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
2017-03-26杨潘升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学生塑造健全人格的价值指引和理想范式,也是高职教育传承与培育工匠精神的宝贵资源与有效给养,同时还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之源和有益启示。然而,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断层与缺失已客观形成,令人堪忧。为实现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应完善制度设计,突出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融入时代精神,赋予与时俱进的现代感;创新传播载体,扩充多元支撑的教育路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职教育;价值探析;实现路径
作者简介:杨潘升(1980-),男,广东梅州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以非遗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研究”(编号:YBZZ15094),主持人:郑永森。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05-0039-0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世代继承发展,包含许多智者贤能流传下来的哲学和伦理价值,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財富,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我国高职教育经过30年的探索实践和改革创新,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促进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高职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和断层的现状却令人堪忧。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应积极发现和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坚持立德树人,不断传承与创新,努力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一、高职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断层与缺失
(一)对传统文化内容认知有限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民族象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90后高职学生中的基本断层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高职学生对孟子、荀子、墨子及其著作了解不多,几乎未翻阅《诗经》《楚辞》《道德经》《资治通鉴》《史记》《吕氏春秋》《古文观止》《说文解字》等经典。在三年的学习时间里,高职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为日后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未雨绸缪,通常无暇顾及传统文化的学习。高职教育从诞生之日起,就将重点放在技能培养上,大部分院校没有人文课程的整体设计,只是将人文课程作为选修课处理,传统文化教育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有限的传统文化教学上,教学内容也没有针对高职学生进行选择和改造,基本停留在知识灌输的层面上。课堂教学方法流于形式化,过分关注形式化的教育内容,以“你说我听、你考我背”为教育实现的目的,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理解不清[1]。
(二)对传统文化价值认同淡薄
高职教育向来重视技能学习,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功利环境中,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愈发淡薄,这种断裂几乎可以用“塌方”来形容。伴随产生的是,传统道德框架的解体、人本主义价值观的失落和人性的异化。传统文化中尚荣知耻、格物致知、慎独自律等思想几乎荡然无存,醉生梦死、拜金炫富、缺乏公德、目无师长等丑恶乱象和出格言论见怪不怪。同时,西方和日本、韩国文化的迅速涌入,严重挤压了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西方节日远比传统节日热闹,流行时尚中暴力、凶杀和淫秽图文屡见不鲜,“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处世信条却少有人问津;“快乐工作(学习)、享受人生”的处世原则颇为盛行,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传统美德却被无情摒弃。有人以文化多元、思想多元来解释这种怪象的存在,有人认为“存在即合理”而泰然处之,有人甚至认为传统文化乃空中楼阁,于经济建设和民主科学发展无大益处。无论如何,高职教育都无法回避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应引导学生坚守道德底线,以扬善抑恶为核心,倡导“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不应怀疑甚至否定德智统一、以德统智以及重伦理价值取向的民族传统文化。
二、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探讨
(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健全人格的价值指引和理想范式
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是高职学生对人生完美的追求和向往,是健全人格塑造的完美典型。其本身具有很强的感召力,为高职教育中大学生健全人格塑造提供了宝贵的价值指引和理想范式。传统文化中关于理想人格的理论非常丰富:儒家以仁爱思想为核心,代代传授《四书》《五经》,主张伦理关系的和谐;佛家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核心,解决人们“贪、嗔、痴”的烦恼,探讨生与死的终极;道家则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无为而治”,致力人与自然的和谐。传统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本质上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是彰显个体道德境界提升的人格模式。无论是儒家圣人模式还是道家真人模式,都包含着对真理价值的持续坚持和对道德境界的强烈关注。不管何种人格模式的塑造办法,都具有循序渐进、持续修炼和深入领悟的特征,致力于提高道德境界和人格修养的教育目标明确清晰。在价值观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道义也不反对个人合理获益,如《论语》所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强调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诚信和谐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注重协调人的内心平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顺平,强调的是求大同存小异。在民族性格方面,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人格品质是提升高职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取之不尽的宝藏,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品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浩然正气等等。此外,“创新”历来就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注重知识观念的更新和道德境界的提升,如《周易·系辞传下》:“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二)传统文化是培育工匠精神的宝贵资源与有效给养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2]。