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主体交互性的双维透视
2017-03-25刘亚燕
刘亚燕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翻译中主体交互性的双维透视
刘亚燕
(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福建 龙岩 364012)
人既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又是独立个体的存在。人作为主体在共时和历时环境下具备客观受动的社会性特征,同时又带有主观能动的个体性特征。在翻译过程中主体间通过文本构建对话和协调等交互关系。汉日翻译过程中,主体间交互性的社会性维度表现为主体在“时间构造”与“空间构造”、“客观性识解”和“主观性识解”的思维认知以及文化认知上的视域转换与交融,个体性维度体现在译者主体风格意识上的凸显和具体语境下的情感趋同。
主体交互性;社会性;个体性;视域;情感趋同
交互主体性概念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率先提出。“‘交互主体性'的表述包含了‘主体性'的基本涵义,同时又强调其‘交互'的特征,即主体与主体相互承认、相互沟通、相互影响。”[1]“流传物像一个‘你' 那样自行讲话。一个‘你’不是对象,而是与我们发生关系。……流传物是一个真正的交往伙伴,我们与它的伙伴关系,正如‘我’和‘你’的伙伴关系。”[2]因此,“文本(包括世界)不再是单纯的客体,而是具有主体身份的伙伴。”[3]翻译中,“译者的感知主要是感知原文作者的思想情感、写作意图、写作风格、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而作者的感知是完全自由的感知,毫无文本、文体和情感的束缚。”[4]“翻译交际分表层与底层,底层分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理解是译者认知作者和原文文本的阶段;表达是译者认知读者和正在翻译的译文文本的阶段。”[5]人与人之间通过“以言行事”实现相互交往,其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于说与听,还隐藏在写与读的交互行为中。文本是主体性的产物,承载着创造者的思维。跨文化交流的翻译行为中,人与文本的关系是表层结构,译者与原文本作者和接受主体的读者等他者之间的交互主体联系则是其深层内容。由于人存在于时空交错的社会历史活动中,因此作为主体首先具有历时与共时的社会性特征。一方面,主体自我与他人在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形成了一种“共存”基础,在外在条件和力量作用下作为整体的“人”表现出了统一的共时性。另一方面,主体作为历史的产物,背后所沉淀的是人类文化与传统的历时性。“主体通常从自身角度出发,依据其生存环境,对事物做出阐释,并反映于语言当中。”[6]因此,受到社会性特征的影响,主体在交互过程中是客观受动的。与此同时,自我与他人不可能完全同一化,人作为独立自主的个体有他各自的经验和本己性特质,在交互过程中表现出独特自由的个体性特征,是主观能动的。人作为主体,其社会性和个体性并不冲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本文基于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理论,从主体的社会性特征和个体性特征两个维度入手,结合汉日翻译实例,探讨翻译的交互运动过程。
一 翻译中主体交互性的社会性维度表现
“个人作为一个特殊的语言共同体的成员惟有融入一个主体间共有的生活世界,才能成为有语言和行为能力的主体。”[7]主体的存在并非单一、孤立,而是复杂、多元关系的集合和结晶。个体首先是社会化的个体,带有共时和历时的社会性特征。语言是社会意识存在的形式之一,同一社会语言群体由于相似的生活环境和心理经验,在历史发展的选择下形成了集体语言意识,表现出思维与文化认知的同一性,构建了语言体系的统一性。因此,语言既能反映自我主体映像也能体现相同语言集团中的他者主体映像,这种映像体现了民族语言的精神与文化。翻译过程中,社会性特征是主体间彼此理解和交流的基础,主体间的交互性表现为思维与文化认知上的视域转换与交融,以达到顺利交流与沟通的目的。
(一)思维认知的视域转换与交融
人际交往需要通过物的媒介来实现,语言是其主要手段,语言系统是人们思维认知的反映,认知模式的不同必将造成语言规则和形式的差异。翻译中交互主体性的运作首先表现在不同语言主体认知模式的转换与交融。“句子绝不只是一个语言的结构,它必然具有心理上的真实性。”[8]汉语体现出的是时间结构的主体性思维模式,其构句形式主要依据“心理时间”,重视具备整体性和直觉性的意合图式,形态上显示出长短不一的流散和步步推移的铺排。相比之下,日语的认知体系自明治维新后受到西方思维影响,和英语一样在宏观上体现出空间构造的主体性认知模式,在句式构建上讲究规则性和组织性,注重个体细节部分的独立和相互作用,形态上体现为中心向外的层层搭架和扩展的倾向。“日本語の非限定的連体節表現には、述定的装定の表現が幅広く観察される。”[9]也就是说日语中的非限定定语表达中,主谓定语句的表达非常普遍,通过开放主干阐述外围状况。
