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EA GaN和GaAs光电阴极的比较

2017-03-26常本康

红外技术 2017年12期
关键词:锌矿光电流偶极子

常本康



NEA GaN和GaAs光电阴极的比较

常本康

(南京理工大学 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GaN光电阴极;GaAs光电阴极;表面结构;光电流;偶极矩

0 引言

目前实用的负电子亲和势(NEA)光电阴极,在可见光波段利用的是闪锌矿GaAs材料,研制的GaAs(100)面光电阴极已经应用在微光像增强器和EBAPS(electron bombarded active pixel sensor,电子轰击有源像素传感器)中[1-2];在紫外波段是纤锌矿GaN材料,近20年来,为了满足天文观测、航空航天和导弹预警等领域的特殊应用,世界各国都在进行GaN基紫外探测器的研制,利用的是GaN(1000)或者GaAlN(1000)面[3]。

GaAs光电阴极从发明到现在,研究了50多年,技术相对成熟;GaN光电阴极从20世纪末到现在,虽然在GaN(1000)或者GaAlN(1000)面取得了进展,但NEA GaAs和GaN光电阴极的比较研究较少。为了加快GaN基光电阴极的研究进度,本文主要比较了GaN和GaAs材料性质、表面结构以及激活过程中光电阴极的光电流,供从事GaN基光电阴极研究的同行参考。

1 GaN和GaAs材料的性质

纤锌矿GaN和闪锌矿GaAs材料的性质如表1所示[1,3],GaN的熔点高于GaAs,如要获得原子清洁表面,GaN则需要更高的热清洗温度。

2 GaN和GaAs的表面结构

图1给出了GaN (0001)表面原子排列示意图,其中图1(a)是俯视图,图1(b)是侧视图,深色圆球表示Ga原子,浅色圆球表示N原子,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到,最表面层Ga原子之间距离为3.189Å,对应于纤锌矿结构GaN晶体的晶格常数,GaN(1000)表面第2层N与最表面Ga层的距离为0.616Å[4]。

图2给出了GaAs(100)重构表面原子排列示意图,深色表示As原子,浅色表示Ga原子,可看出GaAs (100)表面每个As原子均含有两个悬挂键,每个As原子用一个悬挂键与相邻As原子的一个悬挂键结合,使这两个原子间距减小,形成台脚位置,同时相邻的两对As原子间距增大,形成洞穴位置,如图2(a);由于重构只是改变表面原子对称性,所以As原子层与Ga原子层间距不变,表面以下的原子保持原结构,如图2(b)所示[1]。

根据图1,如果用双偶极子模型描述GaN(1000)和GaAs(100)表面的光电发射性能[5-6],在Cs激活过程中,用Mg掺杂的GaN能够形成GaN(Mg)-Cs偶极子,用Zn掺杂的GaAs能够形成GaAs(Zn)-Cs偶极子;在Cs、O激活过程中,GaN(1000)表面Cs原子与O原子形成第二偶极矩O-Cs,由于Cs、O原子的高度差很小,第二偶极矩几乎“平躺”在表面,对功函数的降低作用不大,最终对光电发射贡献不大。

表1 纤锌矿GaN和闪锌矿GaAs材料的性质

图1 GaN (1000)理想表面原子排列示意图

图2 GaAs (100)富砷重构表面原子排列示意图

根据图2,在Cs、O激活过程中,GaAs(100)表面Cs原子与O原子形成第二偶极矩O-Cs,由于存在“台脚”和“洞穴”位置,使得Cs、O原子的高度差很大,第二偶极矩几乎“垂直”于表面,降低了表面功函数,对光电发射贡献很大。

3 GaN与GaAs激活过程中光电阴极光电流的对比

Cs、O激活过程中,GaAs和GaN光电阴极光电流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7],图3中(a)为GaAs光电阴极的光电流,(b)为GaN光电阴极的光电流。对于GaAs光电阴极,需要多次的Cs、O交替过程才能使光电流达到最高值,并且相对于单纯Cs激活时的光电流值,Cs、O交替后光电流有很大幅度的增长,能达到单纯Cs激活后光电流几倍甚至上百倍的大小,如此高的增长主要是O-Cs偶极子的偶极矩几乎“垂直”于表面,降低了表面功函数,对光电发射贡献很大。与GaAs光电阴极不同,在GaN光电阴极激活过程中,Cs、O交替对于提升光电流幅度没有那么大,相对于单纯Cs激活后的光电流值只提高了20%左右,并且Cs、O交替的次数也不需要太多,光电流就已经达到了最大值,其主要原因是O-Cs偶极矩几乎“平躺”在表面,对功函数的降低作用不大,最终对光电发射贡献不大。

