言,分工是一种空间形态,受到要素禀赋的制约。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全方位渗透,现代区域分工已经突破了自然资源禀赋的限制,也突破了企业和区域的边界,发展为日益负责的分工链条和分工网络。但这种突破,不是凭空发生,而是受到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而这些现实条件,往往是特定区域内现代意义的要素禀赋。从要素禀赋的视角可以看出,适宜分工的形成和演进,是从早期的劳动分工、到现代意义上的区域分工、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
(1)人力资本基础上的劳动分工。分工最开始就是劳动力的技能分工,亚当斯密最早的裁缝、鞋匠、农民各自分工专业化形成的商品交换的案例,就是劳动技能的分工,即专注于一种经济活动,这种分工在带来自身利益提升的基础上,也为他人节约了利益,这就是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当劳动力从事单一技能生产时,会在生产中干中学,会逐步发现实现同一结果的最优方法和路径,尤其是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机器,就会带来更大的分工效益:工具和机器被发明和使用。伴随着机器的使用,分工导致劳动力技能越来越熟练、生产工艺越来越优化、管理方法越来越科学等,劳动效率的提高程度越来越大。当然,在这个阶段,劳动力自身的禀赋并没有太多差异,完全是有意或者无意的专业化分工导致的效率提升。这种分工形式被企业所关注,通过企业来有组织地发挥分工专业化,就形成了企业分工,这就是后来亚当斯密关于扣针生产的描述,就形成了企业分工。
(2)空间要素集聚基础上的区域分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分工也在发生演进,从个人层面到企业层面,众多同类企业的集聚,就形成了产业分工,最后形成区域分工和国家分工,甚至是国际分工。可以看出,在个人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分工便有了空间概念,也就是所谓的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劳动分工的空间表现。当家庭个人分工转向特定的区域之后,我们发现,这同个人一样会带来额外的效应。但是,这种形式的分工,对区域要素禀赋的依赖更大,开始要关注区域要素禀赋。当某个地区有大量的煤炭和少量的平原小麦种植土地,而另一个地区则恰好相反,拥有大量的小麦耕种土地和少量的煤炭资源。显然,前者适合矿产资源开发,而后者适合小麦种植,两者进行区域分工后的商品交换,能够导致各个区域的效率增加,这实际上就是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区域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区域分工,区域分工导致的区域专业化和区域贸易。随后李嘉图基于相对成本优势形成的比较优势理论,将区域要素禀赋理论基础上的区域分工理论,推上一个更高的层面,更具科学性和指导性。只不过这时候的区域要素禀赋,是相对丰裕的要素更具有价格优势,在此基础上的产品生产,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社会福利的增加[7]。当这种区域分工越过国界,就成为国际分工和国际专业化。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只有贸易才能让分工的效益得以实现。早期的商品交换也是贸易,只不过这种贸易是建立在个人的劳动分工专业化基础之上的,而随着分工从劳动分工发展到区域分工之后,才有了更大范围上的区域贸易甚至是国际贸易,这都是区域分工的必然结果。
(3)规模报酬基础上产业分工。在区域分工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要素禀赋的空间集中以及适应性分工政策的进一步优化,使得众多的生产同类产品或者是相关产品的企业集聚在一起时,企业分工就演化成为产业分工。产业分工在表面上是背离了适宜性要素禀赋理论的,至少是背离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因为在20世纪后期,国际贸易绝大多数是发生在具有相似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之间,这说明国际分工主要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并且贸易的对象或者说产品,主要是相似产业,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产业内贸易。那么,这是否说明我们传统的区域分工理论走到尽头了?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主要是新贸易理论。代表性学者克鲁格曼在拓展的D-S模型明确表明,因为存在规模经济,同一产业内的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是向下倾斜,而且因为存在着固定成本,所以特定区域或者国家不可能生产市场所需要的所有产品,必须根据分工专业化来进行生产,为了能够增加产品丰富程度,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效用,就必须采取贸易的方式来丰富选择。由于产品种类减少,就可以集中资源进行规模化生产,在生产中,由于生产工具的进一步改进和生产方法的进一步优化,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由于不同国家和区域生产的专业化不同,产品不同,产业贸易就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这就是产业分工,只不过产业分工既有产业内分工,也有产业间分工,两者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规模经济,而这种规模经济的根本,还是分工专业化[8]。所以,产业分工实际上是两个渠道,一个是利用适应性要素实现区域分工,另一个则是利用规模经济优势实现的区域分工,一个是显性意义上的区域分工,一个是隐性意义上的区域分工。
(4)技术要素基础上的价值链分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分工日益明细。产业内分工逐步细化到产品分工,把原来一系列互不相同且又相互联系的增值活动,如创意设计、R&D、创新实验、试制、半成品生产等重新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链,这就是价值链分工。这种分工因科技的迅猛发展、技术的不断升级而越来越明细,越来越复杂。在整个产品开发链条上,很难由一家企业完成所有的分工,尤其是一些技术比较复杂的产品,往往由一些跨国公司主导,实现全球化的分工运作。比如波音公司,整机需要450万个零部件,需要1500多个企业来帮助完成,而这些企业分布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波音公司自己只生产企业的翼尖和座舱。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现在科技进步的发展,新行业、新领域不断产生,产品创新投入越来越大,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单独的哪一家企业,无论规模实力再雄厚,也不愿意独自承担创新的风险,必须在整个价值链上不断分解和整合,这就是价值链分工。