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审题能力的探讨
2017-03-25唐轩
唐轩
摘 要:小学课程体系中,数学是学生公认的难度系数高于其他课程的学科。通常,审题是数学问题解决的基础和前提,学生审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问题的解决,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就是学生的审题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掌握了正确的审题方法,就会轻松应对小学数学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为此,学好数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由于数学知识具有活跃性强、变化灵活等特点,对学生思维的要求较高,所以多数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到难度系数高,随着学习时间的加长,对数学的学习越来越力不从心,导致思维得不到活跃,不利于整体性发展。为改善这一现状,要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打好基础,从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这一方面入手。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需要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以此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数学的学习,简单来讲,就是解决好每一道数学题目,而数学题目得以解决的前提就在于审题,正确理解题目所包含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在这一过程中提升数学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1.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落后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此同时,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较为落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课堂学习氛围不高,教学质量较为低下。
2.教师不重视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审题能力不被教师所重视,忽略了对学生“如何审题”的思维培养,导致很多学生熟记解题思路与步骤,但是由于数学题目具有灵活性、变化性等特点,题目稍微变化,学生就会陷入“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困境,只能将脑海里的教材案例生搬硬套,不仅解决不了数学题目,也无法培养数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策略探讨
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中段,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思维宽度不够,解题能力有限,尤其是应用题的解决,成为不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而审题是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因此,学生审题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解题的正确与否。为此,本文提出以下几个策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
1.培养读题习惯,善于抓住题眼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数学感到有难度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无法理解数学问题所要表达的意思,特别是学习完所有运算法则之后,在解应用题时思路会比较乱,导致学生不清楚该使用哪一种运算进行解决。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需要加强学生理解关键词和题意的能力,克服题目中的文字陷阱,以此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做到读题时不漏字和不添字,并且教会学生善于摘出题目中的关键字,以此来促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清晰化,敏锐排除题目中设置的障碍进行有针对性的解题,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例如,“一双皮鞋105元,一件衣服的价钱是鞋子的2倍。妈妈买一双鞋子和一件衣服共要多少元?”在面对这样一道数学题目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目,做到不漏字也不添字,然后再提取题目中的关键字,如“是鞋子的2倍”就要知道是运用乘法,出现“共要多少元”字样就明确是要用加法,以此在明确题目意思和运用方法之后成功解题。
2.联系生活知识,简化数学题目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知识与数学知识相关联的能力,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运用生活中的思维来审数学题目。因此,数学教师就可以从这一方面入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对生活中一些常用数学用语跟专业数学用语进行比较和解释,让学生明白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会使得学生遇到相对应的数学题目时,能把复杂的数学题目变得简单,从而加快审题速度,提高审题能力。
例如,在数学题目中往往会出现“获利20%、平均每小时行驶20千米、亏损20%”等术语,这些术语从小学生有限的视角而言是比较难懂的,这就需要教师将这些难懂的术语换做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如“获利20%,就是实际商品售价是原先售价的120%”,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培养与加强学生审题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速度与正确性,而且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从日常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制订有效的针对策略,只有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参考文献:
[1]韦海涛.培养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三个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5(12).
[2]陈丽华.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培养之我见[J].科普童话,2015(13).