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化视野下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①

2017-03-27程玲

科技资讯 2017年1期
关键词:工程硕士企业家精神培养模式

程玲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新世界格局下,发达国家都全力投身于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等工程人才,迎接21世纪挑战、参与国际竞争。本文以伯克利大学的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为例,从招生要求、课程体系、学位要求等方面分别阐述其特色;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国工程硕士迅猛发展的原因,为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实践提出可供借鉴的启示。

关键词: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企业家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a)-0000-00

培养与国际接轨的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等工程人才,需要依靠高等工程教育与时俱进来适应时代的挑战。探索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是实现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的关键。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展职业导向的工程硕士学位的国家,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培养模式。本文以伯克利大学为例阐述了其培养模式,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为中国开展工程硕士的推进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并指明了发展方向。

1 美国一流卓越大学工程硕士教育模式

以职业导向的工程科技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工程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美国培养的工程硕士为企业界和工业界输送了大批复合型的人才,伯克利推出的一年制专业学位教育则创造了T型三级结构的课程模式,全方面多维度的培养工程人才,且在倡导与企业的合作中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1.1 构建T型三级结构

伯克利工程硕士课程融合了工程课程和核心管理理念课程,通过案例学习和顶点课程培养学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学位要求中包括总共25个学分的课程学习,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领导核心课程,顶点课程和技术专业课程。

位于T型结构第一级的是领导核心课程,第一学期主要学习技术战略、商业谈判、组织行为学、会计学、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等知识,第二个学期探讨与高科技行业紧密相关的金融理念和核心操作业务,主要包括技术管理、法律和知识产权课程。位于T型结构第二级的是顶点课程,顶点课程是美国高校开设的一种让学生整合、拓展、批判和应用在学科领域的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的课程。位于T型结构第三级的是技术专业课程,其包括生物工程、土木与环境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工程等在内的19个专业聚焦方向,包括12个学分的课程学习。以享有国际声誉的生物工程为例,该专业学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企业家精神,学生毕业后不仅具备先进的工程技术知识,而且具备优秀的管理能力与对经济的理解能力,其将有助于毕业后迅速在职场中承担领导者的角色。

1.2 促进校企合作,构建联合培养平台

伯克利工程学院致力于不断促进与整个硅谷和世界领先的企业和投资者建立广泛的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在伯克利,学生可加入由企业和大学形成的丰富的生态系统,致力于将技术从实验室推广到消费市场,其与波音、西门子、惠普、奥多比、杜邦等世界领先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例如伯克利工程学院与硅谷合作共同推出工程领袖专业培养项目,该项目提供自上而下的技术战略和自下而上的企业家创业才能、商业判断和技能,致力于培养精干的工程领袖。该项目于2011年启动,由工程学院与硅谷的技术总监和运营者共同推动,通过案例教学和互动学习培养商业理念和技术。此外与世界500强企业共同建立了技术与创业中心,致力于将想法转化为创意并开发成技术。在高科技前沿的工作意味着新想法与灵感时刻不断涌现,而技术与创业研究中心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和实验室,致力于提供创业资源和培养创业技能,打造高效的工程师。

2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对中国的启示

通过借鉴美国工程名校伯克利的T型教育结构,结合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现状,我们总结了如下经验。

2.1 建立了监督机制与评价机制

从国家层面上来说,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作为一个独立权威的评价机构,具有成熟的评价制度和方法,并且在工程硕士培养的专业学科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实施改革,指引了工程硕士教育的方向和规范了其培养模式。其次,从各高校的层面来说,各大高校纷纷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然而我国现存的教授晋升机制和教学评估机制太侧重于科研成果以至于忽略了教学质量。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我们应该将教学成果纳入工程教学的评估机制中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建立行之有效的工程教学评估体系,建立质量保障系统和质量监督系统。严格控制好入学质量关、培养质量关、管理质量关。

2.2 优化课程结构、引入管理教学

传统的工程硕士教育中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陈旧,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不相适应的问题。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方式对工程硕士进行教育,将不能体现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意义和打击学生的参与性。正如潘云鹤院士所说“面向2020年的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是要有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工程师还要有沟通能力、商务与管理能力、伦理道德和终生学习能力。在课程的设置上打破传统的工程教学的局限,引入项目管理、工程管理、商业、逻辑等培养管理能力课程,此外应该丰富课程的形式与内容,严格落实专业领域的实践训练,可在培养方案中将实践训练作为获取专业学位的必要条件,通过专业实践训练,促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综合性的特点。通过促进各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与工学院的交流,将工商管理研究生教育和工程研究生教育整合交叉,克服传统工学博士的不足,培养积聚技术与管理才能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时代的需要和召唤。

2.3 工程硕士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完善相结合

在很多国家,工程硕士学位是谋取工程领域工作的通行证,它主要是证明了持有者的综合能力。国外把侧重实用性的专业学位与任职资格紧密联系,将获取专业学位作为从事工程实践的必备条件或先决条件。倘若能够规范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对从事工程职业所需的知识、技术进行考查,将为工程硕士教育指明方向,在满足社会、企业对于工程人才需要的基础上,定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因此我们也可以借鉴该举措,将工程硕士学位与高级工程师资格认证制度结合,一方面将高级工程师的资格认证要求贯彻到教学中,该资格认证标准浓缩并提炼了工程行业所需的知识与资质要求,将成为弥补传统工程教学偏离工程实际的桥梁,并强化实际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学位与工程师资格的认证的互相对接将有助于与国际化接轨,北京市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已经将一项国际认证体系—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与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合作推出的“通信工程”中英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引入我国的通信行业,合格者将获得国际国内有关部门共同认可并颁发的“通信工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将成为持证者就业的“绿卡”。。通过将工程硕士学位与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完善相结合,一方面能夠刺激并鼓励学生攻读工程硕士。另一方面有助于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石芳娟.工程哲学视野下我国工科大学生创新素质与哲学能力培养研究[D].安徽:合肥工业大学,2009

[2] 李九成.全球化时代我国科技外交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战略应变[D].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

[3] 张紫杭.中美工程硕士培养的比较研究[D].河南:中原工学院,2012.

[4] 潘云鹤.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4):8-12.

[5] 胡茂波.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相关因素的争鸣及启示[J].企业导报,2011(5

猜你喜欢

工程硕士企业家精神培养模式
孙思扬作品
《空间电子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导论》教学思考
时代赋予企业家应有慈善情怀
基于企业家精神视角的农民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企业家精神和创始人关系文献综述
技术哲学语境下德鲁克制度创新思想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