当然,在价值链分工中,一旦成功,大家就可以共享价值链分工带来的倍增效应。在经济联系日益高度紧密的今天,价值链的整合与分解早已超过区域,跨越国界,成为世界性的分工协作体系,每个国家都在产品价值链的某个特定环节上构筑的竞争优势,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和特定价值的贸易,这种专业化也就是现在的垂直专业化,与之对应的分工就是产品内分工。垂直分工决定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个国家或区域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竞争能力的体现。当然,这种参与是需要基础的,主要是看参与主体的要素禀赋基础是什么。如果参与价值链分工的主要依托能源和原材料,则就会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就比如目前的俄罗斯,则对应的也只能在利润链中分享比较少的部分;同样,如果参与价值链分工的主要依托劳动力资源,则就会在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也处于低端,就比如目前的中国;而同样,发展中大国印度凭借软件资源,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处于核 “芯”地位,则其在利润链中的分配地位就相对优越很多,与之相对应的美国、日本、德国等这些国家,因为拥有先进的设计、管理、研发、技术等资源优势,则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中,明显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在2015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有128家,且大部分为科技型企业,凭借的是科技基础,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顶端,而中国虽然有106家,但大部分则是凭借垄断或者是资源形成的规模型企业;同样,在 2015年发布的 《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拥有228个,而中国仅拥有31个, 排在前面的主要是工商银行、 国家电网、CCTV、联想、海尔、中国移动、腾讯7家,依然可以看出价值链分工导致的利润链位置。
可以看出,要素禀赋基础上的分工理论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它从劳动技能分工,突破个人和家庭边界,走向组织化分工,随着要素禀赋的空间集中,形成区域分工,这种分工又随着规模经济的发展和适应性的集聚,成为产业分工,最终因技术的复杂性和全球化的影响,形成价值链分工。随着要素禀赋的发展和演变,分工也在不断演化,在经历传统的家庭作坊式经济之后,在20世纪中期,区域分工主要依托的是各自内在的自然资源禀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劳动密集型分工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依托的是人力资本禀赋;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分工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整合要素,实现跨国界的产业内分工和产业间分工,依托的是各自领域内适应要素的分布状况和规模报酬状况;到日益全球化和技术高度复杂化的今天,开始了模块化的价值链分工,依托的是各自的技术要素禀赋。可见,要素禀赋决定了分工的演进。每一种分工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产业边界,包括对应的适应性要素,其类型和特点见表1[9]。
表1 要素禀赋视角下分工演进
三、适宜要素、适宜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
1.适宜分工的内涵与作用机理
分工是建立要素禀赋的技术上,有什么样的要素禀赋,就有什么样的分工,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要素,我们称之为适宜要素,与适宜要素相一致的分工,我们可以称之为适宜分工。从技能性劳动分工到依托技术性的价值链分工,是一个要素逐步升级的过程,也是分工逐步高级化的过程。按照这种理解,我们认为,所谓适宜分工主要是指这种分工顺应了区域经济适度发展的内在要求,适应了区域比较优势与区域要素发展的基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内在一致性[10]。在某种意义上,适宜分工是一种正常合理的经济发展现象和形式,其合理性在于其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基础和产业基础,也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工业化进程,能够在满足现阶段需求的状况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
具体而言,适宜分工具有如下特征,其一,适宜分工要适应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定区域内各地区,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一般而言是具有相似的要素禀赋和产业基础,这就为区域分工提供了同样的物质基础,也为区域专业化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其二,适宜分工要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特定区域产业的发展,或者是区域分工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区域内相似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注定产业分工和产业专业化不能背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而也就注定区域主导产业和关联配套产业的相似性。其三,适宜分工要适应区域市场需求基础。对一个特定区域而言,排除少数民族区域外,需求结构基本上是相似的,市场规模也是一定的,这就决定了市场供给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适度规模性。当然,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已经使区域局限性得以解脱,产品已经摆脱区域限制,扩充了市场的范围和边界,也扩大了市场容量。其四,适宜分工有利于市场机制的发挥。市场机制的发挥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各个资源主体进入市场是自由的,资源的边际收益率决定了其停留的区域和范围,这也是市场活力的根源。在这个机制里,所有要素的效益得到发挥,保证了要素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既是适宜分工的特征,也是适宜分工衡量的标准,也是适宜分工发挥内在价值的机理,这个机理或者标准可以简单总结如图1。
图1 适宜分工的特征与内在作用机理
