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塔式”课题管理,促学校科研发展

2017-03-26王伟荣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塔式课题教材

主题发言

教育科研是创学校特色,促教师发展的重要手段。加强教育科研,发掘教师的思维品质,让教师能每天都带着一颗思考的头脑,不做机械的操作工,而成为有思想的专业人员。加强教育科研管理,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期特邀在这一领域研究多年的浙江省温岭市王伟荣老师,以学校为单位,谈怎样以教育科研建设促进学校发展,如何构建“塔式”的教科研工作发展的管理模式,让教育科研发展更加扎实、有效。

特邀主持人:

浙江省温岭市锦园小学王伟荣

主题研讨

学校层面的教育科研,是以学校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研究解决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具体实践问题为内容,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这让学校管理者充分意识到教育科研对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以我校为例,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学校本着“科研出名师,名师强科研”的奋斗目标,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在不同程度上催生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新“生境”。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息息相关。发展教科研就要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构建“重点项目创校品,专题研究推改革,微型课题‘接地气’”的“塔式”的教科研工作管理模型。

一、重点项目创校品

“有特色、创品牌”应该是科研之路的追求。以我校为例,2012年,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形势下,省课题《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问题透析与对策研究》立项了。我们以此为契机,将这个能够统领全局工作的课题称为“重点项目”。“重点项目”注重“群体效应”,由校长主持,校内骨干教师负责“理论基础”,全体教师负责“实践过程”。

1.“教材解读”提升专业能力。“课程和教材知识”是教师重要的专业素养,教师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和对课程资源的二次建设能力是重要的专业能力。省课题《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问题透析与对策研究》对如何系统地解读与分析教材,并针对教材问题制定改进对策,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作了研究,促进了群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

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教材文本问题调查分析、专项分析、综合分析三方面内容,论述了其存在的问题。二是研究了基于教材问题的二次建设对策,即教材二次建设之“减法”和“加法”。三是研究了基于教材问题的课堂教学对策,包括一课时教学法、选文结合原文教学策略、群文拓展教学策略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以及“班级特色语文课程”建设的研究。

在两年的实验研究之后,课题组成员解读教材的能力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能力。课题组先后有两位成员获得市级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同时,省课题的实施,也带动了学生的发展,以六(四)班为例,这个班级进行了“诗歌阅读”拓展课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仅班级群体写诗现象蔚然成风并常有佳作,有两位学生的诗作还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中发表并获奖。

2.“体验活动”浸润本土文化。《“新河文化体验课程”建设的研究》是市级规划课题,也是学校科研的“重点项目”。

真正的教育是以儿童为本体的,要回归到生命主体的活动中去的,学校“新河文化体验课程”的建设研究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站在儿童的视角,引导学生在玩耍游戏中,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启迪心智,实践学习。

新河具有优越丰厚的地域文化资源,涵盖了历史、地质、地理、经济、建筑、物理、人防、生物、国学等教育的各方面,犹如乡土文化教育的宝库,学校开发本土资源,确定课程专题群,通过参观、访问、调查、搜集、讨论和游戏等诸多方式进行体验活动,提供学生地方文化学习空间。

让学生置身于百年、千年前的文化空间,倾听文物古迹叙说的故事,探索它们见证的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让学生在玩中释放童趣与灵动,玩出智趣和志趣,在玩中探究,在玩中形成自我发展的能力。以“抗倭英雄戚继光”课程专题为例,内容主要为:①设计戚继光抗倭路线图;②寻找新河的“戚继光”(张元勋);③探究戚家军的“兵器库”;④探究戚继光“战地旗语”。在组织活动中安排“寻抗倭路、玩抗倭棋、设计军刀、探究旗语”的各类活动形式,在文化上做内涵,在体验上做实在,让乡土文化滋润学生心灵。

二、专题研究推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应不断坚持、不断探索“学为中心”的课改之路,坚持课改实验科研先行的原则,通过层级管理并依托课改中的课题研究,抓科研,促改革,科研课改形成合力,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1.建设团队,突出培训。科研兴校,教师是关键,每个学校都应推出学科协同团队培育计划,进行优师工程建设,培育中青年教师学术群体,加强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团队的建设,充分利用多种渠道,渗透科学理念,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实效,深化落实。

如我校李丹老师《小学数学“以学定教”课型中学生学习方法养成的实践研究》是“学为中心”课改主题下的课题,从立项开始,课题组成员就形成一个研究团体,课题组经常组织组员搜集资料,讨论交流,开展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课题实施过程中,学校搭建各种课堂研究平台,邀请教研员来校为课题把脉,邀请学科教学专家点评、开讲座等,以“课例点评、观点碰撞”为手段,推进课题研究,又联系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课改学校,送她们外出观摩培训,并借“辖区教研会”这样的平台,让课题组开展推广活动。在整个过程中,课题组始终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活动,在开展课题研究的亲身历练和帮助指导下,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高。

