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2017-03-25刘金军
刘金军
摘 要:教学的“教”与“学”以教师的“教”为发起点,引导学生进行“学”。因此,教师如何去教,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着重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关键词:问题情境;策略;创设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问题的刺激会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因此,数学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课堂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巧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兴趣导入,巧设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驱动力。兴趣能激发灵感,能赋予学生学习动机。因此,数学教师应当采用科学优质的教学方法,优化提问环节,设置一些新颖别致、趣味性十足的问题,为教学内容披上“趣”的外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求新知。
例如,在教学“鸡兔同笼”的课时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小动物的心理特征,巧设情境:小红家有个大笼子,里面有很多鸡和小兔子。一天小红想要数清楚鸡和兔子一共有多少腿,可是鸡和兔子混在一起,无法分辨,只知道兔子有15只,鸡有20只。师:同学们,你们猜一下兔子有多少条腿?鸡有多少条腿?鸡和兔子一共有多少条腿?设置这些充满童趣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产生了“我要学”的动力,一堂趣味横生的数学课堂应运而生。
二、以旧换新,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具有连贯性、逻辑性、严谨性等特点,其中很强的连贯性使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理论、性质与之前学过的知识紧密联系。因此,数学教师应当运用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巧妙联系,以旧换新,设问激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一道例题:有36个桃子,每盘放6个,可以放几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竖式中余数“0”的意义。生:“0”表示36个桃子恰好全部分完,没有剩余。接着将例题中的“36个桃子”变成“26个桃子”,再次提问:26个桃子,每盘放6个,能放几盘?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数字变了之后,题目的意思变了吗?应当怎样计算?计算结果如何?”创设这样的问题,在旧知识的认知上,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为学生理解“余数”这一概念做好充分的铺垫。
三、层层深入设情境
层层深入设置问题,要求教师心有一把“明尺”,设置的问题必须遵从“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必须保证在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内,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教学现象。由一个简易、浅薄的问题,一步步地深入。层次分明、环节紧凑,不断深化学生认知。
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请两位学生上台相对表演“齐步走”,直到两个学生碰面为止。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这是关于几个人的问题?(小结:两人,也可以将对象变成两辆车或者两艘船)
(2)运动时两位学生站的位置?(小结:讲台两侧及两地)
(3)他们是怎样走的?(小结:面对面走,即相向而行)
(4)“齐步走”又表示什么?(小结:表示同时出发)
(5)行走结果?(小结:碰面及相遇)
这样一步步地提出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思维逐步深入,分散难点、突出重点。
四、制造悬念,巧设情境
小学生年龄小,对新奇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为什么”,刨根问底是学生探索新知的主要手段,教师应当结合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深度剖析教材中的新奇、特别之处,设置悬疑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例如,在教学完“毫米、分米的认识”课时内容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同學们,如果我们想要测量云南到北京之间的路程,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可以吗?”生:“不好测量,云南到北京的距离太远,路程太长了。”此时,教师可以制造悬念:“大家对于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好的计量单位?但是老师有办法进行测量,我们下节课就来解开这个谜。”这样,通过短短的几句话,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再次勾起学生的好奇心,重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对下节课产生了期待。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问题的设置是为更好地深化学生的认知做准备,教学内容要为目标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紧扣目标,避免问题情境流于形式。“以学生为主”,从兴趣入手,层层深入,巧设教学情境,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全守杰,李红惠.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