2.适宜要素、适宜分工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分工能够获得一定收益,给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收益,有收益必然也有成本,这个成本主要表现为交易费用,这种交易费用包括搜寻成本、协商成本以及为完成这个交易而发生的种种费用[11]。这里,我们用传统均衡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来分析适宜分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
为方便分析,我们在坐标轴中表示。我们用横轴表示分工D,在左图中纵轴表示社会净产出G,在右图中纵坐标表示交易成本C,根据上述描述,我们可以初步描绘出净产出函数G=Y-C曲线,和交易成本函数C=C(x1,x2,x3)的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适宜要素、适宜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适宜分工状态下的要素禀赋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在整体效果不变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有些要素得到优化,有些要素恶化的可能,此消彼长的结果有可能总体效果没有发生变化,也可能导致分工发生变化额情况。所以从广义程度上,我们可以将x1,x2,x3…表示为n维空间状态中的一个点,它在向一维空间映射,最终决定着社会生产和区域分工。
四、适宜分工与后发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解释
企业是经济发展最为直接的主体,企业的聚集必然是区域内或者区域间产业的成长与演化。区域分工是企业生产的空间表现,也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企业的成长和产业的发展,又是适宜分工不断深化的结果,更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结果。尤其是对一些后发大国,空间经济表现极度不平衡,必须依托区域内或者区域之间的重新分工,来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形式,以实现与适宜要素相匹配的效率最大化[13]。
当然,区域内产业选择是各产业部门内部或者产业部门之间的经济活动在空间中不断分化,及其在整个区域内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不断变化的过程,这个分化的最为直接的动力就是分工,是建立在适宜要素基础上的适宜分工。对一个后发大国特定的区域而言,区域分工是如何演化的呢?如何从最初劳动分工、技能分工到最后的产业分工?这些分工又是如何作用于后发区域的经济增长?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实际上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他认为在市场规模比较小市场需求有限时,不足以承担分工的范围和边界,不利于分工的深化。而后来的杨格 (1928)超越了这一点,它认为市场规模是影响到分工的边界和范围,但分工的深化,又会导致市场规模的扩大,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他进一步分析,分工是有外部性的,这种外部性一方面在于机器和工具的使用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使产业活动的链条拉长,导致区域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是专业化过程中诞生的知识技能与生产要素相结合,在带动其他领域分工发展的同时,也使同一领域内的分工越来越细,两者协同的结果必然是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14]。在这种分工协同演化的过程中,市场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分工不断深化,原有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裂变为更加专业化的部门,新的部门不断产生,更多的类似部门的空间聚集就是新产业的诞生,这些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重复着已有的社会分工发展模式,使区域内产业更加丰富,经济发展更加有效率。同时,在这个分工深化的过程中,因劳动分工、技能分工导致不同职业的出现,这种专业化使得特定劳动力或者技术等要素的禀赋得到提升,要素的效率得以倍增式发挥,这就出现了要素与分工的相互作用,使得要素禀赋与分工深化相互影响,协同深化。可见,后发区域生产率的提高,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改善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区域分工演进的必然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区域分工表现出两种方式,一种是内向型分工,即原来同属于一种经济活动的不断操作或职能分解,形成新的分工,成为新的部门,这是产业内的分工,这种分工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前者是指前向或者后向关联生产环节的分离形成的分工,如原材料粗加工、精加工、组装等,后者是指同一生产环节的水平方向上分离形成的分工,如机械生产发展为不同行业的机械生产等;还有一种是外向型分工,即随着特定行业分工的发展,会产生对其他相关部门专业化生产和服务的需要,比如机械生产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创意设计、包装、金融、会计等的需求,这是分工的外向扩展,当这些专业化生产单独成立后,逐渐成为一个全新的行业生产部门。这两种表现,都会直接或间接刺激区域内要素的重新配置,分工的深化,促进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个作用过程可以表示为图3。
图3 分工深化与区域经济发展机理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区域内相对比较优势的变化,反映的是一个区域内主导产业的从新选择或者产业部门的更替过程。以中国的河南为例,因为地处平原地区,农业生产资源非常丰富,自古以来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说法,就是其农业生产是立国之本。但人多地少,区位和人才技术等优势无法与沿海地区相比,如何在区域竞争中发挥自身的优势,避免劣势,就需要认真思考河南的要素禀赋,农业的附加值比较低,过多地依靠农业第一产业的生产,固然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粮食问题,但难以走向富民强省之路。选择适合自己要素禀赋的产业分工就成为必然,于是农产品深加工业应运而生,并且在相对科学合理的政策扶持下,围绕着农产品深加工,已经形成了三全、双汇、天冠、好想你枣等支柱产业,实现了以 “国人粮仓”向 “国人厨房”的根本性转变,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其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其工业产值一直在全国处于前列,实现了依托区域适宜要素实现科学合理的区域分工,形成独特的区域比较优势,最终带动经济协调发展。