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任务型教学策略实践分析
2017-03-25刘云峰
摘 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并围绕学习任务自主思考、分析、探索、解决任务,从而拓展其思维空间,开发其智力,在掌握相关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综合能力与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任务型;教学策略;教学环境
所谓的“任务型教学策略”,就是以具体任务为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其主动参与完成任务的过程,它能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分析与探究,更好地学习、掌握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与能力。任务型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符合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思想,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落实。
一、任務型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较强的抽象性学科。而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发展不全面,所以不易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学习效果也不是很好。而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盛行,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能力与发展水平。
而任务型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更加注重在数学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其主动参与和自主思考,从而实现信息的加工、知识与经验的获取;任务型教学策略符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其有效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开放性,促使其在任务的驱使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培养其数学思维,并有效提升其数学知识水平与
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任务型教学策略的实施策略
1.引导学生围绕任务主动进行思考与分析
不同的学生有各自不同的实际经验与思考方式,所以对同一个问题的认知也不尽相同。小学数学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实际特点与能力水平,合理设置任务;同时,引导学生依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成立小组,合作练习,并灵活应用多种方法分析、思考任务,帮助其拓展思维空间,探求新知,解决任务。
比如:在《可能性》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依据同组内学生基本能力的均衡,引导其三人或五人成为一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摸球、分球、猜球等游戏任务,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了解各自的学习任务,从而加强小组交流与合作;同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动手摸球,通过亲身经历来实现对任务的分析、解决与总结,进而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责任,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最终深入领会教学意图和数学学习的意义,并不断提升数学思维水平与综合能力。
2.善于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与氛围
小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能力有限,依赖于教师对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从而让其具备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实现合作学习,并用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事先准备一些人民币和商品,将课堂创建为商店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围绕“商品应该值多少人民币”这一任务进行自主估价,并将人民币放在对应商品处,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与热情,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并掌握人民币的使用方法。
这样,学生才能自主搜索更多的信息,并在合作与交流中有效表达个人的想法和见解;同时,在一定的教学氛围与情境中,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提升综合能力与水平。
3.创设手脑结合的数学教学任务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且以感性认知为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可针对其年龄与心理特点,灵活应用教学策略与方法,为其创设具有可操作性的手脑结合任务,帮助其在实践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更好地完成数学任务,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圆的认识》教学中,围绕“同一个圆的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这个任务点,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圆的直径与半径;然后,以折叠法对折圆,会发现:直径都是从圆心出发的两条半径,而且正好是两条半径的和。
这样,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其信息搜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自主思考的能力水平,进而获得新知识与问题的解决方法与能力,提升学习效率与质量。
综上所述,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盛行,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任务型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符合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能够围绕任务的巧妙设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进而通过学生的自主交流、思考与探究,掌握数学知识和经验,深化数学的意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唐冬梅.小学数学任务型教学策略实践分析[J].教学方法,2015(10).
[2]陈莉.巧设任务,分组合作:例谈小学数学课堂合作任务型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3(23).
作者简介:刘云峰,男,1960年出生,籍贯:吉林榆树市,现任教于榆树市大岭镇中心小学,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