(1)妈一摸到蚕就会想起你们小的时候,就像摸到你们兄弟五人的小屁股,光光的,滑滑的。/カイコに触ると、お前たちの小さいころを思い出す。お前たち五人のつやつやした、すべすべのおしりをさわっているようなんだ。
(2)夏季土豆开花时, 独有他家地里的花色最全面,要紫有紫,要粉有粉,要白有白的。/夏にジャガイモが開花するときには、紫あり、ピンクあり、白ありと、彼の家の畑だけはすべての花の色がそろいっている。
(3)业务上的事,原来就是说走就走的。/仕事だから,行くといったら待ったなし。
(4)蚕婆婆一听到儿子的声音就跪起了身子。她慌忙地用手指着门,说:“快,快,打开!”/蚕婆婆は息子の声を聞くと体を起こした。そして大慌てドアを指さし言った。「早く!早く!開けておくれ」
汉语和日语由于所属文化圈的不同,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即孤立语和黏着语,在具体语言表达中体现出了其专属的性格和特点。汉语的时间结构认知方式具体表现为“意合”的特征,以神统形,在行文过程中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主要依靠简短的语块,按照逻辑心理的自然规律构建语序,组织语义内容。因此过长的句子容易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不符合汉语使用主体的表达习惯。日语属于空间结构思维的“形合”语言,聚焦于主干,例(1)和(2)的汉日翻译中在语序上做出了大幅的调整,汉语原文首先凸显事物中的主体信息,如“兄弟五人的小屁股”、“他家地里的花色”,然后才一一展开论述,采用了“散点视”的“流水句” 形式,表现为“主体+样态”结构,契合了“意合”的主体认知规律。而日译文则不同,借助格助词,明示句子成分,由主干向外围扩展,体现其成分所属,阐述相关信息,以“样态+主体”的形式,着眼于情景和事件的整体,更符合“形合”的主体认知习惯。例(3)、(4)的日译文增加了接续词“だから”和“そして”,以形统意,依靠的是形式上严密的语法连结,将汉语中隐形的句子关系显现化,同时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以获取整体意义,便于目标语主体理解和接受。
(5)楼道口正站着两个女孩,嘻嘻哈哈地往电梯里跨。/入り口に女の子が立っていて、キャーキャーと言いながら、乗り込んできた。
(6)如果你在银河遥望7月的礼镇,会看到一片盛开着的花园。/もしも、遥か天の川から七月の礼鎮を見下ろしたら、一面花盛りの花園が目に入るだろう。
“识解,即关注发话者对某一事态采取何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认知,它是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之一。”[10]在日语中,认知主体受到主观性识解的影响,在对事物和现象进行认知时,偏好将“自我”投入于“此时此地”之中,而汉语则相反,倾向于“主客分离”的客观性识解,明示主语和客体。例句(5)、(6)的汉语原文中,客体“电梯”和主体“你”的使用是客观事态把握的典型表现,表明了作者从事件和情景中分离出来,以外在视角观察事物。而日译文中客体却不复存在。其中,例(5)隐去“电梯”,将作者主体直接置于“电梯”这一场所进行描述,体现了强烈的“临场感”。例(6)省去“你”,表明了作者以自身为参照点所进行的体验。综上所述,汉日翻译过程中,由于不同语言主体在思维认知上的差异,主体间需要在“时间构造认知”与“空间构造认知”、“客观性识解”和“主观性识解”之间进行视域的转换和融合,使译文最终迎合目标语读者的期待。
(二)文化认知的视域转换与融合
文化转向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维度,使得翻译研究的范围从纯语言层面扩展到文化层面。“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中根据常识和知识进行思考,实施行为的认知惯性的集合体。它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储存在人们的头脑当中。”[11]翻译中主体交互性的社会维度不仅体现于语言句式中的思维认知模式的转换,还反映在对语言信息中蕴含的文化认知的准确理解和异语阐释。“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语言文字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12]在翻译词义信息和语篇信息时,应基于语言主体的社会性特征,充分洞察和顾及主体间在历史传统、社会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通过文化认知的视域转换与融合,对不同语言符号的意义进行调和,在信息的传递上达到语用和交际价值的平行和对等。
