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做好高校校报编辑工作

2017-03-26王鸿雁

采写编 2016年6期
关键词:舆论导向

内容提要:新闻舆论工作历来受我党的高度重视,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的喉舌,做好校报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校报采编人员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为此,采编人员要坚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牢牢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正面宣传为主,确保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扎根基层,服务师生,深度采写,强化典型报道,清新文风,创作富有思想、饱含温度、拥有品质的作品。

关键词:高校校报;编辑;政治方向;舆论导向

作者简介:王鸿雁,《山西医科大学报》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新闻舆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部署,尤其是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是新时期指导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2·19讲话”中,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48字”职责和使命,要承担起这个职责和使命,首先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需要以三个方面为着力点。

(一)坚持党性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的宣传阵地,一定要确保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认真学习党的思想理论,忠实准确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实际,使全校师生在日常教学工作和生活中切实做到学习和践行党的思想理论。

坚持党性原则,必须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党性原则,必须认清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新闻媒体要把对党负责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而抒写。

坚持什么样的新闻观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党坚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高校校报要牢守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阵地,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自觉抵制“新闻自由”等错误观点的影响。

(二)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任何新闻报道,都有导向。高校校报采编人员要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想,宣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力宣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宣传高校各时期的中心工作,要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做好宣传报道工作,维护学校稳定,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

(三)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以正面宣传为主,要团结鼓劲、凝聚人心、推动发展、维护稳定。

要用心用情做正面宣传。高校校报采编人员要深入实际,贴近生活,和师生打成一片,用心体悟观察,从师生最近的角度宣传党的思想,宣传校党委校行政的工作意图,变抽象为具体,让师生更容易接受;要时刻注意师生的呼声和疾苦,把师生想什么、盼什么及时反映出来;要深入挖掘广大师生中的先进事迹、成功经验和做法,用师生喜欢的语言和乐见的形式讲好校园故事,发挥典型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在舆论引导上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正确看待真实性问题。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用事实说话,挖掘事件的重点和真相,客观报道与师生密切相关、发生在校园内外的事,戳准师生的痛点、泪点与笑点,不溢美、不失实,力戒片面、官腔的宣传报道方式,从而使校报真实、可亲、可信。

要把握好讲正面、讲负面的平衡。校报除了宣传报道外,还应担负起舆论监督的职能,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对师生关心的、意见大反映多的问题,要积极关注报道,及时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要避免报喜不报忧,不能只反映成绩、宣传喜讯,而忽略师生的呼声。对不良现象和情况要敢于披露和发声,对不良思想行为要敢于批评,要制造舆论环境,让“当事者”感到舆论压力,从而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维护校园稳定。发表批评性报道时,要认真调查采访,事实要真实准确,分析要客观公正,反映问题要拿捏适度,把握牢导向,掌握好语言技巧。

二、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

新闻舆论工作者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同时,还必须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校报采编人员要扎根基层,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努力创作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一)扎根基层 服务师生。基层和群众,是新闻工作者创作的源泉。校报要增进同师生的感情,在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上下功夫。采编人员要扎根师生生活,才能调查研究师生生活的新情况新变化,才能深入思考,写作中才能表达到位、感情真挚。校报在重要版面要开设面向基层、服务师生的专题专栏,持续推出记者深入师生一线生活的报道。日常报道中也要进一步体现师生观点,把笔触对准普通师生的生活,挖掘生动事例,提炼新鲜素材,用广大师生熟悉的语言,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师生丰富朴实的生活场景,反映师生的切身感受及所需,使校报可亲可信。

(二)富有思想 深度采写。校报要为学校党政的工作意图和要点提供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承载鲜明的主题,将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传播内容与师生喜闻乐道的传播方式相结合,将目光落在“新闻背后的故事”上,在深入报道方面下功夫。在采访前要周密策划,结合校园重大新闻,挖掘师生关心的有报道价值的新闻,进行系列、组合、专题报道,跟踪采访和深度体察等,从解读、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内涵诠释,精深采写,挖掘新闻的思想深度,使师生对报道内容达到深入、立体化认识,从而引发师生深层次的思考。

(三)饱含温度 典型报道。校报要褒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打磨有生活温度的新闻作品。采编人员要把工作之基深深融进师生的生活中,融入的程度决定情怀的温度,要主动走到师生当中寻找新闻线索,进行典型人物报道。

先进党员模范、骨干教师、科研成果荣誉获得者、优秀辅导员、教坛新秀,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学习标兵、省级获奖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优秀校友等都可作为典型人物来采访报道。严谨向上的校风学风、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等,都可以通过典型人物背后的故事来体现。这些师生身边的、生动形象的、有温度的人物,让师生倍感亲切,能够增强校报内容的真实性、可信度与可读性。

校报要广泛挖掘校园先进典型素材,加大对校园典型人物的报道力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探索鲜为人知的深切情怀,提升讲好典型人物故事的能力,用榜样代替说理,感染激励师生,从而起到教育的作用。

(四)拥有品质 清新文风。真诚是新闻的品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校报采编人员要观点鲜明、立场公正、分析准确,要真诚地面对现实、忠实地再现师生生活,坚决抵制歪曲、造假和炒作。

创新是新闻的品质,求新是新闻的规律。采编人员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到师生生活中,以发生在师生身边的小事、实事为切入点,以小见大,以情动人;虚心向师生学习,善于用师生的视角观察问题,用师生乐意接受的方式阐述观点,善用师生鲜活生动的语言,变说教为以理服人,改官腔为平等对话;以清新的文风,写更多更好的师生想读想看的新闻报道,避免“假、大、空”的宣传式文稿,让师生爱读,达到最佳的宣传报道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斌,霍小光. 习近平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Z].新华社 http://www.mod.gov.cn/leader/2016-02/19/content_4644414.htm,2016-02-19.

[2] 人民日报评论员. 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摆在首位[N].人民日报,2016-02-22(1).

[3] 双传学. 把牢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N].光明日报,2016-10-16(6).

[4] 郑淑花. 高校校报提升服务功能的途径[J]. 新闻知识,2016,09:59-61.

[5] 王秋颖. 大德育体系下高校校报育人功能实现途径研究[J]. 科技导刊,2016,01(上)月:84-85.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
电视新闻编辑舆论导向的新运用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做好高校电视媒体宣传工作
论广播电视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作用
数字出版产业引领功用及其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避免情绪化勿作“标题党”
媒体服务大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之我见
浅析民生新闻也要讲政治
试论网络出版的舆论引导与监督
唤醒和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的几点实践
新常态下提升宣传思想工作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