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使用及规范

2017-03-26井绪伟

采写编 2016年6期
关键词:流行语

井绪伟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流行语成为大众文化一部分,在新闻语言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分析了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使用规范。

关键词:流行语;新闻语言;使用规范

新闻是社会的实时反映,新闻语言随新闻的长期实践而发展,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流行语恰恰是社会生活最直接、最真实的记录和反映,因此流行语与新闻语言有着天然联系。如何正确使用流行语,成为新闻语言规范化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流行语的产生及在新闻语言中的表现形式

流行语反映了特定时期内的社会现象、社会焦点和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一面镜子。新闻媒体对大众中产生的流行语比较敏感,造成民间口头流行语频频出现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介的新闻报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流行语的知名度和使用范围。

作为引领语言时尚潮流的语言形式,流行语存在于不同的新闻语言层面中,按表现形式区分,流行语主要有词语、短语和固定格式三种。

(一)词汇。流行语在新闻语言受欢迎,表现最明显的便是词汇的使用上。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流行语是以词汇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中有的是外来语,例如:“黑客” (hacker)、“酷”(cool)、“狗帶”(go die)、“纳尼”(日语中“什么”)、“思密达”(取自韩语)。有的是方言词汇得到大众青睐,得以流传开来,例如:“矮油”是潮汕话中的地道语言,是一种俏皮可爱的说法;“猴赛雷”是广东话“好犀利”(好厉害)的谐音。有的是以往的旧词被赋予新的含义,属于“创新性”使用,例如: “井喷”原指“石油等突然喷出”,现喻指“某种行为骤然爆发”;“洗牌”原指“将牌掺和整理”,现喻指“行业、企业等调整内部结构”。除了以上这些词汇形式,还有数字音用、简用字母、长词短写等用法。

(二)短语。除了词汇外,在新闻语言中还经常出现短语形式的流行语。例如: “然并卵”指“一些事物看上去很复杂很高端,但却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三)固定格式。这种流行语多来自书名、影视作品、经典广告词等,它们在词语和句子构成方面有着较明显的格式化特征。例如:“××秀”、“中国式××”、“都是××惹的祸”、“拿什么拯救你——我的××”。

二、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流行语在给新闻报道带来积极意义的同时,不可否认,过多使用流行语也给新闻报道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更加值得我们注意。

(一)呈现媚俗性和粗俗化。有些媒体新闻的编辑者和报道者为了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在新闻报道中呈现出媚俗化和粗俗化的状态。他们不惜用煽情、惊悚、污秽和侮辱性的词句赚取眼球,甚至连许多内容严肃的文章,也采用了恶俗的标题。比如《梵高的“破鞋”引发撕逼大战》,实际说的是海德格尔、夏皮罗、德里达等人对油画《鞋》的不同阐释;一篇原名《诗里诗外余秀华》的评论,被某刊采用后,题目变成了《晃晃悠悠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而被另一媒体采用后,它的标题却被改为《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

(二)带有消极性和歧视性。新闻工作者出于职业操守,应该在新闻行为的准则范围内,合理地使用新闻语言,但出于各种原因,一些带有消极性和歧视性的流行语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产生一些不好的负面影响。

(三)滥用外来语和缩略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愈加频繁,大量字母词随之出现,在新闻媒体报道中,直接将字母词嵌入中文的现象有蔓延的趋势,有的甚至达到滥用的程度,比如不说“世贸组织”偏说WTO,不说“全球定位系统”偏说GPS。除此之外更有一些让人莫名其妙、摸不着头脑的缩略词的滥用,如“细软跑”、“冷无缺”、“说闹觉余”等。

(四)词义语法语用的随意化。一些流行词出现后,在词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呈现出随意化的特点,有时候词义泛化的程度之高,让人实在难解其义。如“粉丝”一词从英文单词“fans”音译过来后,频繁流行于各大媒体,后来便衍生出“粉丝团”、“粉丝家园”、 “粉文学”、“粉圈”、“粉客”等新词组合。

三、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使用规范

流行语对大众的影响很大,因此新闻语言中流行语的规范势在必行,笔者认为,要合理规范流行语的使用,构建健康和谐的新闻语言环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遵循新闻语言的规律。新闻是一种官方的传播方式,是汉语言运用的表率,在语言的发展中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和导向性,因此,要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新闻语言要拥有自己的使用规律和要求。流行语活泼简洁,通俗易懂,表意形象,信息量大,可以让受众产生亲近感。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使用,要做到叙述准确,表情达意得当,要切合词语的含义与意境,反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切不可盲目使用。

(二)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法规的宣传力度。2001年颁布和实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其中包含新闻传播工作者应在用语和用字方面遵守语言标准化的规定。2013年国务院颁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也对不同行业和部门尤其是新闻媒体提出了语言文字使用的具体规范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大日常宣传工作,加大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宣传普及的力度。要及时出台相关规定和规范标准,加强监督管理,杜绝不符合要求的流行语的使用,切实把流行语使用纳入到语言规范和语言文字应用管理范畴中来。

(三)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语言规范化素养。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语言的过滤和使用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语言规范化素养是必要的。要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培训工作,提高新闻工作者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新闻工作者也要坚持长期的积累,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合理科学地使用流行语,杜绝不规范的语言现象出现。

(四)加强流行语的监管和监督。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也是促使媒体规范使用流行语的好办法,政府部门要以公开、透明的方式制定相关的新闻语言使用规则,明确新闻媒介的责任与义务。读者的关注也能有效监督媒体用语的规范化,观众、读者对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不规范的语言文字提出批评,督促媒体改正并改进。广播媒体可以设置宣传规范语言文字的栏目,调动读者的积极性,构建由社会监督形成的新闻语言规范使用的外围环境。

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使用,可以有效拉近新闻媒体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新闻语言的使用状况关系到媒体自身的质量、形象和威望,也引导着社会语言的发展方向。社会各界应本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共同努力,做好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使用规范,促进流行语在新闻语言中的合理使用,为新闻受众营造一个良好的新闻环境。

参考文献:

[1] 申亚妮. 网络流行语探析[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8).

[2] 郭熙. 中国社会语言学[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3.

[3] 阚利峰. 新闻语言中流行语的运用[J]. 记者摇篮, 2013(2).

(作者单位:大连电子学校)

猜你喜欢

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是时代的注脚
2019年中国十大流行语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用古诗文翻译2017年流行语
排行榜
小透明
遇颜友止
让流行“流形”,让经典“永恒”
谈日语流行语的汉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