其内涵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高职教育作为旨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工匠精神的培育和传承是不容回避的历史任务。对于工匠精神,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瑞士手表、德国汽车、日本寿司。其实,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它一直厚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古代,熟练的工人被称为“匠”,他们的才能则被称为“技”。匠是罕见的人才,技是稀有的能力。“匠”和“技”历来都是光荣的称号,代表着一般人所不能的骄傲,是知识和经验的结合。庖丁解牛、梓庆为鐻、曾侯乙编钟等历史故事完美地诠释了中国人的工匠精神,“传承规矩,创新工具”的鲁班精神更是中国人工匠精神的最好例证。正是这“不风魔不成活”的中国工匠精神代代相传,才会产生清明上河图、丝绸、景泰蓝、青花瓷、赵州桥、苏州园林以及现代航天飞机等享誉天下的精品。传统文化所表现出的创造精神与精湛工艺开启了中华文明的先河,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传续与提升。受传统文化熏陶影响,中国工匠精神还有其独特内涵。有学者概括为:“西人手工,匠心工致,依循几何物理,讲求机械规则。工能致用,理能推绎。中国手工,匠门意象,依天工而开物,观物象而抒臆,法自然以为师,毕纤毫而传神。”[3]
(三)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之源和有益启示
文化的传承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不能远离且无法割弃,唯有继承创新和转换发展。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竭之源和有益启示。如何用理论武装头脑,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完美契合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根本目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食粮,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基础,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4]。作为一个文化传统极其深厚、哲学智慧甚为发达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比起世界其他民族有着更为强烈的文化认同心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深深地渗入中国人的血液灵魂之中。处在重大转折关头的当今中国,面对世界现代化潮流的新的历史挑战,客观上需要以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为根本依托,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实现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最佳互补结构,建立起一种既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且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这种文化既不是固守传统,也不是照搬照抄国外,它承认原有历史文化的合理性和继承性,主张文化的发展进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升华[5]。
三、高职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价值实现
(一)制度措施的完善是突出传统文化立德树人重要作用的前提保障
为突出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以传统文化为依托促进高职学生发展,塑造健全人格和培育工匠精神,应首先从制度层面上进行重新调整。
首先,制定战略规划,为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一是明确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所需的各项资源投入,并建立整体推进、各负其责、协同参与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大传统文化在教师培训中的内容比重,引进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充实高职教育师资力量;三是明確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确定一定时期内奋斗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据此制定工作步骤和检验标准。
其次,进行学分制改革,建立传统文化课程学分兑换机制。一是改革和完善选修课制度,明确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在总学分中应该占有的比例,改变传统文化教育边缘化的现状,突出传统文化教育在学分构成中的重要地位;二是在学分制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和程序使课堂以外传统文化教育相关活动及成果顺利进入学分系统,建立学分兑换机制;三是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能力类型和学习特点,在学分识别、计算和兑换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第三,改进方法措施,促使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形成合力。一是统筹规划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师资等建设,明确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二是用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进一步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三是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相契合的资源,把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结合课程需要编写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传统文化教材、数字化课件及普及读物。此外,还要勇于创新,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开设传统文化必修课,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
(二)时代精神的融入是赋予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现代感的关键所在
对在生长于信息时代的高职学生而言,传统文化神秘幽远、文辞难懂难以亲近,要超越时空作用于高职学生群体,需与当前时代形势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现代感。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融入时代精神,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解读。
首先,坚持自信,突出民族特质。只有对传统文化抱以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在个体成长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自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做到继承与发扬。例如,从“孝亲”做起,培养爱国情怀,坚定学生的爱国信念,做到理性爱国;从“仁爱”出发,启发立志高远,完成从追求个体成长到追求社会进步的升华,提高思想境界;用“君子”形象设计和塑造理想人格,将“博学”“崇德”“乐道”等特质及内在修养展现给学生,成为其做人处事争相效仿的楷模;用辩证思维调适身心,帮助学生科学看待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鉴定和崇敬态度,从容面对全球化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带来的挑战。
