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
2017-03-27陈燕燕
陈燕燕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设置一些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课堂更加的生动,富有活力,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课堂氛围;指导方法;问题意识
一、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提问的勇气
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自由自主的学习环境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这样轻松的环境氛围,学生心里就有了安全感,就可以轻松思考,自由发表意见和见解。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不要以“权威者”自居,而是要转换为朋友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交流讨论中,耐心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考者、合作者与讨论者,把其他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去探讨。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应正确地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想提问题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疑”中问
问题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让学生提出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发现问题。因此,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之中。比如,在学习“观察与测量”时,让学生分组测量书桌的宽度,第一组学生量出书桌大约是三本数学书长的宽度,第二组学生的测量结果是4个文具盒长,第三组的结果和前面两组都不一样。不同的测量结果让学生心中疑惑重重,为什么同样的书桌测量结果会不一样?有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就提出了“能不能有个统一的标准”这样的质疑。通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就可以让学生明白测量时我们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准确地描述长度或宽度。由问题导入学习主题的方法,让学生有了一探究竟的欲望,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2.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好奇提问
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是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在学习新课时依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印象。例如:在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非常自信地对学生说:“你们给出任何一个数,我不要计算就能很快告诉你们这个数能不能被5整除。”学生争先恐后地报数,我应答如流,其他学生在一旁验证答案。意料之内,所有答案都是正确的,学生惊叹不已,在这样的情景下,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我的秘诀,为什么我能快速无误地说出数字,能被5整除的数字到底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个小活动就能够让学生带着求知的愿望和心中的疑惑主动地探究知识、学习知识。
3.创设辩论情境,让学生在“用”中问
在数学教学中,我紧扣关键问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如,在学习“统计”这一章节时,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老师今天特别开心,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希望同学们能参加我的生日聚会,我准备用二百元提前准备一些水果,可是我不知道哪种水果多买一点,哪种水果少买一点,怎么办呢?学生展开辩论帮助我解决了这一问题,并统计出结果,选择表格形式统计数据,然后分析。通过对买水果这个问题的辩论,学生统计喜欢的水果。这样的活动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将文字信息转化成数学语言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语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指导方法,让学生善提问题
要想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必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学生提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基础训练,夯实知识和提高能力,毕竟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前提条件。要想使学生会问,就必须让学生掌握一些提问的方法。
1.直接式提問
概念、法则、公式教学常用到直接式提问,也就是对同一个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提问。如“学习四边形”时,学生可以从“什么是四边形?”“哪些图形是四边形?”等方面提问。
2.比较式提问
计算、数的读写教学常用到比较式提问。通过比较,认识知识点之间的异同和联系,建立知识体系,拓宽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进而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
3.回顾式提问
回顾式提问在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中都是适用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就所学知识进行联想回顾,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回顾旧知识,从而达到复习的目的。如,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联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提问。
古人云:“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提问是通往知识殿堂的钥匙,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提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条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质疑,提高问题的质量,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习,在“问题”中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丽.浅析“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J].华章,2012 (6).
[2]贲友林.构建“以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J].基础教育参考,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