多次实验总结发现,要想成功激活GaAs光电阴极,多次的Cs、O交替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GaN光电阴极,最主要的是单纯进Cs阶段,Cs、O交替对提升GaN光电阴极的光电流幅度不会太大。结合[GaAs(Zn)-Cs]: [O-Cs]和[GaN(Mg)-Cs]: [O-Cs]的模型,认为对于GaAs光电阴极,在第一个偶极层GaAs(Zn)-Cs形成之后,GaAs表面只是达到零电子亲和势的状态,尚没有形成负电子亲和势,所以此时光电流值不会太大,并且GaAs光电阴极的第二个偶极层O-Cs具有明显的指向性,随着激活过程中Cs、O在表面慢慢达到最优的排列,GaAs光电阴极达到负电子亲和势,光电流也有较大的增长。对于GaN光电阴极,第一个偶极层GaN(Mg)-Cs形成之后,GaN表面就已经达到了负电子亲和势的状态,所以此时光电流值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大小,GaN的第二个偶极层O-Cs整体没有明显的指向性,只是由于GaN表面的缺陷,存在部分有利光电子逸出的O-Cs偶极子,所以在Cs、O交替阶段,GaN光电阴极的光电流有增长,但幅度不大。

4 Ga(Mg)0.75Al0.25N(100)、(110)和(1000)表面Cs、O激活后的功函数预测

图3 Cs、O激活过程中GaN和GaAs光电阴极光电流的变化曲线

表2 Ga(Mg)0.75Al0.25N(100)、(110)和(1000)表面Cs、O吸附模型功函数

5 结论

经过上述对比,可以获得如下结论:

1)GaN的熔点高于GaAs,在制备GaN基光电阴极时则需要更高的热清洗温度。

2)如果用双偶极子模型描述GaN(1000)和GaAs(100)表面的光电发射机理,GaN(1000)表面Cs原子与O原子形成第二偶极矩O-Cs,几乎“平躺”在表面,对光电发射贡献不大;GaAs(100)表面Cs原子与O原子形成第二偶极矩O-Cs几乎“垂直”于表面,降低了表面功函数,对光电发射贡献很大。

3)Cs、O激活过程中,对于GaAs光电阴极,Cs、O交替过程形成的光电流与单纯Cs激活时的光电流相比,有几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长;GaN只提高了20%左右。

[1] 常本康. GaAs基光电阴极[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CHANG Benkang.[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7.

[2] Aebi V W, Costello K A, Aruni P W, et al. EBAPS: next generation, low power, digital night vision[C]//2005, Paris: 2005.

[3] 郝广辉. AlGaN光电阴极研制及性能评估[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15.

HAO Guanghui.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lGaN Photocathode[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

[4] 王晓晖. 纤锌矿结构GaN(0001)面光电发射性能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13.

WANG Xiaohui. Study on Photoemission Properties of GaN(0001) Surface of Wurtzite[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13.

[5] CHANG Benkang, LIU Wenli, FU Rongguo et al. Spectral response and surface layer thickness of GaAs: Cs-O negative electron affinity photocathode[C]//, 2001, 4580: 632-641.

[6] LIU Wenli, WANG Hui, CHANG Benkang, et al. A study of the NEA photocathode activation technique on [GaAs(Zn):Cs]: O-Cs model [C]//, 2006, 6352: 63523A.

[7] ZHANG Yijun, ZOU Jijun, WANH Xiaohui, et al. Comparison of the photoemission behaviour between negative electron affinity GaAs and GaN photocathodes[J]., 2011, 20(4): 048501.

[8] YANG Mingzhu, CHANG Benkang, HAO Guanghui, et al.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nonpolar Ga0.75Al0.25N surfaces[J]., 2014, 125: 6260-6265.

[9] 杨明珠. Ga1-AlN光电阴极的光电性质与铯氧激活机理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16.

YANG Mingzhu. Study on the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of Ga1-AlN photocathodes and the mechanism of activation of cesium and oxygen[D].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Comparison of NEA GaN and GaAs Photocathodes

CHANG Benkang

(,,210094,)

GaN photocathode,GaAs photocathode,surface structure,photocurrent,dipole moment

TN14

A

1001-8891(2017)12-1073-05

2017-11-17;

2017-12-05.

常本康(1950-),博士,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微光夜视和多光谱图像融合技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433108)。

猜你喜欢

锌矿光电流偶极子
钙(镁)离子在菱锌矿表面吸附的量子化学研究
低副瓣三次模压缩偶极子天线的设计
基于DDS的正交偶极子声波测井仪快检装置研究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掺杂单层WS2的光电效应
基于追踪数据的全球中尺度涡旋偶极子自动识别方法
青海北祁连阴凹槽塞浦路斯型铜锌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光电效应中有关光电流的问题探析
运用自制教具探究光电管中光电流的伏安特性
弧形宽带印刷偶极子5G天线的设计
十二烷基磷酸酯钾在菱锌矿表面的吸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