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土地流转创新方法寻求突破
2017-03-26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宿迁市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宿迁市分行
金融支持土地流转创新方法寻求突破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江苏省宿迁市分行
农发行江苏省宿迁市分行顺应政策变化,积极转变思路,加快工作节奏,于今年7月投放省内首笔自主经营模式下的3000万元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宿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陆河、高滩、闸东三个村庄的土地规模经营,流转土地12350亩,带动了周边种植、养殖、园艺等高效农业发展,也为农发行破解业务发展瓶颈和转型发展提供了样板、积累了经验。
一、坚持政府主导,创新流转模式
针对土地规模经营中期对流动资金的迫切需求,抓住时机,及时跟进,结合农发行现有信贷产品的特点和条件要求,在与宿豫区政府、管委会政府多次协商沟通中,探索了一条“农户+居委会+中介平台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园区管委会”的土地流转模式。首先,由农户个人与所在居委会签订流转协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居委会,居委会作为过渡方,不加收任何费用,不获取任何收益。然后,由居委会、中介平台公司、园区管委会签订流转协议,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中介平台公司,园区管委会作为监管、服务和协调方履行相关权利和义务。中介平台公司对流入土地进行整理后,再分片将土地流转到新型经营主体,获取自主经营和中介流转收益。中介平台公司、新型经营主体、园区管委会签订流转协议,园区管委会作为监管、服务和协调方履行相关权利和义务。
二、坚持问题导向,创优融资方案
优选承贷主体。针对土地流转“小、散、慢”及小型经营主体“融资难” “融资贵”的问题,考虑到2601户农户和14家新型经营主体的可信度,建议政府以“国有性质、政策职能、市场运作”为原则,优先选择具有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管理、融资、经营、服务”一体化的国有公司来运作土地流转。经过筛选,最终选择宿迁市运河湾自然农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中介平台公司和承贷主体。该公司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000万元,达到了农发行的准入标准。
优选贷款周期。为了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给农户吃上定心丸,农园公司与村委会约定租期为9年,改变以往租金每年甚至每半年交一次的惯例,一次性支付农户3年租金,每亩每年租金为1250元,3年后根据实际适当调整。下游14家新型经营主体涵盖3家农业科技公司、2家养殖专业合作社、2家农场主、2家园林绿化公司,蔬果采摘、农科院、生态餐饮、垂钓中心和房车露营公司各1家,由于高效农业前期投入较大,下游企业预计1年后才能取得稳定的现金流,存在承贷主体支付租金期限与租赁企业实现收入时间错配,贷款期限和还款方式难以确定。为此,邀请省行实地考察,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最后提出3年期贷款期限,到期一次性还款的方案,既满足了借款人流转土地的一次性资金需求,又解决了由于还款期与租赁者生产经营周期不匹配的矛盾。
优选还款来源。第一还款来源是否充足是信贷支持企业自主经营模式的核心环节,而第一还款来源是否充足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现金流量。由于承贷主体农园公司对流转的土地进行前期的整治,减少了流入企业的再投入,同时对流入企业实行3年支付一次租金的优惠政策,所以承贷主体将流转费用适当提高到每亩每年1450元,流入企业都表示可以接受。农园公司预计近3年可实现流转收入超过5000万元,可覆盖支付农户的土地流转费用及贷款利息支出。在第二还款来源的选择上,优选了宿豫区另一家政府出资的国有企业,即宿迁市宿豫区镇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资产实力较强,能够足额覆盖贷款本息。
三、坚持上下联动,创先转型突破
目前,各级政府正在进行债务清理整改,对融资要求严格,市分行领导积极向市政府汇报支持“三农”特别是支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思路、优势和建议,赢得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政府牵头、部门跟进、农发行协调的工作推进机制。县区支行主动对接农委、农工办、国土、财政、金融办等部门,详细了解县区政府关于高效农业种植、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发展规划等农业工作重点项目,做到有的放矢,分类指导。市县行业务部门主动向省行前后台寻求智力支持,先后5次到省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得到了省行的重视与支持,为业务拓展指明了方向。
宿迁市分行营业部依托借鉴宿豫模式,根据洋河新区土地流转经营的特点、规模、周期和风险状况等因素,积极与洋河新区管委会对接,选择宿迁市洋河新城新农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中介平台公司和承贷主体,主要对洋河镇、仓集镇、郑楼镇等3个乡镇4.01万亩土地进行流转,打造观光、旅游、休闲、科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新区。8月份,有效复制并上报了1亿元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中期流动资金贷款项目,有望年内获批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