(7)蚕婆婆到庙里去其实是想和死鬼聊聊,阳世间说话又是要打电话又是要花钱,和阴间说话就方便多了。/蚕婆婆がお寺に行くのは、実は死んだ亭主と話がしたかったからだ。この世で話をするには、電話をかけねばならず、お金がかかる。あの世の者と話をする方がずっと簡単だ。
“文字的产生是以人们在实践中获取的经验为基础,对客观现实及主观心理的概括。”[13]虽然汉日都有“鬼”字,但其含义并非完全相同,随着时代发展,汉日“鬼”字衍生了许多不同的比喻和隐喻用法。在中国,大量的古代神话和道教典籍中都有阴曹地府的记载,中国文化几千年的研究指出,万物都有阴阳两性,万物负阴而抱阳,在阴阳的理论中,人类生存的空间,称其为阳间,人类死亡后,其灵魂所在的空间,称为阴间。而日本文化主要受到佛教“无常”思想的影响,认为生死如一。例(7)中,汉语“鬼”字是具体语境下表达亲昵情感的用法,而日语中的“鬼”字无此含义,译文中还原了其基本语义,译为“亭主”。此外,句中汉语的“阴间”和“阳世间”的浓厚文化色彩在日译中也被消解,使用了表示空间概念的指示词“この世”和“あの世”,内含由近及远的空间延伸。
不同的语言系统反映了不同的社会文化积淀。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定势在言语行为中的反映,翻译过程中还需要从交际功能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力求既顺应原作主体所描写的社交世界,还要顺应译文读者主体的文化心理和阅读期待。如中国人在探望生病的同事时会说一些安慰的话语,“你脸色不好呀!公司的工作我们会安排好,你就安心休养吧”。但是,如果将它直译给患者日本人的话,只会让对方精神受挫,感觉是“公司不需要自己了”。此处更自然、适合的日语译法应是“やあ、思ったより元気そうじゃないか。君が入院したと聞いて心配していたんだ。それに君が休んでいると仕事が滞って、皆、困っているんだよ。早くよくなって僕たちを安心させてくれ給え!”[14]大意是“听说你住院我们都很担心,由于你不在,工作进展受影响,令我们很为难。你要快点好起来,好让我们放心。”日本人希望自己永远是集团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与外界紧密相连。在此翻译中为迎合具体交际场域中的听者心理体验,译者进行了意义重构,调整了话语的叙述方式和内容。可见,在翻译中,需要充分把握由于不同文化心理在理解和表达上产生的差异,顾及翻译主体的社会性的特征,通过主体间视域的转换和融合,实现信息的有效解码和整体效果的传递。
二 翻译中主体交互性的个体性维度表现
人处在自我与他人构建的社会活动中,它的社会性特征反映出共同主体的整体性和客观受动的一面。因此,在翻译中主体间需要在思维认知模式和文化认知等方面进行视域的转换与贯通融合,以促成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往。但是,人的社会性并不能否认自我或他者的独立性,人在社会交往中既是受限制的,又具有自由的意志,体现出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在翻译中主体间交互性还可以是主体间个体性的对话,表现为译者主体风格意识的凸显和具体语境下的情感趋同。
(一)译者主体风格意识的凸显
文本并非普通的客观事物,而是主体知识、情感、审美等因素的体现。翻译离不开具体的作者、译者和读者,文本的创作与解读最终还需依赖具体的个体,摆脱不了浓厚的个人色彩,从而呈现出可阐释性和灵活性特征。每个人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和知识积淀的不同自然导致他们的认知能力、审美情趣和价值标准等有所差异。“译者应善于淡化自己的风格,以再现作者的风格为重,让自己的风格自然地流露出来,而不是喧宾夺主地表现出来。”[15]翻译中要达到神似就应力求风格特征的相像。然而,译者作为一名社会行动者,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塑造了其思维图式、情感倾向等“前结构”,并在翻译过程中得以释放。例如,由于受译者的艺术特色、创作偏好等个体色彩的影响,译作难以避免地体现出译者风格的独异性。甚至,有些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达到特定的目的,有意改变原文特色,消解和埋没其风格特征,突显译者的主观感悟和表达风格。
(8)你的灵魂却首先闻到了来自大地的一股经久不衰的芳菲之气,一缕凡俗的土豆花的香气。/あなたの魂は、何よりもまず先に、大地からたちのぼるいつまでも変わることのない芳香、あのじゃがいもの花の香りをかぎとるのだ。
(9)一人の子はきれいだったんだけど、もう一人がひどくってさ、そういうの不公平だと思ったんだ。/ 一个如花似玉,一个简直奇丑无比,我觉得这有失公道。