再以世界范围内的分工选择为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大都市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替代了制造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而生产性服务业的占比,也成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伴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必然是制造业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先是有韩国、台湾、新加坡和香港,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在短短的时间内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典范,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最为重要的是,当时的战略选择适合了当时的要素禀赋,选择了科学合理的劳动分工和主导产业,确立了适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实现了后发地区的经济腾飞。
注 释:
①详见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页。
[1] 阿罗,杨小凯,黄有光主编.报酬递增与经济分析[M].伦敦:麦克米兰出版社,1998:2-3.
[2] 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澳]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M].张玉纲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 梁琦.分工、专业化与集聚[J].管理科学学报,2006(6):42-50.
[6] 欧阳峣,生延超.多元技术、适应能力与后发大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评论.2010(4):48-56.
[7]Fujita,M.andThisse,J-F.EconomicsofAgglomeration:cities, industriallocation,andRegionalGrowth[M].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18-19.
[8] Krugman,P.R.“IncreasingReturn,MonopolisticCompetition, and InternationalTra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79(9):469-479.
[9] 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2):1-8.
[10]Sandra,P.A.,FragmentedChina:MeasureandDeterminants ofChineseDomesticMarketDisintegration[J].Review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5,13(3):409-430.
[11] 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12] Sukkoo,K., Expansion of Markets 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ofEconomicActivitees:theTrendsinU.S RegionalManufacturingStructure,1860-1987[J].Quarterly JournalofEconomics,1995(115)12:1121-1156.
[13] Krugman,P.,Developmeng,GeographyandEconomic Theory[M].Cambridge:MITPress,1995:5-7.
[14] YoungA.IncreasingReturnsandEconomicProgress[J].the EconomicJournal,1928,38(4):527-542.
(责任编辑:周小红)
On Appropriate Factors,Labor Divis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Large Countries
SHENG Yan-chao1,2
(1.School of Tourism Management,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Hunan 410205; 2.Hunan Regional Strategy and Planning Research Base,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Changsha,Hunan 410205)
Labor division is a very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economic growth,but it must be based on the appropriate factor, hence the appropriate labor division.The appropriate labor division based on the appropriate factor,from the earlier labor division to the later regional division,industry division and the value chain division all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different degrees.For the large countries,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ivision system,which is the key 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ppropriate factors;regional division;developing large country;coordinated development
F112;F207
A
1008-2107(2017)01-0056-09
2016-10-28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适宜要素、区域分工与后发大国经济协调发展”(13C JL066);湖南省科技计划研究项目“基于技术联盟创新系统的产业技术能力提升研究”(2014F J6056);湖南省社科规划项目“现代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研究”(12J D41)。
生延超(1978—),男,河南南阳人,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