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017-03-27赵敏
赵敏
摘 要:信息技术的普及,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供选择的资源,而且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资源。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教师的角色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还导致了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育手段等方面的变革。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热点,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历史这门古老的学科,因其学科的特殊性和资源的丰富性,更应该在信息技术的变革中独领风骚,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成为必然。当然,这对从事历史学科教育的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历史教学;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一、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操作方法
1.建立历史课信息技术教育平台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基地,应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要为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平台,搭建与互联网相通的多媒体教室,广大历史教师更应认清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重大作用,从根本上转变落后观念,改变固有的教育方法,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方法和步骤,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教学新模式。
2.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全国各地诸多网校的出现,网校的建立和发展壮大正是基于教学课件的商业化运作比较成熟的结果,历史教学也不例外。比较著名的CSC历史教师备课系统、武汉华软历史教学系列、人教文博历史教学系统和一些高等院校的历史专业教学软件。
3.建立校园局域网进行教学
受技术和地域的限制,我国个别地区的互联网速度还很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学校因陋就简,利用校园局域网,使信息技术教学与成本较低的卫星电视互联,这样,师生既可以通过卫星电视了解到互联网提供的教学资料,又可以通过局域网实现教和学,减少了信息时代带来的不平等教育现象的负面作用。
4.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
网络信息时代,人才的标准不仅仅局限于掌握了多少知识,还在于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而通过计算机获取知识已经是人们增长见识的主要途径。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学,抛开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要,自己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信息技术应用到历史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信息技术应用到历史教学中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应用不当则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导致教学失败,所以有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追求时尚忽略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的引入无疑给教学工作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这并不能全盘否认传统教学的价值所在。是否应用信息技术或是在多大程度上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取决于知识本身。如果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从教学实际出发,认为只要应用了信息技术就是运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那些适合采用传统教学手段解决的问题,也牵强地使用多媒体,结果反而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结构,效果不佳,质量不高。
2.情境创设生拉硬拽,不注重教师的引导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课件中的画面生动形象,对学生的感观刺激很大,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因此,很多老师在情景设置时生拉硬拽,找到一些与授课内容不贴切甚至毫无关系的内容,让学生看后摸不着头脑。其实,这样恰恰忽略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也起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3.重形式,忽略教学过程设计
信息技术教学只是辅助手段,而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追求应用多媒体的数量,不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屏幕切换过频,给学生眼花缭乱的感觉,繁杂的音乐让学生注意力分散。一节课时间往往浪费在多余的画面和嘈杂的音乐中,致使教学重点、难点没能得到解决。
4.教师缺乏引导,学生不愿思考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个别老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后,不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互动取消,致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统历史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信息技术融入历史教学后,极大地拓展了师生的实践活动空间,使学生通过丰富的活动而不仅仅是依赖语言来建构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产生了更多的学习方式。时代赋予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使命,從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出发,培养学生多层面思考,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能力,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认识历史,评述历史。
参考文献:
[1]邹尚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樊树平.谈谈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误区[J].课程教育研究,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