2.科研带动,课堂推动。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教而不研”,教就缺乏科学性;“研而不教”,研就缺乏针对性。光教不研,教就会失之于肤浅;光研不教,研就会失之于空泛。只有把课堂教学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把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才能互相促进,真正使课题研究为教育实践、教育改革服务,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为了将课题研究深入课堂教学中,课题组还经常组织教师上校内研究课,定时开展以主题为系列的各类研讨课,经常邀请专家来指导,承担多节教研区和各级教研课,立足于课堂的课题研究,让教师成为有思想、有智慧的研究性人才,以课堂教学为科研生成点,坚持以科研带动课改,使课改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拿我校来说,2013年上半年我们分别承办了市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学为中心”主题教学研讨会,发挥了学校在全市课改中的示范与辐射作用,并于2013年12月27日,承办市“学为中心,积极践行”小学课改推进会活动,以学为主体的课堂改革已经取得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力。

三、微型课题“接地气”

学校倡导“人人参与课题,人人思考,人人行动”,要求每个教师都参与课题研究。引导一线教师把研究的视角转向,把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即时梳理、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个“草根”课题,微型课题,并展开扎实的研究。

为了使“接地气”的“微型课题”有效地开展,我们可以采用“四环一链”课题管理的模式,旨在通过这四个环节“选题指南——指导监督——评价提升——推广实施”形成一个链式,让微型课题研究实实在在做,研究更深入地提高教师的思想意识,并使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开阔独立思考的空间,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起到最大的帮助(如下图)。

1.开展讲座,让选题技术含量跟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事课题研究的前提,就是要找到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教师,在课改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都会有着或多或少的疑问,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产生了许多困惑,甚至感到迷惘,在教学中无所适从。而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这一个个鲜活的问题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起点。

由于涉及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比较广泛,对于初涉课题研究的教师来说,他们搞课题研究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找不到值得研究的主题,只能“雾里看花”。根据对这一层面的现状调研,可以考虑组织开设专题讲座或教师座谈,搜索教师想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他们提炼课题素材,提高选题质量。

在具体操作时,应做到“真、微、明”。

浙江省温岭市锦园小学 王伟荣

王伟荣老师的课堂

“真”:是指提出真实而有价值的问题。如:“怎样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怎样进行自学自导”“后教时教师怎样有序地讲”“如何组织有趣班队会”“怎样提高农村孩子计算正确率”,等等。

“微”:是指着眼点应关注于教学细节,切入口越小越好。如:“小班教学对学生发展的路径研究”,切入点太大,是“城市”还是“农村”?是“高中”还是“初中”还是“小学”?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是“知识能力”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是指问题清晰,研究点要明确。如:“小学作文‘日记’天天练研究”,是作文还是日记,是低段学生还是中高段学生等等问题指向性不明确,应改为“小学作文天天练”研究,指向性就很明确了。

2.加强管理,避免课题研究流于形式。微型课题研究来自于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是一种“短、平、快”,“接地气”式的教育研究。学校充分发挥市骨干教师、市教学能手的带头作用,引导教师把微型课题研究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营造一种“开展自己的课题,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的研究氛围。

为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微型课题的研究过程,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实施,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学校还应经常性地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与管理,开展中期检查(自查+复查),提高微型课题研究的效益。检查的内容包括:①您已经完成了小课题申报书中确定的哪些研究任务或内容?②您是如何完成这些研究任务或研究内容的?得出了什么结果或结论?③您下一步将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④您的研究中还存在哪些困难与问题?⑤有无变更?(如果您的课题需要调整课题名称,请侧重对照课题申请表中研究计划说明调整原因及情况)

3.校内展示,彰显成果魅力。微型课题研究作为全体教师的常态化科研工作,每学期初都要申报,学期结束前要结题。学校还应对要结题的微型课题进行成果评比,设置一、二、三等奖,让教师也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在成果展示中,每个课题组应由组长上台汇报,做成幻灯片或其他的形式,将本组的课题研究分别从选题目的、研究过程、取得成效及组内成员的感受等多个方面展示在大家的眼前。这些研究性课题的成果展示给了课题研究团队一个展示能力、锻炼能力、彰显成果魅力的平台,让他们在展示交流中感悟、提升。

开展“塔式”课题管理(见上图),将开创学校发展新局面。真心希望我们的科研管理之路走得更稳!更亮!更美!

猜你喜欢

塔式课题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西夏塔式擦擦造像艺术
转塔式砂轮架B轴回转机构设计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恶劣海况下海洋石油116内转塔式FPSO装配载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