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以生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

2017-03-25冯永博

新课程·小学 2017年2期

冯永博

摘 要:好的数学课堂应该是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师在一旁提供帮助与建议,减去直接的命令或指挥,加上更多的对话与分享。”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应更多更好地放权:给学生以思维爬坡的时间,给学生自主自悟的权利,给学生以拓展探究的空间。如此,才能引领学生在数学的原野中发现更多,收获更多。

关键词:思维爬坡;自主自悟;延伸发展

一、给学生以思维爬坡的时间

好的数学课堂应当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自主学习”。一味地讲透讲深,机械灌输,给予学生思维爬坡的机会就少得可怜。优秀的教师善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还给学生,以此打造“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的数学课堂。

听过一堂《年月日》的公开教学课,教师为了让学生记住大月,直接出示了以下板书:“①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每个月都有31天,我们把每月31天的月份叫大月。②4、6、9、11每个月有30天,我们把每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③2月有时28天,有时29天。我们把2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做平年,把2月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7个大月和4个小月再加上2月正好是12个月。”

因为是教师的单项灌输,这样的知识不能长久地贮存在学生的记忆库中。如果在出示这个内容之前,先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下问题:“以7月、8月为分界线,观察7月以前的大月有什么

规律,7月以后的大月有什么规律。”“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份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在此基础上出示以上板书,效果是不是会更好?

二、给学生以自主自悟的权利

曾经听过很多《年月日》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完“月历”或“年历”之后,都会向学生抛出以下问题:①一年有几个月?②哪幾个月是31天?③哪几个月是30天?④二月份有多少天?⑤一年有多少天?……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可谓不全,基本覆盖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这些都是学生提出来的问题吗?假如学生本就对“一年有几个月”这样的问题知之甚详,师生又何必继续“纠缠”于此呢?

比如在记忆大、小月时,教师可以通过“左拳记忆法”——伸出你的左拳头,凸起的地方表示大月,凹下的地方表示小月,二月除外。还可以引领学生自己归纳如何记住大小月的方法,比如大月歌诀:“七个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七月以后找双数。”或者“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三十整。”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二月的天数不一样,那么2月份的天数有什么规律吗?出示2002~2016年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观察、讨论,发现四年一闰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是全员参与,而不是个别能手“包办一切”;都应该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而不是模仿、抄袭和雷同。或自主设计、或合作交流、或探究延伸,正所谓:“多一点自主,有时间提升;多一点合作,有机会分享;多一点探究,有能力发现。”

三、给学生以探究延伸的空间

仍然以《年月日》的教学为例,可以设计以下拓展延伸:

1.小强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生的?

2.小明在外婆家连住62天,正好是经过两个月份。是哪两个月?

3.懒洋洋在学习了《年月日》以后写了这样一篇日记,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帮他找出来:“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学了年月日的知识,我感到很有趣。我知道了每年都有365天,今年的1、2、3月共有90天,今天是3月30日,明天就是4月1日。4月、6月、8月、10月是小月,我最喜欢6月了,因为6月既有儿童节,也有我的生日,我的生日是6月31日。”

设计1牵扯到“四年一闰”的知识,如果学生够聪慧、够细心,这样的题型难不住他们,一定会在兴致盎然中得出结论——2月29日。

设计2中,大部分学生可能回答是“7月和8月”,却不知第一年的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也是连续的两个大月。这样的设计有趣有味,有情有义,学生兴致盎然,积极主动,争先恐后,课堂的活水源于此,课堂的精彩也正源于此。

设计3中的日记值得探究的地方更多了。在让学生纠正诸如“3月30日之后就是4月1日”等错误的过程中,学生探究的触角在延伸,思维的火花在跳跃,创新的种子在萌芽。这样的设计在形成吸引力的同时,也不乏磁力和张力的鼓涨,给学生以无限探究的可能。

好的数学课堂就应该多一点思维爬坡,多一点自主自悟,多一点探究拓展。“能走多远,其实与学生的思维基础和学习能力紧密相连。”当然,这一切在于教师要充分地放权——思维权、自主权、探究权……如此,必将创造精彩厚实的课堂,必将创造以生为本的高效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宋显庆.数学,教、育在方圆之间[J].小学教学,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