其次,结合形势,融入现代元素。任何创新和变革都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继承而后的发展,传统文化是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对于以工业生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必然有一定的调适和转化过程。对高职教育而言,“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轻视体力劳动、将技能与技术视为“奇技淫巧”与现代职业教育格格不入的糟粕部分要果断摈弃并予以批判,融合西方优秀文化,将传统文化置于时代背景下理性审视,特别是与西方各种文化模式进行比较,在与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6]。引导高职学生“下学而上达”,通过知识、技艺学习,不断修炼和完善自我,逐步上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成为一个“仁、智、勇”兼具的君子。
第三,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学生已不是单向被动接受信息的客体,而是具有独立人格、活跃思维和现代理性的能动主体。传统文化教育需充分尊重高职学生的自主性,满足高职学生自身的基本需求,用于帮助解决学习深造、人际交往、就业求职等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其进行认知与选择,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自由活动,根据自我的理解和意愿,结合时代形势自主实践,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传播载体的创新是扩充传统文化多元支撑教育路径的重要措施
当今高职教育与社会环境不断发生互动,传统文化除了利用课堂、讲座、教材等传统载体以外,还应积极发挥新兴媒体的优越性,扩充多元支撑的教育路径。
首先,充实课程体系,打造精品课程。在课程开发方面,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甄别分类,坚持融合高职教育的发展形势,同时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进行通俗易懂的解读,充实完善“职业素质提升”“工匠精神培育”“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等专题,构建形成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高职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在课程创新方面,还要从高职学生感兴趣、有了解的方面切入实施,通过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和思想处理面对现实发展中所遇到的求职就业、职业发展等困境和疑惑,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文化内涵,健全人格,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善恶。特别要以提高高职学生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多方整合资源、协调推进,围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致力提高职业素养和培育工匠精神的精品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其次,丰富文化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课堂以外的文化活动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拓展知识,还可增进理解。要通过党团组织及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文艺展演、社会实践、文化交流等,加深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和认识。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7]。要为高职学生量身定制学以致用的社会实践平台,提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机会,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文化资源的作用,在各類实践活动中切身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实践过程中所带来的精神富足,健全人格,陶冶情操。
第三,利用三大媒体,创新教育方式。三大媒体,指的是平面、电波和网络。通过在校园景观布置中树立孔子雕像、用典籍典故命名道路楼堂、推荐《论语心得》《品三国》等优秀书藉等方式和手段,为高职学生提供传统文化“特色套餐”。选派知识渊博、年富力强的教师加强指导校园广播台,改变当前校园广播娱乐化倾向严重的现状,定期组织播放优秀的传统文化电影、电视及一些介绍传统文化的专题节目等,为高职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影音精品。适应时代需要,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专题网站,提供适合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建立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满足高职学生发展需求的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传统文化精品资源库”。
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炎黄子孙无不怀有“持久的温情和敬意”[8]。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只是令人昏昏欲睡、无聊透顶的宣讲,应是能满足个体发展需求且受益良多的文化盛宴,应是能消解在探究客观世界过程中所产生的众多精神危机的神丹妙药。唯有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在坚持自信的基础上,积极融入现代元素,充分尊重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赋予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现代感,方能完美契合现代职教体系,促进高职教育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要利用课堂、讲座、教材等传统载体之外,还应进一步丰富传统文化展演、非遗进校园等活动,量身定制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社会实践平台,发挥发挥新兴媒体的优越性,扩充多元支撑的教育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新.论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现状及对策[J].科学咨询,2012(5):39.
[2]百度百科.“工匠精神”[EB/O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121248/19294904.htm?from_Taglist.
[3]五当山.“工匠精神”源于创旧 服务创新[EB/OL].http://www.gywb.cn/content/2016-03/12/content_4683905.htm.
[4]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
[5]田广林.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19.
[6]黄晓丹,孙代尧.传统文化当代价值实现路径探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1):75.
[7]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
[8]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31.
责任编辑 韩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