上述两例中,汉语句子多处使用四字词进行了美化,显示出了丰富的文学韵味和“绚丽风格”,而对应的日语译文总体简洁平易,流露出“平淡风格”。例(8)中的“经久不衰”、“芳菲之气”、“一缕凡俗”,可以称得上是行文优美,意境雅致,而其日译文并没有再现原文的语体,对其风格进行了大幅的转换,变为简练质朴的表达。例(9)既体现了译者作为读者的一员对原文的认知、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译者个体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翻译理念。正因为“原文中的简洁语句在译文中被施与了浓厚的文学装饰”[16],“阅读‘林译’村上文学可以享受到特有的愉悦。对于不能直接阅读原文的读者来说,无疑文体的力量足以让他们喜欢上村上春树的文学。”[17]可见,原文并非唯一的评价标准,如果受到译文的接受主体读者的欢迎,其价值也应被认可。以上翻译中,译者主体发挥了创造性,消解了原文作者的风格,其中既有其独特视角的个体性原因,也有接受效果的现实考虑。在翻译文本的处理上,译者主体需要通过与文本主体和接受主体的互动,进行策略上的取舍,以寻求不偏不倚的解决方法。
(二)具体语境下的主体情感趋同
“语境是动态的,一个人总认知环境是他/她能感知或推断的所有事实的集合;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是听者关于世界假设的子集。”[18]文本中的时间、空间和场景都是呈动态变化和不断更换的,每一个具体情境都有其独特个性,是原作者个体思想因素的凝结。翻译中不能局限于词与句的语言符号的转换,而应通过语境观照下的阐释来表达其中意义。译者与原作者作为个体的存在,需要建立起精神上的交往关系,充分感知具体交际语境中的认知内容和方式,确认语境,渗透情感,在自我意识里努力形成与文本主体在心理和情感上的趋同,然后选择目的语中同等语用效力的表达方式,形成整体意向的对接,实现成功翻译的目的。
(10)李爱杰便红了脸,说着去你们的,秦山才没那么多的纠缠呢。/李愛傑は顔を赤らめ、馬鹿なことを言わないでよ。秦山はそんなにしつこくないよ、と言う。
(11)蚕婆婆说:“宁可累了我, 不能亏了蚕。”/どんなに疲れたって、カイコにつらい思いはさせられないよ。
例(10)和(11)中的“去你们的”和“不能亏了蚕”具有强烈的语境依赖性,深刻体现了文本中的主体情感。其中,“去你们的”通常是两熟人开玩笑时,一方开过火玩笑,另一方表示不同意,指善意的拒绝语句。译者主体根据语境前后关联中的连续性,面对邻里女人们的打趣,将“去你们的”译为“馬鹿なことを言わないでよ”,相关语义被语境激活和凸显,成为选词造句的依据。例(11)“不能亏了蚕”中,译者深刻把握了蚕婆婆对蚕的细致入微的照顾,巧妙地抓住了文中的心理活动,提取释意中的活跃义素,将该句翻译为“カイコにつらい思いはさせられないよ”。因此,通过具体语境,与原作者所塑造的文本主体思想进行沟通和对话是实现等效表述的前提。翻译过程中,对于语句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地直译,而应通过具体语境下的主体情感趋同,充分领悟文本话语中的认知表征和深刻内涵,选择同等语境下的译入语表达方式,实现整体意义的传递。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交流行为。文本不是客体的存在,它承载着主体的创造与价值,是主体性创作的现实建构。无论是词汇的选择、句子的组织还是语篇的构建,都表现出了人的思想与意识。翻译中的主体性既有共时和历时环境下的社会性特征,也有自主和能动的个体性特征,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翻译中主体交互性的社会性特征表现为思维与文化认知模式的视域转换与交融,其个体性特征体现在译者主体风格意识的凸显和具体语境下的主体情感趋同。翻译主体间通过文本建立联系,在彼此尊重、相互制约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和协调,最终完成交流的重任,实现翻译的目的。
注:文中日译文除注明外,均出自:金子わこ訳.じゃがいもー中国現代文学短編集[M].東京:小学館スクウェア,2007.
[1]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2]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罗丹.翻译中交互主体性的理论渊源、内涵及特征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2).
[4]杨士焯.论英汉翻译写作学的建构[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5]程永生.翻译主体性研究和描写交际翻译学的理论框架[J].安徽大学学报,2005,(6).
[6]深田智,仲本康一郎.概念化と意味の世界[M].东京:研究社,2008.
