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式”教学模式下深入挖掘教材,避免浅表性教学探究
2017-03-27吴庆宁
吴庆宁
挖掘教材是一个传统的老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下又是一个新挑战,尤其在“板块式”教学模式下如何深入挖掘教材,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几乎所有的历史老师都赞同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深入挖掘教材会使课堂的含金量更高。而教材的挖掘离不开教师的设计,单纯依靠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很难完成有效的教材挖掘。所以,挖掘教材必须从课堂设计入手,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树立深挖教材的意识,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尽可能地避免浅表性教学。笔者以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为例,分析怎样深挖教材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整合教材,不拘泥于条目
整合教材属于挖掘教材的一种形式,整合的目的就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板块式”教学模式就是要深入分析教材,整合教材子目,重新编排。
该课一共三个子目:(1)“美国的悲剧”;(2)“黑色星期四”;(3)“罗斯福新政”。笔者将三个子目进行了整合,授课时不按子目顺序学习,设计成三个板块,即整体感知话危机、追根溯源探危机、千方百计战危机。首先解决“经济危机的表现有哪些?”對于这个问题,学生阅读教材“每课一得”“你知道什么是经济危机吗?”概括危机的表现,即“企业倒闭,生产停顿,银行破产,失业人数剧增,犯罪率上升,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入混乱和瘫痪”等。进而探讨危机爆发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接着教师引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其中,美国作家德莱赛的《美国的悲剧》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二、把握知识的内在规律
任何一门科学知识都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例如,过去性和因果性。历史课学习的内容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物,不可能再现。“历史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客观的过程,研究历史,只能依据历史遗迹、文物考古资料和文字记载等,因此,研究和学习历史应尽可能多地掌握史料,以接近客观实际。”这也符合历史学习的科学方法之一,即“论从史出”。
学习经济危机的表现,通过展示当时的文字史料、照片、影像资料等,如,“贱卖汽车”“排队领救济”“失业住窝棚”等图片,让学生感受当时危机的影响,这样比单纯的教师阐述要有效。这次经济危机的特点,可以概括为“时间特别长”“范围特别广”“危害性特别大”。但是特点的得出必须建立在史料分析上,展示一些相关史料,比如,此次危机与前几次危机的比较等,而且让学生在思考材料的基础上得出,教师不能直接抛给学生结论。
历史上出现的具体事物,看似偶然,实则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原因,有一定的必然性。研究和学习历史就要弄清楚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这样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求得对历史问题比较深刻的理解。因果是相对的,某一事件或现象,对于后一事件或现象来说是因,而对于前一事件或现象来说又是果,因果相承循环往复。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直接原因是市场供需矛盾。如下图。
通过上图分析危机爆发的原因,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另外,拓展延伸思考,危机引发了各国的政局动荡,美国等国家采取改革措施,保留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意日三国在危机的影响下,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三、历史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历史被不少人包括一些历史教师误以为是画画读读背背就可以学好的课,应试教育思维顽固不化,一些历史常态课基本上是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然后,在课本上划知识点,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而密切联系生活是一条比较有效且值得探索的道路。
在学习罗斯福新政这一内容时,补充今天我国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的事例,比如,日常生活中的水、电、气、粮食等价格由政府限价,为什么政府要对这些商品限价呢?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市场“看不见的手”带来的弊端和缺陷,尽可能降低因市场缺陷带来的社会不稳定性。这样从生活入手,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作用。
假如学生面前是一条河,对岸就是知识和能力,教师的目的是想方设法引领学生渡过这条河,进而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而教材就是过河的船,船的样式是多样的,这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内涵,使课堂更丰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的巨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