[7]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解读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8]Bolinger D,Sears D A. Aspects of language[M].New York:Harcourt Brace Jvanovich,1981.
[9]益岡隆志.複文[M].东京:くろしお出版社,1997.
[10]池上嘉彦.什么是“主观识解”?——日本人喜好的表达方式[A].池上嘉彦,潘钧.认知语言学入门[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1]田窪行則.視点と言語行動[M].东京:くろしお出版社,1998.
[1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卷1)[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13]李敏生.汉学哲学初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14]森田良行.日本人の発想、日本語の表現[M].东京:中央公論新社,1998.
[15]张宁,张今.文学翻译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6]園山延枝.中国に於ける村上春樹「受容」——翻訳者·林少華の評価を中心にした考察―[J].野草,2005,(76).
[17]王成.翻译的文体与政治——“林译”文体论争之刍议[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1).
[18]Sperber D,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责任编校:余中华)
On the Two-dimension Analysis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ng
LIU Yay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Longyan University, Longyan Fujian 364012, China)
Man is both the product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a separate individual. As subjects of recognition, ma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ety with objectivity and passivity under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conditions, alo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ividuality with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translation actio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conversation and negotiability is established among the subjects through context. The social dimension performance is the change and fusion of horizons in thinking mode, such as between time structure cogni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cognition, subjective construal and objective construal. The individual dimension mainly reflects in the prominent of personal style and convergence of emotions in a specific context.
inter-subjectivity; social; individual; horizons; convergence of emotions
2016-09-01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汉日翻译策略的多维透视”,编号:JAS160533。
刘亚燕(1979— ),女,福建龙岩人,龙岩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翻译与教学。
H059
A
1008-4681(2017)01-0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